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自动翻转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512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式自动翻转机,该可移动式自动翻转机,包括机架、翻转架、传输架、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翻转架靠近第一末端的底侧与机架铰轴连接,底侧中部能够被第一驱动件驱动使其以铰轴为转轴翻转具有水平的第一状态和翻转后的第二状态,翻转架的顶侧还分布有多个万向轮;在翻转架处于第二状态时及在两个状态之间变换过程中,传输架处于其传输面对玻璃板一侧端限位支撑的第三状态,在翻转架处于第二状态时为解除限位支撑的第四状态,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传输架在两个状态之间变换。该自动翻转机,不仅可以方便、安全、准确的进行玻璃上料和下料,还可以稳定安全完成玻璃翻转作业,且在翻转至水平状态后也方便灵活进行玻璃加工作业。璃加工作业。璃加工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自动翻转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涂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式自动翻转机。

技术介绍

[0002]在玻璃深加工过程中,涉及镀膜、打胶等工作过程,在上述工作过程中,玻璃多以水平状态进行加工,而对于大尺寸玻璃或中空玻璃来说,因其重量较大,不同工序之间选择以直立状态进行转运会更加方便和安全,如此就使得玻璃经常需要在水平和立直状态之间进行转换。
[0003]目前,常见的转换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依靠人力进行转换,存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易出现安全事故等缺陷;另一种是依靠机械结构进行转换,此种转换结构在翻转过程中均通过吸盘对玻璃进行固定,虽然能够进行转换工作,但在翻转过程中却容易因吸力不足导致玻璃掉落,从而出现玻璃破碎或砸伤工人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自动翻转机,不仅容易与其他设备配合进行玻璃上料和下料作业,且能够安全完成玻璃翻转过程,并在翻转后能够比较方便的进行各种加工作业。
[0005]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可移动式自动翻转机,包括机架、翻转架、传输架、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
[0007]所述翻转架沿其翻转方向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所述翻转架靠近第一末端的底侧与所述机架铰轴连接,所述翻转架的底侧中部能够被设于机架上的第一驱动件驱动使其以铰轴为转轴翻转,而具有水平置于机架上的第一状态,和从第一状态向竖直方向翻转锐角角度后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翻转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变换,所述翻转架的顶侧分布有多个用于支撑玻璃板的万向轮;
[0008]所述传输架与所述翻转架的第一末端配合设置,所述传输架的传输方向与所述翻转架的翻转方向垂直,且在翻转架处于第二状态时、及在第二状态和第一状态之间变换过程中,所述传输架处于其传输面对玻璃板一侧端限位支撑的第三状态,在翻转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传输架处于对玻璃板侧端解除限位支撑的第四状态,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翻转架的底侧,其能够驱动传输架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变换。
[0009]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架从第一状态翻转83度至第二状态,83度是比较安全的翻转角度,不容易在翻转结束时使玻璃翻出翻转架,且此角度也是比较接近竖直角度的状态,利于方便且安全的转运玻璃。
[0010]进一步的,其中一种传输架的具体结构如下,述传输架包括一位于翻转架第一末端端侧的连接梁,所述连接梁通过多个C型件连接于所述翻转架上,每个C型件的一端与所述翻转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梁固接,且在连接梁远离C型件的一侧并排连接有多个传输辊,多个传输辊的辊顶形成与翻转架配合的传输面,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作用于至
少其中一个C型件上,以使传输架能够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来回摆动。
[0011]更进一步的,为了省力将玻璃移动到翻转架对应位置,还可以选择自动输送的传输架结构,具体的所述传输架还包括连接于连接梁上的第三驱动件,所述传输辊的辊轴贯穿连接梁另一侧设置,以在辊轴上固接齿轮,所述第三驱动件通过一齿条与多个齿轮配合来驱动多个传输辊转动。
[0012]更进一步的,其中一种第二驱动件的结构如下: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于翻转架底侧的固定架,每个固定架与其对应的C型件之间铰接有伸缩缸,具体的伸缩杆可以电动缸或气压缸等。
[0013]进一步的,为了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安全止停以进行其他操作,还可以在所述机架上设置与翻转架第二末端底侧配合的第一传感器,以在翻转架变换至第一状态后止停;在所述机架上设置与翻转架第一末端底侧配合的第二传感器,以在翻转架变换至第二状态后止停,其中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可以采用现有接触或接近传感器。
[0014]进一步的,第一驱动件除了可以采用常规的液压缸或气压缸结构,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连接有多个曲柄,每个曲柄通过一连杆与所述翻转架的底部铰接,以与翻转架共同形成曲柄摇杆机构,采用曲柄摇杆机构,一方面可以利用其急回特征,使得翻转架在开始和结束时速度降低,保证玻璃不会因惯性而掉落;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曲柄摇杆死点位置,保证翻转架竖立后不会超越极限位置而出现事故。
[0015]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行走轮,以便于移动,具体的,可以在地面设置与行走轮配合的滑轨,若应用于全自动玻璃加工生产中,如此设置便于准确接应配合前后不同工序;若半自动玻璃加工生产中,如此设置也便于近距离接应前后不同工序。
[0016]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所具有的优点是:
[0017]1、本申请自动翻转机,通过机架、翻转架、传输架等结构配合设置,不仅可以方便、安全、准确的进行玻璃上料和下料,还可以稳定安全完成玻璃翻转作业,且在翻转至水平状态后,也方便灵活进行玻璃加工作业。
[0018]2、通过翻转架、C型件、连接梁、传输辊、第一驱动件等结构特定配合,使得设计出传输架结构可以比较紧凑,不仅占用体积小,也不易对翻转架的翻转过程造成较大负担;其中传输架通过与第三驱动件配合设置为自动传输结构,会更加省力完成玻璃上料、下料等过程,且自动上下料利于自动翻转机应用于玻璃全自动加工工艺中。
[0019]3、通过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设置,相较于仅通过第一驱动件自身控制来说,会更加准确的止停翻转架。
[0020]4、通过第一驱动件和翻转架配合形成曲柄摇杆机构,一方面可以利用其急回特征,使翻转架在开始和结束时速度降低,保证玻璃不会因惯性而掉落;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曲柄摇杆死点位置,保证翻转架竖立后不会超越极限位置而出现事故。
[0021]5、通过在机架底部设置行走轮,利于自动翻转机更加便于应用于全自动玻璃加工生产中。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的侧视图;
[0024]图3为图2其中一剖视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图3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图1另一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实施例中铝型材挂件转运前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1、机架,2、翻转架,3、传输架,4、第一驱动件,5、第二驱动件,6、玻璃板,7、第一传感器,8、第二传感器,9、滑轨;
[0029]11、行走轮,21、万向轮,31、连接梁,32、C型件,33、传输辊,34、第三驱动件,35、齿轮,41、驱动轴,42、曲柄,43、连杆,51、固定架,52、伸缩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1]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自动翻转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翻转架、传输架、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翻转架沿其翻转方向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所述翻转架靠近第一末端的底侧与所述机架铰轴连接,所述翻转架的底侧中部能够被设于机架上的第一驱动件驱动使其以铰轴为转轴翻转,而具有水平置于机架上的第一状态,和从第一状态向竖直方向翻转锐角角度后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翻转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变换,所述翻转架的顶侧分布有多个用于支撑玻璃板的万向轮;所述传输架的传输方向与所述翻转架的翻转方向垂直,且在翻转架处于第二状态时、及在第二状态和第一状态之间变换过程中,所述传输架处于其传输面对玻璃板一侧端限位支撑的第三状态,在翻转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传输架处于对玻璃板侧端解除限位支撑的第四状态,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翻转架的底侧,其能够驱动传输架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变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自动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架从第一状态翻转83度至第二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自动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架包括一位于翻转架第一末端端侧的连接梁,所述连接梁通过多个C型件连接于所述翻转架上,每个C型件的一端与所述翻转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斌孙锋于文霞蒋永丰周洪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广汇力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