一种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7245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水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雨水净化装置和蓄水池,还包括与雨水净化装置连接的雨水收集装置,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支撑部、连接于支撑部上的伸缩部、固定于伸缩部上端的漂浮件、固定于支撑部内部的复位牵引盒,漂浮件通过牵引绳与复位牵引盒连接。采用雨水收集空间可调节的筒,可伸缩收纳,便于运输;通过采用漂浮件和复位牵引盒能够在雨水收集量变化时自适应调节桶体的存储空间,不但使得桶内雨水一直处于桶口处,取水方便,而且满足对雨水收集的需求,结构设计新颖,制作成本低。作成本低。作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为了让园林景观能够维持良好的生存状态,供水灌溉是园林景观日常维护必不可少的工作。现有的灌溉一般都是人工利用自来水对园林景观进行供水灌溉,不仅增大了园林景观的日常维护成本,同时易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而实际上,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都设计了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目的在于通过对雨水的收集来对其进行循环利用,对景观进行浇灌,从而节省水资源。
[0003]然而现有的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的雨水收集部分主要是雨水收集池或者雨水收集桶,将雨水收集到固定的存储空间内,但是存在若使用较大的雨水收集桶存在占用空间大,运输困难,不能够直观的了解收集桶内水量,取水困难,若使用较小的雨水收集桶,当雨量过大时,难以满足对雨水收集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现有存在将雨水收集到固定的存储空间内,但是存在若使用较大的雨水收集桶存在占用空间大,不能够直观的了解收集桶内水量,取水困难,若使用较小的雨水收集桶,当雨量过大时,难以满足对雨水收集的需求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能够根据雨水收集量自适应调节桶体的存储空间,使得桶内雨水一直处于桶口处,取水方便,而且可伸缩收纳,便于运输。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雨水净化装置和蓄水池,还包括与雨水净化装置连接的雨水收集装置,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支撑部、连接于支撑部上的伸缩部、固定于伸缩部上端的漂浮件、固定于支撑部内部的复位牵引盒,漂浮件通过牵引绳与复位牵引盒连接。
[0008]可选的,所述支撑部为收集筒,所述伸缩部为依次密封插接的多级环形筒体,底层环形筒体插接于收集筒的侧壁内,每级环形筒体的底端均设有限位挡环。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级环形筒体之间可以相互发生位移,从而根据雨水收集空间进行改变,密封插接为多级环形筒体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避免雨水泄漏,限位挡环能够对环形筒体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定,避免脱离。
[0010]可选的,所述支撑部为收集筒,所述伸缩部采用波纹式橡胶筒体。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作成本低,波纹式橡胶筒体需具有一定强度,避免水压
导致波纹式橡胶筒体坍塌。
[0012]可选的,所述漂浮件采用浮球或者浮板,所述漂浮件通过连接杆连接于所述伸缩部的上端。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球或者浮板能够根据筒体雨水收集量通过连接杆带动伸缩部上移,从而调节存储雨水的空间。
[0014]可选的,所述伸缩部的上端设有滤网,漂浮件通过连接杆连接于滤网上。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滤网可以对收集的雨水进行过滤,避免外界杂物,如园林的树叶,掉落在收集筒内污染水源。
[0016]可选的,所述复位牵引盒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开有供牵引绳穿过的穿绳口,所述外壳体内侧壁设有固定轴,固定轴轴身上固定套设有平面涡卷弹簧,所述平面涡卷弹簧外固定套设有用于收卷牵引绳的收卷盘。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收集的雨水量在使用变少后,漂浮件由于不受浮力,在平面涡卷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通过牵引绳带动伸缩部收缩,从而对雨水收集空间进行改变。
[0018]可选的,所述收卷盘的两侧面均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环设有多个滚珠,环形凹槽与固定轴同轴设置。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实现了对收卷盘轴向的进行限位,还实现了对收卷盘径向的限位,使得收卷盘更加的稳定。
[0020]可选的,所述支撑部内部固定有导向轮,所述漂浮件通过牵引绳经过导向轮与复位牵引盒连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导向轮作用下,复位牵引盒固定于收集筒内位置不限定,保证牵引绳的牵引稳定性。
[002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通过采用雨水收集空间可调节的筒,可伸缩收纳,便于运输;通过采用漂浮件和复位牵引盒能够在雨水收集量变化时自适应调节桶体的存储空间,不但使得桶内雨水一直处于桶口处,取水方便,而且满足对雨水收集的需求,结构设计新颖,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内部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复位牵引盒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系统原理框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100、雨水收集装置;101、支撑部;101a、环形筒体;101b、限位挡环;
101c、波纹式橡胶筒体;102、伸缩部;103、漂浮件;103a、连接杆;103b、滤网;104、复位牵引盒;104a、外壳体;104a

1、滚珠;104b、穿绳口;104c、固定轴;104d、平面涡卷弹簧;104e、收卷盘;104e

1、环形凹槽;105、导向轮;106、牵引绳;200、雨水净化装置;300、蓄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1

6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一参照图6,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雨水净化装置200和蓄水池300,还包括与雨水净化装置200连接的雨水收集装置100,雨水净化装置包括缓冲池、过滤层和雨水处理单元,所述过滤层上沿着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石英砂滤层、活性炭吸附层和植物纤维层,在植物纤维层上培养有好氧生物膜,所述雨水处理单元包括兼氧池、第一沉淀池、曝气池、水解酸化池和第二沉淀池,同时第二沉淀池与曝气池之间设有回流管路;所述蓄水池的前端与雨水净化装置内的第二沉淀池相连接,蓄水池的后端连接有后续园林绿化模块,包括灌溉设备。
[0028]参照图1

图3,所述雨水收集装置100包括支撑部101、连接于支撑部101上的伸缩部102,支撑部101采用收集筒,收集筒作为收集雨水的基础件,伸缩部102采用依次密封插接的多级环形筒体101a,环形筒体101a均为呈环状,每级环形筒体101a可插接于下级环形筒体101a的侧壁,底层环形筒体101a插接于收集筒的侧壁内,从而根据雨水收集空间或者收纳所需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雨水净化装置(200)和蓄水池(3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雨水净化装置(200)连接的雨水收集装置(100),所述雨水收集装置(100)包括支撑部(101)、连接于支撑部(101)上的伸缩部(102)、固定于伸缩部(102)上端的漂浮件(103)、固定于支撑部(101)内部的复位牵引盒(104),漂浮件(103)通过牵引绳(106)与复位牵引盒(10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01)为收集筒,所述伸缩部(102)为依次密封插接的多级环形筒体(101a),底层环形筒体(101a)插接于收集筒的侧壁内,每级环形筒体(101a)的底端均设有限位挡环(101b)。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01)为收集筒,所述伸缩部(102)采用波纹式橡胶筒体(101c)。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一种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件(103)采用浮球或者浮板,所述漂浮件(103)通过连接杆(103a)连接于所述伸缩部(102)的上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园林景观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昊解建光龚亮肖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