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性成膜设备及成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5482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成膜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性成膜设备及成膜方法,包括螺旋挤出机以及制品膜,所述多模道挤出装置的输出端下方设置有用于将原料挤压成制品膜的成型导辊机,所述成型导辊机远离所述多模道挤出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抚平制品膜的刮膜机构,所述刮膜机构远离所述成型导辊机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对制品膜冷却以及裁边处理的处理导辊机,所述双流道壳体的顶部以及侧壁均安装有用于导出熔料中的气体的压力式排气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排出熔料中心内部空气的同时,还能解决中心碳化的问题,避免制品膜出现气泡以及漏洞,还可降低熔料发生碳化并硬化的可能性,同时还可在制品膜运输中对其进行抚平。运输中对其进行抚平。运输中对其进行抚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性成膜设备及成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成膜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极性成膜设备及成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塑料膜是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用于包装,以及用作覆膜层;塑料包装及塑料包装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特别是复合塑料软包装,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塑料膜在生产时需要用到塑料膜挤出机。
[0003]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现有的薄膜在成膜过程中,在线的原料熔化挤压过程中,在高温环境下,材料熔化以及原料内水分蒸发都将会产生气体,而气体产生时,会有部分气体存在于熔料的中心部分,而后在挤压过程中,在液压的作用下,熔料之间并没有能够导出气体的缝隙,进而导致气体在熔料内部长时间的聚集,若气体无法及时排出,将导致薄膜成品内部形成小气泡,进而严重影响薄膜成品的质量;另外,在熔料形成的过程中,位于中心内部的熔料被周围熔料所包围,其热量传导的效果越靠近中心越差,如果位于中心的熔料其位置不改变,热量将无法快速散出,进而导致中心处的熔料很有可能发生碳化,碳化程度高的熔料同时伴随着硬化过程,最终十分影响薄膜的成品质量,而在现有的成膜设备中,并没有一种挤出装置,能够在排出熔料中心内部空气的同时,还能解决中心碳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极性成膜设备,能够在排出熔料中心内部空气的同时,还能解决中心碳化的问题,避免制品膜出现气泡以及漏洞,还可降低熔料发生碳化并硬化的可能性,同时还可在制品膜运输中对其进行抚平。
[0005]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极性成膜设备,包括螺旋挤出机以及制品膜,所述螺旋挤出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处理熔融原料的多模道挤出装置,所述多模道挤出装置的输出端下方设置有用于将原料挤压成制品膜的成型导辊机,所述成型导辊机远离所述多模道挤出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抚平制品膜的刮膜机构,所述刮膜机构远离所述成型导辊机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对制品膜冷却以及裁边处理的处理导辊机。
[0006]所述多模道挤出装置包括主架构,所述主架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螺旋挤出机直接连接的双流道壳体,所述双流道壳体两端侧壁分别开设有入口以及出口,且所述入口开设在所述双流道壳体靠近螺旋挤出机的一侧。
[0007]所述双流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分开对熔料进行柔化处理的分段柔化处理组件,所述分段柔化处理组件包括两个转动安装在所述双流道壳体的内部的筒仓,且所述筒仓的两侧壁均开设有通过熔料穿行的通孔,所述双流道壳体的内部两侧分别开设有供熔料
流动的入流支道以及出流支道,其中所述入流支道与入口连通并用于将熔料导入两个筒仓内部,而所述出流支道与入口连通并用于将筒仓内部的熔料导出;所述筒仓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内网筒,靠近所述入流支道的所述通孔内部均固定嵌入有圆筛网,所述双流道壳体的一侧外壁固定设置有两个电机壳,且所述电机壳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电机一,且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转动设置在所述内网筒的内部,且用于控制熔料进入出流支道内部的流量;所述双流道壳体内部位于筒仓正上方均开设有集气槽,且所述集气槽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导出气体的导气管,所述双流道壳体的顶部以及侧壁均安装有用于导出熔料中的气体的压力式排气件,所述压力式排气件包括用于临时储存气体的气压管,所述气压管的外壁中间固定连接有倒U型气管,且所述倒U型气管的末端与所述导气管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气压管的外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卸压气管,且所述卸压气管末端安装有用于控制放出气体的气阀,所述气压管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实时检测气压管内部气压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气压管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一,且所述弹簧一的顶端连接有活塞。
[0008]所述刮膜机构包括板架构,所述板架构斜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抚平制品膜表面纵向褶皱的往复抚平组件;所述板架构斜上方顶部活动安装有用于辅助运输的支撑导辊,且所述板架构斜上方顶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支撑导辊上下移动的升降自调组件。
[0009]所述活塞的位置要时刻低于倒U型气管与气压管的连接处。
[0010]所述气压管的内壁设置有显示活塞在所处位置处对应气压管内部气压标压刻度以及高压刻度,且所述高压刻度要低于所述标压刻度,当所述活塞处于高压刻度位置时,所述压力传感器便触发并开启气阀进行放气卸压。
[0011]所述双流道壳体外壁出口处连接有出流管,且所述出流管的中间设置有用于将熔料二次混合的二次分流器,且所述二次分流器的内部设置有形状为“8”字的分流流道,所述主架构另一端底部安装有用于将熔料以薄膜形状挤出的挤出模头,且所述挤出模头与出流管的末端相连接。
[0012]所述板架构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动力轴,所述板架构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二,且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以及动力轴的一端共同组装有用于带动动力轴转动的传动组件,所述动力轴的两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斜齿轮一。
[0013]所述往复抚平组件包括两个转动安装在所述板架构斜上表面的双槽杆以及驱动转臂,且所述双槽杆中部以及末端分别开设有中槽以及端槽,所述驱动转臂转动圆心处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斜齿轮二,所述斜齿轮二位于板架构的斜下表面并与所述斜齿轮一相啮合,所述驱动转臂末端固定连接有插入中槽内部的端杆。
[0014]所述端槽内部贯穿插入有刮膜柱,所述刮膜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板架构表面开设有引导滑块移动的直导槽,所述滑块与所述双槽杆之间连接有弹簧二,所述刮膜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刮膜板,且所述刮膜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杆。
[0015]所述板架构斜上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用于引导刮膜板移动的导向架,且所述导向架均垂直于板架构的表面,所述导向架两端内部对称开始有供导杆插入并引导其移动的路程槽,所述路程槽包括位于顶部的刮膜发生段、位于刮膜发生段末端的远离段、位于底部的回位段以及用于连接刮膜发生段与回位段的接近段,所述远离段的倾斜角度大于接近段的倾斜角度,所述导向架内部并且位于接近段的顶部一侧活动插入有斜面滑块,且所述斜面
滑块与所述导向架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三,两个所述导向架的斜上方顶端均转动安装有辅助辊。
[0016]所述升降自调组件包括转接杆以及与转接杆末端转动连接有直行连杆,所述板架构斜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转心杆,且所述转接杆活动套设在所述转心杆的表面,所述直行连杆直行滑动安装在所述板架构的顶端,所述转接杆另一端设置有两个分支杆,且两个所述分支杆的夹角为锐角。
[0017]所述板架构斜上方顶部两侧均设置有端支架以及端导管,且所述端支架位于所述端导管的正下方,所述支撑导辊的两端均转动安装有导辊架,且所述导辊架底部滑动安装在所述端导管内部,所述端支架末端内部转动安装有端转杆,且所述端转杆的中间固定安装有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导辊架的底端接触连接,所述端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臂,所述直行连杆的末端与所述转臂的末端构成转动连接。
[0018]一种极性成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将薄膜制作材料投入螺旋挤出机中,并在螺旋挤出机的熔化、融合以及挤压运输过程下,熔料最终被挤入到双流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性成膜设备,包括螺旋挤出机(1)以及制品膜(7),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挤出机(1)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处理熔融原料的多模道挤出装置(2),所述多模道挤出装置(2)的输出端下方设置有用于将原料挤压成制品膜(7)的成型导辊机(4),所述成型导辊机(4)远离所述多模道挤出装置(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抚平制品膜(7)的刮膜机构(5),所述刮膜机构(5)远离所述成型导辊机(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对制品膜(7)冷却以及裁边处理的处理导辊机(6);所述多模道挤出装置(2)包括主架构(201),所述主架构(201)一端固定安装有与螺旋挤出机(1)直接连接的双流道壳体(202),所述双流道壳体(202)两端侧壁分别开设有入口(204)以及出口(205),且所述入口(204)开设在所述双流道壳体(202)靠近螺旋挤出机(1)的一侧;所述双流道壳体(20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分开对熔料进行柔化处理的分段柔化处理组件,所述分段柔化处理组件包括两个转动安装在所述双流道壳体(202)的内部的筒仓(208),且所述筒仓(208)的两侧壁均开设有通过熔料穿行的通孔(209),所述双流道壳体(202)的内部两侧分别开设有供熔料流动的入流支道(206)以及出流支道(207),其中所述入流支道(206)与入口(204)连通并用于将熔料导入两个筒仓(208)内部,而所述出流支道(207)与入口(204)连通并用于将筒仓(208)内部的熔料导出;所述筒仓(208)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内网筒(210),靠近所述入流支道(206)的所述通孔(209)内部均固定嵌入有圆筛网(211),所述双流道壳体(202)的一侧外壁固定设置有两个电机壳(203),且所述电机壳(203)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电机一,且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挡板(212),所述挡板(212)转动设置在所述内网筒(210)的内部,且用于控制熔料进入出流支道(207)内部的流量;所述双流道壳体(202)内部位于筒仓(208)正上方均开设有集气槽(213),且所述集气槽(213)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导出气体的导气管(214),所述双流道壳体(202)的顶部以及侧壁均安装有用于导出熔料中的气体的压力式排气件(3),所述压力式排气件(3)包括用于临时储存气体的气压管(301),所述气压管(301)的外壁中间固定连接有倒U型气管(302),且所述倒U型气管(302)的末端与所述导气管(214)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气压管(301)的外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卸压气管(303),且所述卸压气管(303)末端安装有用于控制放出气体的气阀(304),所述气压管(301)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实时检测气压管(301)内部气压的压力传感器(305),所述气压管(301)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一(306),且所述弹簧一(306)的顶端连接有活塞(307);所述刮膜机构(5)包括板架构(501),所述板架构(501)斜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抚平制品膜(7)表面纵向褶皱的往复抚平组件;所述板架构(501)斜上方顶部活动安装有用于辅助运输的支撑导辊(528),且所述板架构(501)斜上方顶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支撑导辊(528)上下移动的升降自调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性成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307)的位置要时刻低于倒U型气管(302)与气压管(301)的连接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性成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管(301)的内壁设置有显示活塞(307)在所处位置处对应气压管(301)内部气压标压刻度(H)以及高压刻度(H1),且所述高压刻度(H1)要低于所述标压刻度(H),当所述活塞(307)处于高压刻度(H1)
位置时,所述压力传感器(305)便触发并开启气阀(304)进行放气卸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性成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流道壳体(202)外壁出口(205)处连接有出流管(215),且所述出流管(215)的中间设置有用于将熔料二次混合的二次分流器(216),且所述二次分流器(216)的内部设置有形状为“8”字的分流流道(217),所述主架构(201)另一端底部安装有用于将熔料以薄膜形状挤出的挤出模头(218),且所述挤出模头(218)与出流管(215)的末端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性成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架构(50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动力轴(504),所述板架构(501)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二(502),且所述电机二(502)的输出端以及动力轴(504)的一端共同组装有用于带动动力轴(504)转动的传动组件(503),所述动力轴(504)的两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斜齿轮一(50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极性成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抚平组件包括两个转动安装在所述板架构(501)斜上表面的双槽杆(506)以及驱动转臂(509),且所述双槽杆(506)中部以及末端分别开设有中槽(507)以及端槽(508),所述驱动转臂(509)转动圆心处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斜齿轮二(510),所述斜齿轮二(510)位于板架构(501)的斜下表面并与所述斜齿轮一(505)相啮合,所述驱动转臂(509)末端固定连接有插入中槽(507)内部的端杆(511);所述端槽(508)内部贯穿插入有刮膜柱(512),所述刮膜柱(5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513),所述板架构(501)表面开设有引导滑块(513)移动的直导槽(517),所述滑块(513)与所述双槽杆(506)之间连接有弹簧二(514),所述刮膜柱(5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刮膜板(515),且所述刮膜板(51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杆(516)。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极性成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架构(501)斜上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用于引导刮膜板(515)移动的导向架(518),且所述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小聪葛丽芹沙炜豪周兴存
申请(专利权)人:归中智能装备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