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防腐高耐候复合薄膜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6996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重防腐高耐候复合薄膜的制备工艺,属于薄膜制备工艺生产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取普通ASA料,混合抗氧剂、紫外光吸收剂、抗紫外剂、分散剂,搅拌并造粒;(S2)取步骤(S1)中得到的造粒料烘干;(S3)将烘干的造粒料置于推力螺杆主机中并进入共挤模具的主流道;(S4)取丙烯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防腐高耐候复合薄膜的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制备工艺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防腐高耐候复合薄膜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重污染环境(如酸、碱、盐、湿等)中使用的产品需要做防护工艺,常用的防护工艺主要有金属覆膜(VCM)和金属喷涂(PCM),其中金属覆膜更具优势。在室内环境中使用的产品可选择烯烃膜、聚酯膜、类苯乙烯薄膜等,这类膜耐候性和耐酸碱盐性不高;在室外环境中使用的产品可选择ASA薄膜。现有的ASA薄膜虽然具备较高的耐候性,但是其防护性能还需要进一步加深,特别是与有机氧化剂、酸、碱直接接触时,高浓度的酸碱可将ASA材料中的低分子物萃取出来而导致大量迁移,缩短产品的使用寿命;而有机氧化剂则会率先作用于ASA的分子链,造成分子量快速下降失去性能。公开号为CN107974021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耐候ASA薄膜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利用ASA树脂成膜成本高,且因化学惰性太高而造成覆膜工艺困难,影响胶黏剂的选择以及VCM的薄膜附着力。基于此,需要对现有的ASA薄膜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高现有ASA薄膜性能,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重防腐高耐候复合薄膜的制备工艺。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重防腐高耐候复合薄膜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取普通ASA料,取1~5%的抗氧剂、1~5%的紫外光吸收剂、1~5%的抗紫外剂、1~5%的分散剂,搅拌混合上述物料,并在100~250℃温度范围内于平行双螺杆中挤出造粒,得造粒料;(S2)取步骤(S1)中得到的造粒料烘干,烘干温度为80~100℃,烘干标准为:其中水分≤0.1%;(S3)将烘干的造粒料置于推力螺杆主机中,其中,挤出温度为100~265℃、主动排气负压≤0.1Mpa,进入共挤模具的主流道;(S4)取丙烯腈

苯乙烯共聚物,其中丙烯腈成分含量高于25%,取0.1~10%马来酸酐、1~5%抗氧剂、1~5%分散剂、0.1~10%超支化树脂、0.1~10%聚硅氧烷,搅拌混合上述物料,并在100~250℃温度范围内挤入共挤模具辅助流道中,其中超支化树脂作为交联骨架,所述聚硅氧烷用于搭建交联骨架,连接成网SAN

MAH

超支化聚酰胺;(S5)共挤模具中的物料经内热复合后排出,排出后经过压延、冷却压延、展平、收卷后得到产品。
[0005]优选地,步骤(S1)和步骤(S4)中,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和亚磷酸酯的混合物,受阻酚和亚磷酸酯的质量配比为1:2。
[0006]优选地,步骤(S1)和步骤(S4)中,所述分散剂为季戊四醇酯。
[0007]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紫外光吸收剂为苯并三唑,所述抗紫外剂为受阻胺。
[0008]优选地,步骤(S3)中,推力螺杆主机为平行双螺杆辅机,其长径比≥44:1。
[0009]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马来酸酐复配添加2~5%引发剂DOC。
[0010]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超支化树脂为芳香型聚酰胺,所述聚硅氧烷为乙烯基封端的苯基聚硅氧烷。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重防腐高耐候复合薄膜的制备工艺,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由本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的复合薄膜包括由ASA料组成的ASA薄膜以及由丙烯腈

苯乙烯共聚物通过微交联结构形成的保护层,保护层的稳定性高,使得复合薄膜具有高耐候性以及高耐溶剂性,寿命更长;(2)本制备工艺可直接进行热覆合,而现有的硅/氟树脂则必须使用特定的胶黏剂,因此利用本工艺制备得到的复合薄膜成本仅为硅/氟树脂复合工艺的1/6~1/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一种重防腐高耐候复合薄膜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取普通的ASA料,并计量一定的抗氧剂、紫外光吸收剂、抗紫外剂、分散剂以及着色剂,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和亚磷酸酯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1:2,将上述物料放置于混料桶中搅拌30min,并在平行双螺杆中挤出造粒,保持挤出温度为100~250℃,得造粒料。具体地,实施例1

5各组分的含量如表1所示,实施例1中的挤出温度为100℃,实施例2的挤出温度为130℃,实施例3的挤出温度为170℃,实施例4的挤出温度为210℃,实施例5的挤出温度为250℃。其中抗氧剂用于捕捉自由基,可提供宽泛的加工温度;其中紫外光吸收剂为苯并三唑,所述抗紫外剂为受阻胺,可提高产品对紫外线的耐受时间;所述分散剂为季戊四醇酯,用作内滑剂,可以减弱分子缠绕;螺杆组合为中等或以上剪切,中等捏合,该螺杆组合可选用4组30
°
剪切块、6组45
°
剪切块中的任意一种,并选用4组90
°
捏合块。
[0013](S2)将步骤(S1)中的造粒料烘干,烘干温度为80~100℃,烘干时间为2~5小时,烘干标准为:其中水分≤0.1%。具体地,实施例1的烘干温度为80℃,烘干时间为5小时;实施例2的烘干温度为85℃,烘干时间为4小时;实施例3的烘干温度为90℃,烘干时间为3小时;实施例四的烘干温度为95℃,烘干时间为2小时;实施例五的烘干温度为100℃,烘干时间为2小时。
[0014](S3)将烘干的造粒料置于高推力螺杆主机中,其中,高推力螺杆主机可选用单螺杆式、平行双螺杆式、行星螺杆式中的任意一种,主动排气负压≤0.1Mpa,进入共挤模具的主流道,共挤模具优选腔内共挤流道型,可用分配器型或分配块型。
[0015](S4)取丙烯腈

苯乙烯共聚物,其中丙烯腈成分含量为25%,计量一定的马来酸酐、抗氧剂、分散剂、超支化树脂、聚硅氧烷,将上述物料混合并搅拌30min,并在平行双螺杆辅机中挤出到共挤模具的辅助流道中,保持挤出温度100~250℃。具体地,各组分的含量如表2所示。其中丙烯腈

苯乙烯共聚物提供耐溶剂;其中所述马来酸酐复配添加2~5%的引发剂DOC(即过氧化二异丙苯),用于引发断链,重组分子链;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和亚磷酸酯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1:2,用于捕捉自由基,提供更宽泛的加工温度;所述分散剂为季戊四醇
酯,用于内滑剂,减弱分子链缠绕;所述聚硅氧烷为乙烯基封端的苯基聚硅氧烷,用于搭建交联骨架,连接成网SAN

MAH

超支化聚酰胺;其中的平行双螺杆辅机的长径比为44:1。
[0016](S5)共挤模具中的物料经内热复合后排出,排出后经过压延、冷却压延、展平、收卷后得到产品。
[0017]表1 步骤(S1)中实施例1至实施例5中的组分含量(单位:g)表2 步骤(S4)中实施例1至实施例5中的组分含量(单位:g)为了验证本产品的优越性能,将市场上常见的膜产品和本产品进行性能比对,对比结果如表3所示。
[0018]表3 对比例与实施例性能对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防腐高耐候复合薄膜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取普通ASA料,取1~5%的抗氧剂、1~5%的紫外光吸收剂、1~5%的抗紫外剂、1~5%的分散剂,搅拌混合上述物料,并在100~250℃温度范围内于平行双螺杆中挤出造粒,得造粒料;(S2)取步骤(S1)中得到的造粒料烘干,烘干温度为80~100℃,烘干标准为:其中水分≤0.1%;(S3)将烘干的造粒料置于推力螺杆主机中,其中,挤出温度为100~265℃、主动排气负压≤0.1Mpa,进入共挤模具的主流道;(S4)取丙烯腈

苯乙烯共聚物,其中丙烯腈成分含量高于25%,取0.1~10%马来酸酐、1~5%抗氧剂、1~5%分散剂、0.1~10%超支化树脂、0.1~10%聚硅氧烷,搅拌混合上述物料,并在100~250℃温度范围内挤入共挤模具辅助流道中,其中超支化树脂作为交联骨架,所述聚硅氧烷用于搭建交联骨架,连接成网SAN

MAH

超支化聚酰胺;(S5)共挤模具中的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志勇黄海峰郑光明王璧黄一
申请(专利权)人:宜春市普能特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