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链烯基磺酸盐的连续化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6905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链烯基磺酸盐的连续化生产方法,是用三氧化硫气体与长链烯烃在管式反应器内反应,得到烯基磺酸和磺内酯的混合物,混合物与液碱、水在中和混合泵内反应后进入连续化水解器水解得到长链烯基磺酸盐产品。本申请通过开发适用于长链烯烃的列管式磺化工艺和连续化水解工艺,实现了长链烯基磺酸盐的连续化生产,得到的产品具有副产物少、色泽浅、应用性能更加优异等特点。应用性能更加优异等特点。应用性能更加优异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长链烯基磺酸盐的连续化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环或碳环化合物的有机制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长链烯基磺酸盐的连续。

技术介绍

[0002]长链烯基磺酸盐是由α

长链烯烃经磺化、中和、水解得到的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这类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去污性能、生物降解性能和发泡性能等优点,在餐具洗涤剂、液体洗涤剂、羽毛清洗剂、泡沫灭火和矿物复选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0003]三氧化硫与α

长链烯烃一经接触即以极快的速度发生反应生成烯基磺酸和磺内酯,由于磺内酯不具有表面活性,且具有一定的皮肤致敏性,需要将磺内酯除去,目前主要利用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手段通过高温水解的方法除去产品中的磺内酯,但产品中仍有微量残留,这限制了长链烯基磺酸盐在个人护理等多个领域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提供一种长链烯基磺酸盐的连续化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列管式磺化:将烯烃碳链长度采用16

18的长链烯烃与高浓度SO3/空气混合气体按一定摩尔比连续送入列管式磺化器的反应管中反应,生成烯基磺酸和磺内酯的混合物,SO3/空气的混合气体的浓度≥3.5%,列管式磺化器的反应管上段冷却温度为15

25℃,下段冷却温度为25

40℃;
[0006]泵式中和:将烯基磺酸和磺内酯的混合物、液碱、水按一定比例同时送入中和混合泵中进行中和;
[0007]连续式水解:中和后的物料先进入多管式换热器通过蒸汽将物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再进入多级水解器中水解,打开磺内酯的环状结构。多级水解器采用多个水解器1串联而成,水解器1内设置有隔板2,隔板2上均匀分布有通孔3。物料通过隔板2上的通孔3在隔板两侧形成涡流,增加水解效率。物料在水解器中的停留时间≥1.5h,水解温度130

160℃。水解完成后的物料通过换热器加热中和后的物料,降低能源消耗。
[0008]产品均化:水解后的物料进入均化罐内均化至产品指标稳定得到长链烯基磺酸盐产品。
[0009]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实现了长链烯基磺酸盐的连续化生产,得到的产品具有副产物少、色泽浅、应用性能更加优异。
附图说明
[0010]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工艺流程图;
[0011]图2本专利技术多级水解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本专利技术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优选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0014]实施例1
[0015]列管式磺化:将烯烃碳链长度为18的长链烯烃与高浓度SO3/空气混合气体按不同摩尔比连续送入列管式磺化器的反应管中反应,生成烯基磺酸和磺内酯的混合物,SO3/空气的混合气体的浓度为4.0%,列管式磺化器的反应管上段冷却温度为15℃,下段冷却温度为30℃。
[0016]泵式中和:将烯基磺酸和磺内酯的混合物、液碱、水按一定比例同时送入中和混合泵中进行中和。
[0017]连续式水解:中和后的物料先进入多管式换热器通过蒸汽将物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再进入多级水解器中水解,打开磺内酯的环状结构。多级水解器采用多个水解器1串联而成,水解器1内设置有隔板2,隔板2上均匀分布有通孔3。物料通过隔板2上的通孔3在隔板两侧形成涡流,增加水解效率。物料在水解器中的停留时间≥1.5h,水解温度130

160℃。水解完成后的物料通过换热器加热中和后的物料,降低能源消耗。
[0018]产品均化:水解后的物料进入均化罐内均化至产品指标稳定得到长链烯基磺酸盐产品。
[0019]表1 C18烯烃和SO3不同摩尔比磺化对产品指标的影响
[0020][0021]从表1可以看出当C18烯烃与SO3摩尔比为1:0.85时,产品中的活性物为28.01%,此时烯烃的转化率为83.6%,产品中有接近4%的原料残留,这不仅会影响产品品质,还会增加生产成本;当C18烯烃与SO3摩尔比为1:1.05时,烯烃转化率为97.2%,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国标对烯基磺酸盐类产品的要求;当C18烯烃与SO3摩尔比为1:1.25时,产品色泽和无机盐明显增高,这说明反应过程磺化状态被破坏,发生了过磺化现象。
[0022]实施例2
[0023]列管式磺化:将烯烃碳链长度为16的长链烯烃与高浓度SO3/空气混合气体按1:1.05连续送入列管式磺化器的反应管中反应,生成烯基磺酸和磺内酯的混合物,SO3/空气的混合气体的浓度4.0%,列管式磺化器的反应管上段冷却温度为20℃,下段冷却温度为30℃。
[0024]泵式中和:将烯基磺酸和磺内酯的混合物、液碱、水按一定比例同时送入中和混合
泵中进行中和。
[0025]连续式水解:中和后的物料先进入多管式换热器通过蒸汽将物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再进入多级水解器中水解,打开磺内酯的环状结构。多级水解器采用多个水解器1串联而成,水解器1内设置有隔板2,隔板2上均匀分布有通孔3。物料通过隔板2上的通孔3在隔板两侧形成涡流,增加水解效率。物料在水解器中的停留时间≥1.5h,水解温度分别采用110℃、130℃、150℃。水解完成后的物料通过换热器加热中和后的物料,降低能源消耗。
[0026]产品均化:水解后的物料进入均化罐内均化至产品指标稳定得到长链烯基磺酸盐产品。
[0027]表2水解温度对产品中副产物磺内酯的影响
[0028][0029]从表2中可以看出当水解温度为110℃时,十六烯基磺酸盐产品中的磺内酯含量为950ppm,这是由于磺内酯的水解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110℃时的水解速率无法将产品中的磺内酯完全水解,当水解温度为130℃和150℃时,产品中未检出磺内酯,产品各项指标也符合要求。
[0030]本申请的任意实施例既可以作为独立的技术方案,也可以跟其他实施例相互组合。本申请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专利和出版物都表示这些是本领域的公开技术,本申请可以使用。这里所引用的所有专利和出版物都被同样列在参考文献中,跟每一个出版物具体的单独被参考引用一样。这里的本申请可以在缺乏任何一种元素或多种元素,一种限制或多种限制的情况下实现,这里这种限制没有特别说明。这里采用的术语和表达方式所为描述方式,而不受其限制,这里也没有任何意图来指明此书描述的这些术语和解释排除了任何等同的特征,但是可以知道,可以在本申请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任何合适的改变或修改。可以理解,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子都是一些在一些实施例中实施例子和特点,任何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都可以根据本申请描述的精髓下做一些更改和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链烯基磺酸盐的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列管式磺化:将长链烯烃与SO3混合气体按一定摩尔比连续送入列管式磺化器的反应管中反应,生成烯基磺酸和磺内酯的混合物;2)泵式中和:将烯基磺酸和磺内酯的混合物、液碱、水按一定比例同时送入中和混合泵中进行中和;3)连续式水解:中和后的物料先进入多管式换热器通过蒸汽将物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再进入多级水解器中水解,打开磺内酯的环状结构,水解完成后的物料通过换热器加热中和后的物料;4)产品均化:水解后的物料进入均化罐内均化至产品指标稳定,得到长链烯基磺酸盐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长链烯基磺酸盐的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长链烯烃与SO3的摩尔比为1:0.9

1.1。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长链烯基磺酸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长链烯烃与SO3的摩尔比为1:1.05。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长链烯基磺酸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烯基磺酸与液碱的摩尔比1: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水兵焦提留叶承忠陈伟鑫章勇锋杨广郑攀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轻化工绍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