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淮阴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稻虾综合种养系统野杂鱼精准调控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5614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虾综合种养系统野杂鱼精准调控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分析野杂鱼的调控必要性;(2)制定野杂鱼生物操作方案;(3)监测种群动态与生长特性(4)分析鱼虾的食物利用特征;(5)优化野杂鱼生物操作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营养关系,并通过定期监测和科学分析开展生物操纵,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稻虾综合种养系统中的野杂鱼且不对养殖对象造成不利影响,而且能实现野杂鱼资源“变废为宝”,增加稻虾综合种养效益,助推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可持续发展。助推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可持续发展。助推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虾综合种养系统野杂鱼精准调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虾综合种养系统野杂鱼精准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中国稻虾综合种养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规范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得到提升,多功能拓展和新要素价值日益凸显,品牌化、产业化和区域化发展步伐加快。从资源条件看,中国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约4.51亿亩,且主要集中于华中、华南、西南、东北地区,这些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具备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条件。目前中国已发展3800万亩,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从发展质量看,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出台的各类规划将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进产业化发展作为重要方向,提升稻虾综合种养产业的质量效益在业内外已形成广泛共识。因此,未来5年我国稻虾综合种养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种养规模将继续扩大,同时面临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
[0003]野杂鱼是稻虾综合种养水体中常见的生物类群,常见种类包括鲫、麦穗鱼、棒花鱼、斗鱼、红鳍原鲌、罗非鱼、鲤、小黄黝鱼、鳑鲏、虾虎鱼等小型鱼类。这些野杂鱼通常具有食性广、耐受能力强、生活史周期短、繁殖力强、增殖速度快等一系列特点,因此极易在稻虾综合种养水体大量增殖。大量研究表明,野杂鱼不仅会抢食养殖对象的饵料资源(包括人工饲料和天然饵料),挤占养殖对象的栖息繁衍空间,而且还会捕食养殖对象幼体,进而导致养殖效益下降。目前,针对稻虾综合种养水体中的野杂鱼有“防”和“治”两种技术方案。“防”主要是通过切断野杂鱼混入养殖水体途径,如对进出口加设过滤筛网,但野杂鱼混入养殖水体途径多样,除了通过进排水混入种养水体,还可以通过混杂在养殖对象苗种、黏附于水草之上以及鱼卵黏附于水鸟羽毛之上等多种途径进入养殖水体,加之这些野杂鱼性成熟年龄早、繁殖力较强,“防”并不能彻底切断野杂鱼混入种养水体。因此,“治”是控制野杂鱼的必要措施。目前,针对野杂鱼的治理方法主要是采用药物毒杀和网具捕捞。其中,药物毒杀可以有效捕杀野杂鱼,但这种方式无法选择性调控野杂鱼,而实际上并不是所有野杂鱼都会对养殖造成不利影响,部分种类甚至还能对种养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此外,药物毒杀不仅对养殖对象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药物毒杀的野杂鱼无法继续利用,因而还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相比之下,网具捕捞具有一定选择性,但这种治理方法效率低下,野杂鱼难以一“网”捕尽,因此在养殖实践中通过网具捕捞调控野杂鱼并不可取。显然,当前的防治措施并不能精准有效地控制稻虾综合种养系统中的野杂鱼类。这一现实问题有可能限制整个稻虾综合种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综合效益高的稻虾综合种养系统野杂鱼精准调控方法。
[0005]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稻虾综合种养系统野杂鱼精准调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1)分析野杂鱼的调控必要性:调查稻虾综合种养系统中的野杂鱼种类组成及其生物量,其生物量大小根据其个体数量与养殖对象的比例来确定,并根据野杂鱼的生物学特性分析野杂鱼的调控必要性;
[0007](2)制定野杂鱼生物操作方案:明确野杂鱼调控对象,根据调控对象的生物学特性、个体大小、资源量初步确定肉食性水生动物的放养种类、放养规格、放养规模;
[0008](3)监测种群动态与生长特性:对野杂鱼的种群动态和肉食性水生动物的生长特性进行监测,掌握野杂鱼的资源变化和肉食性水生动物的生长速度;
[0009](4)分析鱼虾的食物利用特征:利用稳定性同位素分析技术,分析小龙虾、野杂鱼和肉食性水生动物的食物来源、食物贡献率、食物重叠度;
[0010](5)优化野杂鱼生物操作方案:根据上述步骤中获得的种群动态与生长特性监测及食物利用特征分析结果,进一步优化步骤(2)中制定的野杂鱼生物操作方案。
[0011]步骤(1)中所述野杂鱼是指稻虾合种养系统中非人工放养的鱼类,其生物量大小根据其个体数量与养殖对象的比例来确定;所述生物学特性包括食性、栖息水层、喜流性、耐缺氧能力、最适生长温度、性成熟年龄、最小性成熟个体大小、繁殖期、怀卵量、产卵习性、卵的性质、营养价值等;所述调控必要性具体取决于野杂鱼的生物量及其生物学特性,当野杂鱼的个体数量超过养殖对象个体数量的1/200,且野杂鱼的生物学特性使其与养殖对象存在竞争或捕食关系时,应当开展野杂鱼生物操作。
[0012]步骤(2)中所述放养种类是能够有效捕食一种或多种目标野杂鱼类而对(某一规格)养殖对象无捕食作用或不利影响的肉食性水生动物,包括翘嘴鲌、蒙古鲌、乌鳢、鳜、大口黑鲈、河川沙塘鳢、大口鲶、鳖等市场价值较高且苗种容易获取的水生动物;放养种类的确定根据目标野杂鱼的栖息水层、生境选择偏好性、个体大小以及肉食性水生动物的栖息水层、摄食习性以及捕食选择偏好性等因素综合考量,其中开阔水域中上层野杂鱼优选翘嘴鲌,喜水草的中上层野杂鱼优选乌鳢,开阔水域中下层野杂鱼优选蒙古鲌、大口黑鲈,喜水草的中下层野杂鱼优选鳜、大口鲶,底栖性野杂鱼类优选河川沙塘鳢、鳖。所述肉食性水生动物的放养规格是指肉食性水生动物的口裂大小,具体取决于目标野杂鱼的体高和体宽,肉食性水生动物的口裂宽或口裂高应是目标野杂鱼体宽或体高的1~3倍。所述肉食性水生动物的放养数量取决于目标野杂鱼的生物量和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的水体大小,肉食性水生动物的放养数量应是目标野杂鱼个体数量的1/50~1/500。
[0013]步骤(3)中所述种群动态监测是针对野杂鱼开展生物量(B)和体长(BL)、体重(BW)分布特征定期监测;所述生长特性监测是针对肉食性水生动物开展体长特定生长率和体重特定生长率定期监测;
[0014]步骤(4)中所述食物利用特征是指小龙虾、野杂鱼和肉食性水生动物的食物来源、食物贡献率、食物重叠度,具体在肉食性水生动物投放2个月后,通过分析小龙虾、肉食性水生动物、野杂鱼的肌肉组织以及悬浮颗粒有机物、底泥有机物、浮游动物、底栖无脊椎动物、水生植物、人工饲料等饵料资源的碳氮稳定性同位素比值,明确养殖对象、肉食性水生动物、野杂鱼生长的食物来源及其对生长的贡献率,以及小龙虾与野杂鱼的食物重叠度。
[0015]根据步骤(3)和步骤(4)优化野杂鱼生物操作方案,当目标野杂鱼个体总数不及小龙虾的1/500,肉食性水生动物生长速度减缓,或目标野杂鱼与小龙虾对人工饲料利用的重
叠度小于5%时,逐步减少肉食性水生动物的放养数量;当目标野杂鱼个体数量减少缓慢,生长速度较快,目标野杂鱼与小龙虾对人工饲料利用的重叠度大于5%时,增加肉食性水生动物的放养数量;当目标野杂鱼小个体数量占比增加,生长速度减缓,目标野杂鱼与小龙虾对人工饲料利用的重叠度大于5%时,捕出大规格肉食性水生动物,增加小规格肉食性水生动物。
[0016]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显著优点:充分利用了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营养关系,并通过定期监测和科学分析开展生物操纵,不仅可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虾综合种养系统野杂鱼精准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分析野杂鱼的调控必要性:调查稻虾综合种养系统中的野杂鱼种类组成及其生物量,其生物量大小根据其个体数量与养殖对象的比例来确定,并根据野杂鱼的生物学特性分析野杂鱼的调控必要性;(2)制定野杂鱼生物操作方案:明确野杂鱼调控对象,根据调控对象的生物学特性、个体大小、资源量初步确定肉食性水生动物的放养种类、放养规格、放养规模;(3)监测种群动态与生长特性:对野杂鱼的种群动态和肉食性水生动物的生长特性进行监测,掌握野杂鱼的资源变化和肉食性水生动物的生长速度;(4)分析鱼虾的食物利用特征:利用稳定性同位素分析技术,分析小龙虾、野杂鱼和肉食性水生动物的食物来源、食物贡献率、食物重叠度;(5)优化野杂鱼生物操作方案:根据上述步骤中获得的种群动态与生长特性监测及食物利用特征分析结果,进一步优化步骤(2)中制定的野杂鱼生物操作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虾综合种养系统野杂鱼精准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生物学特性包括食性、栖息水层、喜流性、耐缺氧能力、最适生长温度、性成熟年龄、最小性成熟个体大小、繁殖期、怀卵量、产卵习性、卵的性质和营养价值;所述调控必要性具体取决于野杂鱼的生物量及其生物学特性,当野杂鱼的个体数量超过养殖对象个体数量的1/200,且野杂鱼的生物学特性使其与养殖对象存在竞争或捕食关系时,开展野杂鱼生物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虾综合种养系统野杂鱼精准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肉食性水生动物包括翘嘴鲌、蒙古鲌、乌鳢、鳜、大口黑鲈、河川沙塘鳢、大口鲶、鳖;放养种类的确定根据目标野杂鱼的栖息水层、生境选择偏好性、个体大小以及肉食性水生动物的栖息水层、摄食习性以及捕食选择偏好性综合考量,其中开阔水域中上层野杂鱼优选翘嘴鲌,喜水草的中上层野杂鱼优选乌鳢,开阔水域中下层野杂鱼优选蒙古鲌、大口黑鲈,喜水草的中下层野杂鱼优选鳜、大口鲶,底栖性野杂鱼类优选河川沙塘鳢、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虾综合种养系统野杂鱼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思罗妍钱镇金诗语李郡茹李扬聂小宝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