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管的防尘加压处理办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392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管的防尘加压处理办法,涉及胶管的防尘加压处理办法技术领域,该处理办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没有对硫化后的胶管进行冷却处理和打压检测,无法保证胶管质量的技术问题,该处理办法,其步骤如下:步骤一:胶管半成品装入硫化罐内,往硫化罐内通入饱和蒸汽进行预硫化处理,然后取样测定交联密度;步骤二:在胶管半成品外侧包覆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管的防尘加压处理办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胶管的防尘加压处理办法
,具体涉及一种胶管的防尘加压处理办法。

技术介绍

[0002]胶管大致分为,内胶层1层、中间胶布层3

6层和外胶层1层,为了提高粘合强度,增加胶层的致密性,胶管在硫化过程中要施以一定的压力,常见的几种硫化方法分别为:缠水包布硫化、包铅硫化、裸硫化和水硫化,但是这些方法存在以下缺点:在胶管表面留下痕迹、产生铅尘、易出现气泡和胶管尚未定型硫化时容易变形等缺点。
[0003]目前,专利号为CN200710009619.9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胶管的防尘加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成型好的胶管半成品按以下步骤进一步加工:(1)先对胶管半成品进行预硫化,即在常压下,使胶管表层通过热空气初步硫化,使胶联密度控制在18%~20%;(2)接着在预硫化过的胶管外表面按圆周方向卷上在硫化温度下不会融化的高分子树脂薄膜;(3)之后将包好薄膜的胶管放入硫化罐内硫化或者在热空气箱中进行硫化,其采用的是通过采用高分子数字薄膜对预硫化的胶管进行包裹,提高胶管的致密性又不会在胶管表面产生痕迹、该方法不会产生有害铅尘且增加了预硫化过程,硫化时不易变形,但该处理办法没有对硫化后的胶管进行冷却处理,胶管会出现蜷曲变形等情况,并且没有对胶管进行打压检测,无法保证胶管的质量。
[0004]因此,针对上述无法保证胶管质量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以改善加压处理办法的使用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管的防尘加压处理办法,该处理办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没有对硫化后的胶管进行冷却处理和打压检测,无法保证胶管质量的技术问题。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胶管的防尘加压处理办法,该处理办法,其步骤如下:
[0009]步骤一:胶管半成品装入硫化罐内,往硫化罐内通入饱和蒸汽进行预硫化处理,然后取样测定交联密度,若不符合交联密度要求,则继续预硫化,若符合交联密度要求后,冷却至室温,胶管半成品初步定型;
[0010]步骤二:在胶管半成品外侧包覆4

9层聚酰亚胺薄膜,或者在包覆2

7层聚酰亚胺薄膜后包覆1

2层包水布,将包覆后的胶管半成品送入硫化罐内按要求摆放,然后进行硫化处理;
[0011]步骤三:将硫化后的胶管放入冷却水槽中,不断向硫化胶管喷水,直至硫化胶管充
分冷却;
[0012]步骤四:拆去硫化胶管外侧的聚酰亚胺薄膜或者聚酰亚胺薄膜及包水布保护层,抽出管芯,扣压上管接头,抽样打压检验,并根据打压检验的结果判定胶管是否合格:设d为不合格产品数,C为合适判定数,若d<C时,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若d≥C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0013]步骤五:成品入库。
[0014]进一步地,所述预硫化的蒸汽压力不超过1MPa、温度小于150℃。
[0015]进一步地,所述测定交联密度采用的方法为平衡溶胀法,交联密度要求为18%

20%。
[0016]进一步地,所述聚酰亚胺薄膜的厚度为3μm

5μm,包水布在缠绕前在隔离剂内充分浸泡。
[0017]进一步地,所述包覆后的胶管半成品摆放要求为:水平摆放且相互之间无挤压,同时在包覆后的胶管半成品的下方铺上软垫。
[0018]进一步地,所述硫化时的蒸汽压力为0.6MPa、蒸汽温度为140

160℃。
[0019]进一步地,所述打压检验时的低压为1.0MPa、保压5分钟、连续3次,高压为额定工作压力的1.5倍、保压3分钟、连续3次。
[0020]进一步地,所述抽样率为1

5%。
[0021](3)有益效果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处理办法利用通过对硫化后的胶管进行冷却处理和打压检测,有效保证了胶管的质量,在对胶管进行包覆聚酰亚胺薄膜或者包薄膜及包水布之前,先对胶管半成品进行了预疏化处理,因此可以使胶管初步定型,从而在后期硫化时确保胶管不容易产生变形;
[0023]该处理办法不仅可使生产出来的胶管外表面平整、光滑,在使用过程中使胶管表面不容易着灰、致密性好,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还可以避免产生有害铅尘,降低了制造成本低,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具体实施方式是胶管的防尘加压处理办法,其步骤如下:
[0025]步骤一:胶管半成品装入硫化罐内,往硫化罐内通入饱和蒸汽进行预硫化处理,然后取样测定交联密度,若不符合交联密度要求,则继续预硫化,若符合交联密度要求后,冷却至室温,胶管半成品初步定型;
[0026]步骤二:在胶管半成品外侧包覆4

9层聚酰亚胺薄膜,或者在包覆2

7层聚酰亚胺薄膜后包覆1

2层包水布,将包覆后的胶管半成品送入硫化罐内按要求摆放,然后进行硫化处理;
[0027]步骤三:将硫化后的胶管放入冷却水槽中,不断向硫化胶管喷水,直至硫化胶管充分冷却;
[0028]步骤四:拆去硫化胶管外侧的聚酰亚胺薄膜或者聚酰亚胺薄膜及包水布保护层,抽出管芯,扣压上管接头,抽样打压检验,并根据打压检验的结果判定胶管是否合格:设d为不合格产品数,C为合适判定数,若d<C时,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若d≥C时,则判定该批产
品不合格;
[0029]步骤五:成品入库。
[0030]其中,所述预硫化的蒸汽压力不超过1MPa、温度小于150℃,所述测定交联密度采用的方法为平衡溶胀法,交联密度要求为18%

20%。
[0031]同时,所述聚酰亚胺薄膜的厚度为3μm

5μm,包水布在缠绕前在隔离剂内充分浸泡,所述包覆后的胶管半成品摆放要求为:水平摆放且相互之间无挤压,同时在包覆后的胶管半成品的下方铺上软垫,所述硫化时的蒸汽压力为0.6MPa、蒸汽温度为140

160℃。
[0032]另外,所述打压检验时的低压为1.0MPa、保压5分钟、连续3次,高压为额定工作压力的1.5倍、保压3分钟、连续3次,所述抽样率为1

5%。
[0033]实施例1
[0034]使用本技术方案的处理办法时,其步骤如下:
[0035]步骤一:胶管半成品装入硫化罐内,往硫化罐内通入饱和蒸汽进行预硫化处理,预硫化的蒸汽压力为0.8MPa、温度为160℃,然后取样测定交联密度,若不符合交联密度要求,则继续预硫化,若符合交联密度要求后,冷却至室温,胶管半成品初步定型,交联密度要求为18%;
[0036]步骤二:在胶管半成品外侧包覆7层聚酰亚胺薄膜,或者在包覆5层聚酰亚胺薄膜后包覆2层包水布,聚酰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管的防尘加压处理办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步骤一:胶管半成品装入硫化罐内,往硫化罐内通入饱和蒸汽进行预硫化处理,然后取样测定交联密度,若不符合交联密度要求,则继续预硫化,若符合交联密度要求后,冷却至室温,胶管半成品初步定型;步骤二:在胶管半成品外侧包覆4

9层聚酰亚胺薄膜,或者在包覆2

7层聚酰亚胺薄膜后包覆1

2层包水布,将包覆后的胶管半成品送入硫化罐内按要求摆放,然后进行硫化处理;步骤三:将硫化后的胶管放入冷却水槽中,不断向硫化胶管喷水,直至硫化胶管充分冷却;步骤四:拆去硫化胶管外侧的聚酰亚胺薄膜或者聚酰亚胺薄膜及包水布保护层,抽出管芯,扣压上管接头,抽样打压检验,并根据打压检验的结果判定胶管是否合格:设d为不合格产品数,C为合适判定数,若d<C时,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若d≥C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步骤五:成品入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管的防尘加压处理办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硫化的蒸汽压力不超过1MPa、温度小于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坤孙国栋苏将伟
申请(专利权)人:夏津县辉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