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式带材成丝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457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卷式带材成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带材卷的上料小车;与上料小车配接的、操纵带材卷放出带材的放卷机;与放卷机配接的、操纵带材穿引的穿引机构;与穿引机构配接的、操纵带材移动的牵引机构;对牵引中的带材正、反面进行回潮、加料的回潮和/或加料机构;与牵引机构配接的、操纵带材定宽分切成丝束的定宽分切机构;与定宽分切机构配接的、操纵定宽分切丝束汇集的丝束汇聚机构;与丝束汇聚机构配接的、操纵丝束定长分切成丝束段的定长分切机构。完成双面回潮和/或加料、定宽分切、丝束汇聚、定长分切成宽度0.5mm的丝束段,提高烟支填充率和感官质量。提高烟支填充率和感官质量。提高烟支填充率和感官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式带材成丝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加工设备设计与制造
,具体是一种卷式带材成丝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造纸法再造烟叶的生产过程是:将烟梗、烟末和碎烟片等非标准且可用的烟草原料,经过浸泡、萃取后,固液分离出液体可溶物和固体不溶物,分离出来的固体不溶物经打浆、抄造制成纤维片基,经一次烘干后,将分离出来的液体可溶物浓缩液涂布到该纤维片基上,再经二次烘干后,得到条幅状再造烟叶,经过打片、三次烘干后,打包装箱,得再造烟叶片,从而可在卷烟生产过程中按照产品配方,将该再造烟叶片与天然烟叶混合后,加工制成烟丝,最大限度地利用烟草资源生产卷烟。
[0003]而在卷烟生产过程中,将再造烟叶片制成烟丝是非常重要的生产环节,只有将再造烟叶片由片状制成丝状后,才能满足后续卷烟加工要求,同时也是卷烟品质的保证。尤其是再造烟叶片制成烟丝后的形态,不仅影响其在原烟叶的烟丝中的均匀分布,更影响卷烟烟支的密度、填充率等物理指标,以及燃吸率、口味等抽吸指标,对卷烟的稳定性、燃吸品质等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再造烟叶片的制丝质量是影响卷烟中烟丝分布均匀、用量稳定、品质高的可靠保证。
[0004]现有技术或专利公开的再造烟叶制丝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都是将箱装的再造烟叶开包、松散、回潮、切丝、干燥及掺配,一定程度上疏解了造纸法再造烟叶与天然烟叶共同加工存在的跑片、粉尘、飞纤、利用率低等问题,但仍存在以下问题未彻底解决:
[0005](1)造纸法再造烟叶剪切强度、抗张强度等特性指标与天然烟叶存在较大差异,采用现有的主流切丝机切丝时容易跑片,从而需要较高的刀门压力,致使切出的烟丝松散性较差;
[0006](2)造纸法再造烟叶采用现有主流切丝机切丝时容易跑片,影响了成丝宽度一致性和成丝长度在烟支中分布的均匀性,最终影响烟支质量;
[0007](3)再造烟叶有效利用率较低,经生产试验测定,再造烟叶在卷烟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率约为85%,其原因之一是在制丝过程中经过回潮、加料和干燥处理时,部分纤维从再造烟叶中脱离后变为粉尘和烟末,既影响了再造烟叶利用率和卷烟机生产效率,同时粉尘在空气中扩散,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其二是切丝后再造烟丝中的长丝、并条、跑片较多,在卷制过程中,长丝容易缠绕结团,不易被卷烟机弹丝辊松散,致使部分结团长丝、并条被卷烟机剔除;
[0008](4)目前卷烟企业普遍采用的传统切丝工艺难于有效控制烟丝宽度的一致性,而烟丝长度则主要由再造烟叶片的大小来决定,成丝过长或过短的烟丝均占较大比例,致使烟丝呈不均匀分布状态。因此,优化片烟成丝技术,提高烟丝结构,成为提升卷烟产品质量稳定性的重要途径。
[0009]在申请号为CN 202110298207.1的中国专利中公布了一种卷式带材制丝工艺,但其并未对具体的工艺设备进行相关的说明和公开,因此有必要对相关的工艺设备进行进一
步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提高再造烟叶成丝质量,使其在原烟丝中均匀分布,进而提高卷烟品质的卷式带材成丝系统,同时提供基于该卷式带材成丝系统进行卷式带材成丝的方法。
[0011]本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卷式带材成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0012]转运带材卷的上料小车;
[0013]与上料小车配接的、操纵带材卷放出带材的放卷机;
[0014]与放卷机配接的、操纵带材穿引的穿引机构;
[0015]与穿引机构配接的、操纵带材移动的牵引机构;
[0016]对牵引中的带材正、反面进行回潮、加料的回潮和/或加料机构;
[0017]与牵引机构配接的、操纵带材定宽分切成丝束的定宽分切机构;
[0018]与定宽分切机构配接的、操纵定宽分切丝束汇集的丝束汇聚机构;
[0019]与丝束汇聚机构配接的、操纵丝束定长分切成丝束段的定长分切机构。
[0020]所述上料小车包括:底部带前、后移动轮组的车架,设于车架一侧的扶手,且在该车架的工作面上V型布置有无动力滚筒,以便通过上料小车将带材卷转运至放卷工位。
[0021]所述V型布置的无动力滚筒用于支撑带材卷,同时轻松调整带材卷至其轴心位置满足放卷要求。
[0022]所述前移动轮组和后移动轮组中至少一组为万向轮,以方便移动、调整。
[0023]所述车架的宽度、长度均大于带材卷直径和长度,以满足运送不同幅宽的带材卷要求,同时避免人工放置带材卷所产生的偏差,提高上料小车与放卷工位的兼容性。
[0024]所述放卷机设于放卷工位上,其包括:底座,分别设于底座底部两侧的导向定位装置,设于底座底部中间的顶升平台,设于底座中部的放卷机构,设于底座顶部的浮动辊,以便完成带材卷的放卷动作。
[0025]所述放卷工位至少设两个,每个放卷工位一侧设有上料小车的推入位置。
[0026]所述放卷机的导向定位装置包括:分别设于底座上的U形槽两侧的侧挡板,用于限制上料小车上料过程中的位置,从而限定带材卷轴心位置。
[0027]所述放卷机的顶升平台包括:设于底座上的U形槽中部的水平抬板,以及设于该水平抬板下方的动力缸,水平抬板上放置带材卷或装有带材卷的上料小车,以便通过动力缸使水平抬板及其上的带材卷或装有带材卷的上料小车上升或下降,使放卷机构能够精准地插入带材卷的内径环中,满足后续放卷动作的要求。
[0028]所述放卷机的放卷机构包括:底板、设于底板上的滑轨,与滑轨滑动配接的滑座,通过带座轴承转动固定在滑座上端的放卷轴,驱动滑座及其上的放卷轴移动的丝杆组件,其中:
[0029]滑座及其上的放卷轴相向设置两个,其中一个放卷轴外端延伸后与卷轴电机相连,形成主动放卷轴,两个放卷轴分别置于带材卷卷筒两端的筒孔中,以便在卷轴电机带动下使主动放卷轴、另一个放卷轴带动带材卷同步转动而放出带材;
[0030]丝杆组件包括两端设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段的丝杆、分别与该丝杆两端的螺纹段
相配接的螺母,每一螺母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滑座上,丝杆通过常规传动件与丝杆电机相连,以便在丝杆电机带动下使丝杆转动,再通过与丝杆两端相螺接的螺母带动对应的滑座及其上的放卷轴同步移动,以便从两端对带材卷进行支撑、夹持,同时满足不同幅宽的带材卷的放卷需求。
[0031]所述放卷机的浮动辊通过支架固定在底座顶部,其与放卷机构配合将带材卷放出的带材自下而上送至穿引机构中,实现带材卷的在线恒张力控制。
[0032]所述穿引机构包括:框架,间隔设置在框架上的若干连杆,每一连杆的两端分别设有链轮,连杆一端的所有链轮构成第一链轮组,并与该端的一个或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夹取头的第一链条相连,连杆另一端的所有链轮构成第二链轮组,并与该端的一个或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夹取头的第二链条相连,形成闭环式穿引路径,若干连杆中的其中一根连杆套于转轴上,该转轴一端设主动链轮,并与动力机输出轴上的主动轮相连、另一端设从动链轮,主动链轮与第一链条相连,从动链轮与第二链条相连,第一、第二夹取头夹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式带材成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带材卷的上料小车;与上料小车配接的、操纵带材卷放出带材的放卷机;与放卷机配接的、操纵带材穿引的穿引机构;与穿引机构配接的、操纵带材移动的牵引机构;对牵引中的带材正、反面进行回潮、加料的回潮和/或加料机构;与牵引机构配接的、操纵带材定宽分切成丝束的定宽分切机构;与定宽分切机构配接的、操纵定宽分切丝束汇集的丝束汇聚机构;与丝束汇聚机构配接的、操纵丝束定长分切成丝束段的定长分切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式带材成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机包括:底座,分别设于底座底部两侧的导向定位装置,设于底座底部中间的顶升平台,设于底座中部的放卷机构;所述放卷机构包括:底板、设于底板上的滑轨,与滑轨滑动配接的滑座,通过带座轴承转动固定在滑座上端的放卷轴,驱动滑座及其上的放卷轴移动的丝杆组件,其中:滑座及其上的放卷轴相向设置两个,其中一个放卷轴外端延伸后与卷轴电机相连,形成主动放卷轴,两个放卷轴分别置于带材卷卷筒两端的筒孔中;丝杆组件包括两端设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段的丝杆、分别与该丝杆两端的螺纹段相配接的螺母,每一螺母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滑座上,丝杆通过常规传动件与丝杆电机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式带材成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机的导向定位装置包括:分别设于底座上的U形槽两侧的侧挡板;所述放卷机的顶升平台包括:设于底座上的U形槽中部的水平抬板,以及设于该水平抬板下方的动力缸,水平抬板上放置带材卷或装有带材卷的上料小车;所述放卷机底座顶部设有浮动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式带材成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引机构包括:框架,间隔设置在框架上的若干连杆,每一连杆的两端分别设有链轮,其中:连杆一端的所有链轮构成第一链轮组,并与该端的其上设一个或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夹取头的第一链条相连,连杆另一端的所有链轮构成第二链轮组,并与该端的一个或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夹取头的第二链条相连,形成闭环路径,其中一个连杆中套设有转轴,转轴一侧的主动链轮与动力机输出轴上的主动轮相连、另一侧设有从动链轮,主动链轮与第一链条相连,从动链轮与第二链条相连,第一、第二夹取头夹持带材沿穿引路径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式带材成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潮和/或加料机构包括:框架,设于框架上并位于带材上方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喷嘴组,设于框架底部并位于至少两个喷嘴组下方的接液盒,通过管路与至少两个喷嘴组相连的储液罐;所述框架内的带材通过带材辊组支撑并移动,所述带材辊组自框架入口端至框架出口端依次设为:高位第一辊,位于高位第一辊下方的低位第二辊,与低位第二辊平齐且远离低位第二辊的低位第三辊,位于低位第二、第三辊中部上方的中位第四辊,位于中位第四辊上方的高位第五辊,其中第一喷嘴组位于低位第二辊内侧,第二喷嘴组位于中位第四辊内侧;所述至少两个喷嘴组外围或者框架上设有密封罩,该密封罩前、后、左、右、上侧封闭、底部敞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式带材成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框架,设置
在框架上的送料机构和牵引对辊,其中:送料机构包括若干输送带,若干输送带两端分别绕于对应的两个带辊上,其中一个带辊通过其辊轴上的齿轮与动力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相啮合;牵引对辊位于送料机构的两个带辊之间,其包括:置于若干输送带上方的牵引上辊,以及与牵引上辊相配接且位于若干输送带下方的牵引下辊,牵引上辊、牵引下辊上均间隔设有若干沟槽和凸起,且牵引上辊上设置的沟槽与牵引下辊上设置的沟槽相对应,牵引上辊上设置的凸起与牵引下辊上设置的凸起相对应;牵引上辊或牵引下辊中的一个辊轴一端的齿轮与动力机输出轴上的齿轮相啮合;所述牵引上辊和牵引下辊表面硬度不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式带材成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的两个带辊之间设有张紧辊、支撑辊,在若干输送带上方设有压纸辊;所述输送带的上表面低于牵引下辊上设置的凸起的上表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式带材成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宽分切机构包括框架,该框架上自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设有入料机构、定宽分切对辊、理料导向机构;所述定宽分切对辊包括定宽分切刀辊,位于定宽分切刀辊下方的定宽分切支撑辊或支撑板,设于定宽分切刀辊与定宽分切支撑辊或支撑板之间的挡丝机构,其中:所述定宽分切刀辊包括刀辊轴及其上的若干切刀模组,且在位于刀辊轴两端的切刀模组外端分别设有压紧件和/或锁紧件,将若干切刀模组固定在刀辊轴上;所述挡丝机构包括设于相邻圆盘刀之间的若干阻挡丝,若干阻挡丝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挡丝支架上,挡丝支架中部设有容纳定宽分切刀辊的凹槽,阻挡丝中部平铺于凹槽的槽口上;所述定宽分切支撑辊或支撑板上设有若干刀槽,该若干刀槽与定宽分切刀辊相配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式带材成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宽分切对辊还包括安装定宽分切刀辊、挡丝机构的第一摆动架,安装第一摆动架及定宽分切刀辊的第二摆动架;其中:所述定宽分切刀辊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一摆动架相连,该第一摆动架通过其上的铰轴铰接在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贤杰何贤励潘能翔王文赋刘坤高空李明辉秦兵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鼎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