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冲击强化用变位机、系统及激光冲击强化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387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冲击强化用变位机、系统及激光冲击强化方法,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和两个滚轮支撑机构均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滚轮支撑机构的一侧,两个所述夹具分别安装在两个滚轮支撑机构上,两个所述夹具用于夹持工件,所述转盘安装在旋转驱动机构上,所述万向轴的一端与转盘连接且其另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夹具连接,所述转盘用于在旋转驱动机构启动的条件下驱动万向轴旋转,所述万向轴带动夹具和工件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运用到激光冲击强化中,用来解决加工大型工件时安装困难的问题,通过控制系统旋转工件、移动光路,解决了加工不同区域时操作复杂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加工效率。从而提高了加工效率。从而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激光冲击强化用变位机、系统及激光冲击强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冲击强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激光冲击强化用变位机、系统及激光冲击强化方法。
[0002]
技术介绍

[0003]激光冲击强化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金属材料表面强化技术之一,是利用短脉冲(ns级),高峰值功率密度(109W/cm2以上)激光透过约束层冲击覆盖在金属表面的激光吸收保护膜,产生高压瞬态等离子体冲击波,高达GPa的冲击波压力在金属材料表层产生高应变塑性变形,形成很大的残余压应力,同时微观组织发生很大的变化,能显著提高金属材料抗外力损伤、抗腐蚀等疲劳性能的表面处理技术。
[0004]在激光冲击强化大型工件过程中,不同工件尺寸不同,安装困难,加工不同部位时,需要改变光路,重新调光,操作复杂,过程繁琐,加工效率低。
[0005]现有技术的变位机,通常采用底座为一体的结构,加工成本高,加工精度受限制,且无法满足加工不同尺寸工件的要求,在调节工件安装高度时,也是繁琐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激光冲击强化用变位机、系统及激光冲击强化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激光冲击强化过程中不同工件尺寸不同,安装困难,加工不同部位时,需要改变光路,重新调光,操作复杂,过程繁琐,加工效率低等问题。
[0007]具体的,一种激光冲击强化用变位机,包括旋转驱动机构、两个滚轮支撑机构、底座、两个夹具、转盘和万向轴,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和两个滚轮支撑机构均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滚轮支撑机构的一侧,两个所述夹具分别安装在两个滚轮支撑机构上,两个所述夹具用于夹持工件,所述转盘安装在旋转驱动机构上,所述万向轴的一端与转盘连接且其另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夹具连接,所述转盘用于在旋转驱动机构启动的条件下驱动万向轴旋转,所述万向轴带动夹具和工件转动。
[000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滚轮支撑机构包括滚轮箱、支撑底座、丝杠、两个丝杠法兰座和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箱安装在支撑底座上,所述丝杠穿过滚轮箱并与两个丝杠法兰座配合使用,所述滚轮组件与丝杠法兰座远离丝杠的一端连接。
[000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滚轮组件包括两个滚轮结构,所述滚轮结构包括滚轮、第一轴承、滚轮轴和滚轮座,所述滚轮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滚轮轴上,所述滚轮轴安装在滚轮座的顶部,所述滚轮座的下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安装丝杠法兰座。
[00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安装在滚轮箱底部的两个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调节块、顶丝和螺钉,所述调节块通过螺钉固定于滚轮箱底部,所述调节块内部安装有顶丝,所述顶丝与支撑底座侧面相抵接。
[00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丝杠为正反牙丝杠,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
所述两个丝杠法兰座分别位于旋向相反螺纹处。
[00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两个轴承安装座和两个第二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安装座安装在滚轮箱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套设在丝杠的两端并分别安装在两个轴承安装座内。
[00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相互平行的滑动导轨,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设有与滑动导轨配合使用的滑块。
[001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安装在丝杠两端的手轮,所述手轮与丝杠固定连接。
[0015]一种激光冲击强化系统,采用所述的激光冲击强化用变位机,还包括激光器、导光装置、水净化装置、水约束层加载装置和操控系统,所述导光装置将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引导聚焦于工件表面,所述水净化装置通过水管连接水约束层加载装置,水约束层加载装置将水约束层加载到工件表面,所述操控系统与旋转驱动机构、导光装置、水约束层加载装置和激光器通信连接。
[0016]一种激光冲击强化方法,采用所述的激光冲击强化用变位机;激光冲击强化工件时,将工件通过夹具放置于滚轮支撑机构上,转动手轮,丝杠转动带动丝杠法兰座移动,从而改变滚轮座间距以调节工件安装高度;通过调节顶丝,在水平方向移动滚轮箱,从而调整工件在水平方向的位置;驱动旋转驱动机构以带动转盘旋转,转盘驱动万向轴旋转,通过万向轴带动夹具转动,夹具带动工件转动,通过操控系统控制导光装置移动光斑,从而自动化加工工件不同区域。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一种激光冲击强化用变位机,在激光冲击强化工件时,将工件通过夹具放置于滚轮支撑机构上,夹具的一端法兰与万向轴的自由端连接,通过调节两端的滚轮间距来调节工件安装高度;驱动旋转驱动机构以带动转盘旋转,转盘驱动万向轴旋转,通过万向轴带动夹具转动,夹具带动工件转动,通过操控系统移动导光装置,移动光斑,从而自动化操作加工工件不同区域;丝杠采用正反牙丝杠设计,夹具放置于两个滚轮中间,转动手轮,正反牙丝杠转动,带动丝杠法兰座相对移动,从而改变滚轮座间距,达到调节工件安装高度的目的;调节块通过螺钉安装固定在滚轮箱底侧,调节块内部安装有顶丝,并抵在支撑底座两侧,通过调节顶丝,左右移动滚轮箱及滚轮,从而调整工件左右方向的位置;采用万向轴连接方式,便于安装,且保证在转盘和工件两轴线之间的夹角和距离变化的情况下,仍能平稳可靠的传递动力,带动工件旋转;底座上安装有滑动导轨,方便调整两个滚轮支撑机构之间的距离,且底座采用分开两部分的结构,在加工上可满足直线度要求,节约加工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长度工件的使用要求,使用范围更广;导光装置运用三轴导轨装置改变光路,结合控制系统操作,激光冲击强化工件时,通过操作操控系统,可移动光路,改变光斑的位置,从而加工不同区域;本专利技术将变位机运用到激光冲击强化领域,可解决加工大型工件不同部位时,装夹复杂、操作繁琐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方便使用,实现了安装大型工件时的快捷方便性、装夹稳固性;激光冲击强化时,通过自动化控制,更加高效安全。
[0018]附图说明
[0019]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激光冲击强化用变位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滚轮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调节结构的放大图;图4为实施例2中一种激光冲击强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

旋转驱动机构;2

滚轮支撑机构、210

滚轮箱、220

支撑底座、230

丝杠、240

丝杠法兰座、250

滚轮组件,251

滚轮,252

第一轴承,253

滚轮轴,254

滚轮座,260

调节结构,261

调节块,262

顶丝,263

螺钉;3

底座、4

夹具、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冲击强化用变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驱动机构、两个滚轮支撑机构、底座、两个夹具、转盘和万向轴,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和两个滚轮支撑机构均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滚轮支撑机构的一侧,两个所述夹具分别安装在两个滚轮支撑机构上,两个所述夹具用于夹持工件,所述转盘安装在旋转驱动机构上,所述万向轴的一端与转盘连接且其另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夹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冲击强化用变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支撑机构包括滚轮箱、支撑底座、丝杠、两个丝杠法兰座和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箱安装在支撑底座上,所述丝杠穿过滚轮箱并与两个丝杠法兰座配合使用,所述滚轮组件与丝杠法兰座远离丝杠的一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冲击强化用变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包括两个滚轮结构,所述滚轮结构包括滚轮、第一轴承、滚轮轴和滚轮座,所述滚轮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滚轮轴上,所述滚轮轴安装在滚轮座的顶部,所述滚轮座的下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安装丝杠法兰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冲击强化用变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滚轮箱底部的两个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调节块、顶丝和螺钉,所述调节块通过螺钉固定于滚轮箱底部,所述调节块内部安装有顶丝,所述顶丝与支撑底座侧面相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冲击强化用变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为正反牙丝杠,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两个丝杠法兰座分别位于旋向相反螺纹处。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冲击强化用变位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鹏宁英楠柳扬毋乃靓聂勇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天瑞达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