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联接轴套的搅拌装置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331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6
一种具有联接轴套的搅拌装置结构,包括搅拌容器、搅拌刀主体及驱动部,所述搅拌容器上设有搅拌腔,所述搅拌刀主体设置在所述搅拌腔内,所述搅拌刀主体与所述驱动部之间设有联接轴套,所述搅拌容器上还设有可供所述搅拌刀主体和所述联接轴套通过的开口,所述联接轴套包括与所述搅拌刀主体连接的第一联接齿、及与所述驱动部连接的第二联接齿,所述第一联接齿与所述第二联接齿通过卡合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大大提高搅拌容器与驱动部连接的便捷性,避免了第一连接轴套与第二连接轴套连接时容易偏差,在运行时造成连接轴套损坏的情况。在运行时造成连接轴套损坏的情况。在运行时造成连接轴套损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联接轴套的搅拌装置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搅拌装置
,具体是一种具有联接轴套的搅拌装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搅拌装置会将搅拌容器和驱动部设计成可拆卸连接,方便倾倒处理好的搅拌物料和清洗搅拌容器,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2069887U公开的厨余垃圾处理器,其采用的是上六齿啮合连接器和下六齿啮合连接器连接的方式使得搅拌刀主体与驱动部连接,当打碎组件与驱动部连接时,上六齿啮合连接器的卡齿需要与下六齿啮合连接器的卡齿凹糟依次对准配合,才能保证输出扭力能够驱动打碎组件将物料切割转换为体积较小的碎片状,一旦上六齿啮合连接器与下六齿啮合连接器连接不精准,驱动部启动时容易造成六齿啮合连接器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上六齿啮合连接器需要与下六齿啮合连接器连接并对准配合,连接容易偏差,在运行时导致六齿啮合连接器损坏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4]一种具有联接轴套的搅拌装置结构,包括搅拌容器、搅拌刀主体及驱动部,所述搅拌容器上设有搅拌腔,所述搅拌刀主体设置在所述搅拌腔内,所述搅拌刀主体与所述驱动部之间设有联接轴套,所述搅拌容器上还设有可供所述搅拌刀主体和所述联接轴套通过的开口,所述联接轴套包括与所述搅拌刀主体连接的第一联接齿、及与所述驱动部连接的第二联接齿,所述第一联接齿与所述第二联接齿通过卡合结构连接。
[0005]为了提高第一联接齿与第二联接齿连接的稳定性,所述第一联接齿设有可容置所述第二联接齿的第一连接腔,所述第一联接齿套设在所述第二联接齿的外侧。
[0006]为了提高第一联接齿与第二联接齿连接的稳定性,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腔上的连接凹槽、及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二联接齿外侧且与所述连接凹槽配合的卡合部。
[0007]为了提高第一联接齿与第二联接齿连接的稳定性,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腔上的卡合部、及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二联接齿外侧且与所述卡合部配合的连接凹槽。
[0008]为了提高第一联接齿与第二联接齿连接的便捷性,多个所述连接凹槽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卡合部间隔设置,所述连接凹槽的个数多于或等于所述卡合部的个数。
[0009]为了提高第一联接齿与第二联接齿连接的便捷性,所述连接凹槽为弧面设置,所述卡合部为弧面设置。
[0010]为了提高第一联接齿与搅拌刀主体连接的稳定性,所述搅拌刀主体上设有安装腔、及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上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联接齿连接。
[0011]为了提高第二联接齿与驱动部连接的稳定性,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联接齿之间
设有螺钉,所述连接轴上设有与所述螺钉配合的螺纹腔,所述第一联接齿设有第一联接齿开口,所述第一联接齿开口内径小于所述螺钉的顶端外径。
[0012]为了提高第一联接齿与连接轴连接的稳定性,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第一联接齿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连接部配合的第一连接槽。
[0013]为了提高第二联接齿与驱动轴连接的稳定性,所述驱动部上设有驱动轴,所述第二联接齿设有第二连接腔,所述第二连接腔设有与所述驱动轴形状配合且用于卡合所述驱动轴的第二连接槽。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本技术中搅拌刀主体与驱动部之间设有连接轴套,搅拌刀主体与第一联接齿连接,驱动部与第二联接齿连接,第一联接齿与第二联接齿通过卡合结构连接,当搅拌容器脱离驱动部进行倾倒清理时,搅拌容器带动搅拌腔内的搅拌刀主体,驱使第一联接齿与第二联接齿分离,当搅拌容器与驱动部连接时,第一联接齿与第二联接齿连接并形成稳定的卡合结构,当驱动部运行时通过第二联接齿带动第一联接齿,从而驱使搅拌刀主体搅拌,对物料进行切割转换为体积较小的碎片状,连接轴套的设置确保搅拌装置的传动效率和传动稳定性,与传统技术相比,不需要将卡齿与卡齿凹槽依次对准配合,本技术能大大提高搅拌容器与驱动部连接的便捷性,避免了第一联接齿与第二联接齿连接时容易偏差,在运行时造成连接轴套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联接齿、第二联接齿与搅拌刀主体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联接轴套的搅拌装置结构的爆炸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联接轴套的搅拌装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的A

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21]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一种具有联接轴套的搅拌装置结构,包括搅拌容器2、搅拌刀主体3及驱动部4,所述搅拌容器2上设有搅拌腔21,所述搅拌刀主体3设置在所述搅拌腔21内,所述搅拌刀主体3与所述驱动部4之间设有联接轴套5,所述搅拌容器2上还设有可供所述搅拌刀主体3和所述联接轴套5通过的开口,所述联接轴套5包括与所述搅拌刀主体3连接的第一联接齿51、及与所述驱动部4连接的第二联接齿52,所述第一联接齿51与所述第二联接齿52通过卡合结构53连接。本技术中搅拌刀主体与驱动部之间设有连接轴套,搅拌刀主体与第一联接齿连接,驱动部与第二联接齿连接,第一联接齿与第二联接齿通过卡合结构连接,当搅拌容器脱离驱动部进行倾倒清理时,搅拌容器带动搅拌腔内的搅拌刀主体,驱使第一联接齿与第二联接齿分离,当搅拌容器与驱动部连接时,第一联接齿与第二联接齿连接并形成稳定的卡合结构,当驱动部运行时通过第二联接齿带动第一联接齿,从而驱使搅拌刀主体搅拌,对物料进行切割转换为体积较小的碎片状,连接轴套的设置确保搅拌装置的传动效率和传动稳定性,与传统技术相比,不需要将卡齿与卡齿凹槽依次对准配合,本技术能大大提高搅拌容器与驱动部连接的便捷性,避免了第一联接齿与第
二联接齿连接时容易偏差,在运行时造成连接轴套损坏的情况。
[0022]如图2所示的一种具有联接轴套的搅拌装置结构,所述第一联接齿51设有可容置所述第二联接齿52的第一连接腔511,所述第一联接齿51套设在所述第二联接齿52的外侧。采用这样的设计,第一连接腔的内径大于第二联接齿的外径,第一联接齿套设在第二联接齿的外侧,能提高搅拌容器和驱动部连接的便捷性,与传统技术相比,不需要将卡齿与卡齿凹槽依次对准配合。
[002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联接齿52设有可容置所述第一联接齿51的第二连接腔521,所述第二联接齿52套设在所述第一联接齿51的外侧。采用这样的设计,第二连接腔的内径大于第一联接齿的外径,第二联接齿套设在第一联接齿的外侧,能提高搅拌容器和驱动部连接的便捷性。
[0024]如图2所示的一种具有联接轴套的搅拌装置结构,所述卡合结构53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腔511上的连接凹槽512、及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二联接齿52外侧且与所述连接凹槽512配合的卡合部521。多个连接凹槽与多个卡合部配合,能够提高第一联接齿与第二联接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提高传动效率,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联接轴套的搅拌装置结构,包括搅拌容器(2)、搅拌刀主体(3)及驱动部(4),所述搅拌容器(2)上设有搅拌腔(2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刀主体(3)设置在所述搅拌腔(21)内,所述搅拌刀主体(3)与所述驱动部(4)之间设有联接轴套(5),所述搅拌容器(2)上还设有可供所述搅拌刀主体(3)和所述联接轴套(5)通过的开口,所述联接轴套(5)包括与所述搅拌刀主体(3)连接的第一联接齿(51)、及与所述驱动部(4)连接的第二联接齿(52),所述第一联接齿(51)与所述第二联接齿(52)通过卡合结构(5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联接轴套的搅拌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齿(51)设有可容置所述第二联接齿(52)的第一连接腔(511),所述第一联接齿(51)套设在所述第二联接齿(52)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联接轴套的搅拌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结构(53)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腔(511)上的连接凹槽(512)、及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二联接齿(52)外侧且与所述连接凹槽(512)配合的卡合部(52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联接轴套的搅拌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结构(53)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腔(511)上的卡合部(521)、及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二联接齿(52)外侧且与所述卡合部(521)配合的连接凹槽(512)。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具有联接轴套的搅拌装置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文彪张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优德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