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
,具体为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电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载人或载物垂直运输工具。自1854年电梯专利技术以来,电梯轿厢一直采用钢丝绳轮曳引驱动的方式运行,通过在大楼顶层设置机房、曳引电机及减速装置,带动钢丝绳以拉动轿厢及配重在井道内的轨道上运行。这种驱动方式使得在单个井道内通常仅能运行一个轿厢,单轿厢运行模式的电梯在低层建筑、客流量小的楼层尚且能满足使用需求。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大人口密度的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单轿厢运行模式的电梯其候梯时间长、运送效率低的缺点被不断放大,这种传统的单轿厢电梯运行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城市建筑快速发展的需求。
[0003]为提高建筑空间利用率以及电梯运送效率,降低建筑和电梯的造价成本,随着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一种多轿厢并行电梯正在开发应用。多轿厢并行电梯采用无曳引钢丝绳直接驱动技术,实现了同一个井道内可同时运行多台电梯轿厢,各井道之间的电梯可进行相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系统,所述电梯包括多个轿厢、至少两个轨道(6)和切换轨道,所述切换轨道设有多个,所述切换轨道用于衔接两个不同的轨道(6),所述切换轨道包括至少一段弧形的弧形轨道,轿厢安装在悬架装置(2)上,悬架装置(2)带动轿厢运行,轿厢在轨道(6)上行或下行过程中通过切换轨道进行轨道切换后继续上行或下行,所述安全系统包括安全装置(5),安全装置(5)包括安全底座(52)和安全钳,安全钳安装在安全底座(52)上,当轿厢运行速度超过设定值时,安全钳压紧轨道(6),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系统还包括至少一组连接装置(4),安全装置(5)由安全底座(52)通过连接装置(4)与悬架装置(2)活动连接,使安全底座(52)能在一个平面内活动,所述平面平行或重合于所述弧形轨道所在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安全装置(5)至少设有一组,安全装置(5)可单独或组合设置在悬架装置(2)的下方或者悬架装置(2)的顶部和底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立波,朱建伟,毛凯萍,刘翔,谭慧,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