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691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组件,涉及聚酰亚胺薄膜检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拉力计,拉力计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块,底座的上端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块,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内螺纹衔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底座、拉力计、第一夹持块、连接块、第二夹持块、内螺纹衔接块、螺纹杆、真空泵和软管,解决了现有的拉伸组件在对聚酰亚胺薄膜进行夹持固定时,聚酰亚胺薄膜容易与拉伸组件发生脱落,若夹持力度过大,聚酰亚胺薄膜在拉伸时,容易在夹持处断裂,不易使得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保持恒定,其检测试验方向较为单一的问题。其检测试验方向较为单一的问题。其检测试验方向较为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聚酰亚胺薄膜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聚酰亚胺薄膜在加工完毕后,需要对聚酰亚胺薄膜进行强度检测,将聚酰亚胺薄膜样品与拉伸组件固定后,再随着拉伸组件的不断拉伸,从而反应出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强度,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1.现有的拉伸组件在对聚酰亚胺薄膜进行夹持固定时,由于聚酰亚胺薄膜较薄,随着对聚酰亚胺薄膜不断拉伸,其聚酰亚胺薄膜容易与拉伸组件发生脱落,若夹持力度过大,聚酰亚胺薄膜在拉伸时,容易在夹持处断裂,影响检测结果的精准度;
[0004]2.现有的拉伸组件在对聚酰亚胺薄膜进行拉伸时,一般是不断对聚酰亚胺薄膜进行拉伸,直至聚酰亚胺薄膜出现断裂,不易使得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保持恒定,其检测试验方向较为单一。
[0005]因此,现有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组件,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组件,通过底座、拉力计、第一夹持块、连接块、第二夹持块、内螺纹衔接块、螺纹杆、真空泵和软管,解决了现有的拉伸组件在对聚酰亚胺薄膜进行夹持固定时,聚酰亚胺薄膜容易与拉伸组件发生脱落,若夹持力度过大,聚酰亚胺薄膜在拉伸时,容易在夹持处断裂,不易使得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保持恒定,其检测试验方向较为单一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本技术为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拉力计,所述拉力计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块,所述底座的上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块,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内螺纹衔接块,所述内螺纹衔接块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一对软管,一对所述软管分别与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相连通,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紧紧夹持吸附在聚酰亚胺薄膜样品的两端,进而使得较薄的聚酰亚胺薄膜样品在拉伸时不易脱落,并且聚酰亚胺薄膜样品也不易在夹持处断裂,间歇性转动螺纹杆,能够使得聚酰亚胺薄膜样品的拉伸在一端时间内能够保持恒定,若聚酰亚胺薄膜样品在保持恒定的时间内发生断裂,能够反应出聚酰亚胺薄膜样品的临界拉伸强度。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的结构相一致,所述第二夹持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对橡胶块,一对所述橡胶块之间相互挤压,所述第二夹持块的内壁和橡胶块
的表面均开设有吸附孔,相互挤压的橡胶块能够对聚酰亚胺薄膜样品进行夹持并提高聚酰亚胺薄膜样品与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之间的密封性,提高吸附效果。
[0010]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的外圆周面开设有八个槽口,所述槽口的内腔嵌设有力臂杆,通过力臂杆,能够在一侧转动螺纹杆,同时,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更加省力。
[0011]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球块,所述半球块与连接块相接触,降低螺纹杆与连接块之间的转动摩擦,进一步使得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更加省力。
[0012]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内壁开设有一对限位槽,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之间构成滑动连接,提高连接块滑动的稳定性,降低连接块从滑槽内脱落的可能性。
[0013]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连接块相接触,弹簧对连接块的挤压,配合滑槽对连接块的限位,能够提高连接块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第二夹持块的稳定性,方便人员将聚酰亚胺薄膜样品的一端进行夹持。
[0014]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大角度倾斜区,为力臂杆的转动下压提高足够的空间。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真空泵和软管,结局了现有的拉伸组件在对聚酰亚胺薄膜进行夹持固定时,由于聚酰亚胺薄膜较薄,随着对聚酰亚胺薄膜不断拉伸,其聚酰亚胺薄膜容易与拉伸组件发生脱落,若夹持力度过大,聚酰亚胺薄膜在拉伸时,容易在夹持处断裂,影响检测结果精准度的问题,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上的橡胶块能够对聚酰亚胺薄膜样品的两端进行夹持,从而使得聚酰亚胺薄膜样品保持稳定,随后启动真空泵,通过软管抽出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内部的气体,最终使得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紧紧夹持吸附在聚酰亚胺薄膜样品的两端,进而使得较薄的聚酰亚胺薄膜样品在拉伸时不易脱落,并且聚酰亚胺薄膜样品也不易在夹持处断裂,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准度。
[0017]2、本技术通过连接块、内螺纹衔接块、螺纹杆,解决了现有的拉伸组件在对聚酰亚胺薄膜进行拉伸时,一般是不断对聚酰亚胺薄膜进行拉伸,直至聚酰亚胺薄膜出现断裂,不易使得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保持恒定,其检测试验方向较为单一的问题,通过转动螺纹杆推动连接块,从而对聚酰亚胺薄膜样品进行拉伸,持续转动螺纹杆,直至聚酰亚胺薄膜样品出现断裂,能够反应出聚酰亚胺薄膜样品的最大拉伸强度,间歇性转动螺纹杆,能够使得聚酰亚胺薄膜样品的拉伸在一端时间内能够保持恒定,若聚酰亚胺薄膜样品在保持恒定的时间内发生断裂,能够反应出聚酰亚胺薄膜样品的临界拉伸强度,方便人员操作使用,提高检测试验的多样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1]图4为本技术连接块和第二夹持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第二夹持块剖切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4]100、底座;101、滑槽;102、限位槽;103、弹簧;104、大角度倾斜区;200、拉力计;300、第一夹持块;400、连接块;401、限位块;500、第二夹持块;501、橡胶块;502、吸附孔;600、内螺纹衔接块;700、螺纹杆;701、槽口;702、力臂杆;703、半球块;800、真空泵;900、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6]请参阅图1

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组件,包括底座100,底座10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拉力计200,拉力计20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块300,底座100的上端开设有滑槽101,滑槽10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连接块400,连接块40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块500,底座10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内螺纹衔接块600,内螺纹衔接块600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700,螺纹杆700的外圆周面开设有八个槽口701,槽口701的内腔嵌设有力臂杆702,通过力臂杆702,能够在一侧转动螺纹杆7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组件,包括底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拉力计(200),所述拉力计(20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块(300),所述底座(100)的上端开设有滑槽(101),所述滑槽(10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连接块(400),所述连接块(40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块(500),所述底座(10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内螺纹衔接块(600),所述内螺纹衔接块(600)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700);所述底座(10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真空泵(800),所述真空泵(80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一对软管(900),一对所述软管(900)分别与第一夹持块(300)和第二夹持块(500)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块(300)和第二夹持块(500)的结构相一致,所述第二夹持块(50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对橡胶块(501),一对所述橡胶块(501)之间相互挤压,所述第二夹持块(500)的内壁和橡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徐伟张国华谭仲保浦国民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迪堡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