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换热集成结构及热管理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热管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换热集成结构及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在不同行驶状况下运行时,电池会产生大量热量,电池温度过高会导致电池寿命和性能降低,所以需要对电池进行冷却。目前通常采用冷却板对电池进行冷却,为了确保冷却效果,每一个电芯的底部和侧部均需要设置单独的冷却板,并且,冷却板还需要专门的固定支架进行安装固定。如此,每一个电芯对应的冷却板的数量和固定支架的数量过多,导致电池包整体的重量和体积均大幅增加,从而降低了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并增大了电池包的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换热集成结构及热管理系统,以解决每一个电芯对应的冷却板的数量和固定支架的数量过多,导致电池包整体的重量和体积均大幅增加,从而降低了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并增大了电池包的安装空间的问题。
[0004]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换热集成结构包括中间换热板、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第一换热板一端连接中间换热板,另一端朝向远离中间换热板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换热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换热板(300)、第一换热板(100)和第二换热板(200);所述第一换热板(100)一端连接所述中间换热板(300),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中间换热板(300)的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一换热板(100)间隔设置于所述中间换热板(300)的一侧,相邻所述第一换热板(100)和所述中间换热板(300)围设形成第一固定槽(110),所述第一固定槽(110)用于固定一个或多个第一电池模块,且第一电池模块的底部贴设于所述中间换热板(300),第一电池模块相对的两侧分别贴设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换热板(100);所述第二换热板(200)一端连接所述中间换热板(300),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中间换热板(300)的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二换热板(200)间隔设置于所述中间换热板(300)背离所述第一换热板(100)的一侧,且相邻所述第二换热板(200)和所述中间换热板(300)围设形成第二固定槽(210),所述第二固定槽(210)用于固定一个或多个第二电池模块,且第二电池模块的底部贴设于所述中间换热板(300),第二电池模块相对的两侧分别贴设于相邻的所述第二换热板(2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换热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板(100)设有第一换热通道(120),所述第二换热板(200)设有第二换热通道(220),所述中间换热板(300)设有中间换热通道(310),所述第一换热通道(120)的进液端和所述第二换热通道(220)的进液端分别连通所述中间换热通道(310)的进液端,且所述第一换热通道(120)的出液端和所述第二换热通道(220)的出液端分别连通所述中间换热通道(310)的出液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换热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板(100)设于所述中间换热板(300)的上方,所述第二换热板(200)设于所述中间换热板(300)的下方;所述第一换热板(100)设有扩口部(130),所述中间换热通道(310)通过所述扩口部(130)连通所述第一换热通道(120),且所述扩口部(130)的横截面积从连通所述第一换热通道(120)的一端至连通所述中间换热通道(310)的一端呈扩张状,所述第二换热板(200)设有缩口部(230),所述中间换热通道(310)通过所述缩口部(230)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通道(220),且所述缩口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茅康伦,鲜明,孙煜,朱江辉,陈亚健,何雨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银轮新能源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