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用碎膜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4890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酰亚胺薄膜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用碎膜吸附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板式过滤网,所述板式过滤网的两端均安装在U型卡板上的U型槽内,且板式过滤网的两端外壁均与U型卡板上的U型槽的槽壁之间为间隙连接,所述U型卡板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另一端安装在条形槽孔内,所述凸块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条形槽孔内部的顶端和底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碎膜堵塞住板式过滤网而导致吸附过滤效果降低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板式过滤网对碎膜吸附过滤的效果,还便于工作人员对板式过滤网进行拆装更换或清理,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用碎膜吸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酰亚胺薄膜生产设备
,具体为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用碎膜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酰亚胺,因其在性能和合成方面的突出特点,不论是作为结构材料或是作为功能性材料,其巨大的应用前景已经得到充分的认识,被称为是"解决问题的能手",并认为"没有聚酰亚胺就不会有今天的微电子技术,在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碎膜需要回收处理,从而减小资源的浪费。
[0003]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17573678U公开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生产用碎膜吸附收集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侧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支撑柱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壳体与所述支撑柱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壳体内底壁设置有顶部开口设置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内设置有吸附部,所述壳体内顶壁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底端传动连接有负压风扇。
[0004]但是现有的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用碎膜吸附装置在对碎膜进行吸附收集时,碎膜易堵塞住过滤结构而导致吸附过滤效果变差,且不易工作人员对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用碎膜吸附装置,包括壳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的内部设置有板式过滤网(22),所述板式过滤网(22)的两端均安装在U型卡板(21)上的U型槽内,且板式过滤网(22)的两端外壁均与U型卡板(21)上的U型槽的槽壁之间为间隙连接,所述U型卡板(21)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凸块(25),所述凸块(25)的另一端安装在条形槽孔(27)内,所述凸块(25)的表面开设有通孔(26),所述通孔(26)内安装有限位杆(28),所述限位杆(28)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条形槽孔(27)内部的顶端和底端,所述条形槽孔(27)内部的顶端和底端与凸块(25)的两侧表面之间均设置有弹簧(24),且弹簧(24)套设在限位杆(28)的外壁外侧,所述U型卡板(21)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二连接杆(20),所述第二连接杆(20)通过第一连接杆(19)与第二安装板(18)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18)的上表面安装有振动电机(17),所述振动电机(17)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安装板(12),所述第一安装板(12)的上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外壁上安装有风机叶片(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用碎膜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25)的外壁与条形槽孔(27)的孔壁之间为间隙连接,所述限位杆(28)的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徐伟张国华谭仲保浦国民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迪堡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