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碟管式膜组件耐压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373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碟管式膜组件耐压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组装膜组件,其中,膜组件中的过滤膜片均用不透水的测试膜片代替;S2:组装测试系统,其中,膜组件倒置,其原水端、浓水端均连接一胶管,与原水端连接的胶管与测试台连通;S3:注水排气,原水端及浓水端的阀门均打开,测试台往膜组件内注入测试液体;S4:关闭浓水端阀门,调节测试台输液压力逐渐升高;S5:当测试台输液压力开始急剧下降时,此时测试台记录的输液压力峰值为V2,V2即为测试膜组件的耐压值。本发明专利技术种碟管式膜组件耐压测试方法,通过用不透水的测试膜片代替过滤膜片,同时将膜组件倒置,实现静态耐压值测试,压力更稳定、安全性更高,同时操作简单、测试效率高。同时操作简单、测试效率高。同时操作简单、测试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碟管式膜组件耐压测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力测试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碟管式膜组件耐压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碟管式膜组件是常见的一种过滤膜组件。如图1所示,其主要由上下两个法兰通过拉杆、两端螺母、拉杆垫块等把导流盘、过滤膜片锁紧固定在一起,并套入膜壳中组成容器,膜组件底端设有原水端、浓水端及产水端,其过滤原理如下:待过滤原水通过高压接管自膜组件的原水端进入膜组件中,经过膜组件中的膜片层层过滤形成浓水和产水,浓水通过浓水端高压连接管流出,产水则是通过产水端软管流出。
[0003]目前测试碟管式膜组件耐压值通过以下方法:从膜组件的原水端注入水,监测原水端进水压力和浓水端出口压力,增大原水端进水压力,同时调整浓水端出口压力使之保持不变,当浓水端压力突然减小时,对应此时的原水端进水压力即为测试膜组件的耐压值。上述测试方法中,由于水压在动态过程中存在波动,而且原水端进水压力上升时,产水也不断增大,相当于整个系统通过产水端在不断泄压,导致整个系统压力无法达到想要的预期测试极限,测试出的膜组件耐压值也只作为参考,此外,测试系统在动态高压力的情况下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0004]鉴于此,本申请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了一种碟管式膜组件耐压测试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碟管式膜组件耐压测试方法,用于测试碟管式膜组件的耐压值。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碟管式膜组件耐压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组装膜组件,其中,膜组件中的过滤膜片均用不透水的测试膜片代替;S2:组装测试系统,测试系统还包括测试台、胶管及阀门,其中,膜组件倒置,使膜组件原水端及浓水端位于其顶端,膜组件原水端、浓水端均连接一胶管,且原水端及浓水端均设置一阀门,与原水端连接的胶管与测试台连通;S3:注水排气,原水端及浓水端的阀门均打开,测试台通过原水端往膜组件内注入测试液体 ,直至浓水端连接的胶管有测试液体排出 ,此过程中测试台的输液压力均为V1 ;S4:关闭浓水端阀门,调节测试台输液压力逐渐升高 ;S5:当测试台输液压力开始急剧下降时,此时测试台记录的输液压力峰值为V2,V2即为测试膜组件的耐压值。
[0007]进一步地,所述测试液体为氯化钠溶液或硫酸镁溶液。
[0008]进一步地,所述测试液体的电导率为48000
±
1000us/cm。
[0009]进一步地,所述V1的值为0.5bar。
[0010]进一步地,所述V2的值为:V2≤240bar。
[0011]进一步地,所述测试膜片为PE膜。
[0012]进一步地,所述测试膜片的形状大小与膜组件过滤膜片的形状大小均一致。
[0013]进一步地,所述胶管为高压胶管,所述阀门为高压阀门。
[0014]进一步地,所述测试台、高压胶管、高压阀门、膜组件内密封圈的极限耐压值均大于膜组件的安全系数的2倍。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种碟管式膜组件耐压测试方法,通过用不透水的测试膜片代替过滤膜片,同时测试时将膜组件倒置,可有效排空膜组件内部的空气,从而避免内部空气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测试时,浓水端及产水端均不出水,即整个测试系统处于静态测试状态,相较于现有动态压力测试,可实现高压测试,测试压力可达160

240bar,此外可以实现压力的精准调节,压力比较稳定,操作简单、测试效率高,整个测试系统的安全性能也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碟管式膜组件示意图,图中箭头为液体流动方向;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测试系统示意图,图中箭头为液体流动方向。
[0017]附图标记说明:10

膜组件,111

法兰,112

拉杆,113

螺母,114

拉杆垫块,121

导流盘,122

过滤膜片,123

密封圈,131

膜壳,141

原水端,142

浓水端,143

产水端,21

测试台,22

胶管,23

阀门,24

支撑架,25

测试膜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9]在本专利技术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0]实施例配合图1至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碟管式膜组件耐压测试方法,主要用于碟管式膜组件的极限耐压值检测。如图1所示为碟管式膜组件(以下简称膜组件10)示意图,其主要由上下两个法兰111通过拉杆112、两端螺母113、拉杆垫块114等把导流盘121、过滤膜片122锁紧固定在一起,并套入膜壳131中组成容器,膜组件10底端设有原水端141、浓水端142及产水端143。其中,图示膜组件10未按照实物等比例示意,其内部导流盘121及过滤膜片122的数量远大于图示数量,故其整体高度高。膜组件10过滤原理如下:待过滤原水通过高压接管自膜组件10的原水端141进入膜组件10中,经过膜组件10中的膜片层层过滤形成
浓水和产水,浓水通过浓水端142高压连接管流出,产水则是通过产水端143软管流出。
[0021]一种碟管式膜组件耐压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组装膜组件10,其中,膜组件10中的过滤膜片122均用不透水的测试膜片25代替;其中,膜组件10的结构及组装步骤均为现有公知技术,在此不再展开赘述。其中,用不透水的测试膜片25代替原膜组件10中的过滤膜片122,则膜组件10中的产水端143不出水。
[0022]S2:组装测试系统,测试系统还包括测试台21、胶管22及阀门23,其中,膜组件10倒置,使膜组件10原水端141及浓水端142位于其顶端,膜组件10原水端141、浓水端142均连接一胶管22,且原水端141及浓水端142均设置一阀门23,与原水端141连接的胶管22与测试台21连通;其中,测试台21为市场直接整机购买设备,其具有可储水的储水箱、可直接读取输出端输液压力的压力表、可调节输液压力的调节开关,同时测试台21具有记录输液压力的功能,其中,测试台21包括多个储水箱,有一个用于储存清水(自来水),有一个用于储存高浓度测试溶液,清水与高浓度测试溶液混合后即可得到用于测试系统测试的浓度适宜的测试液体,而测试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碟管式膜组件耐压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组装膜组件,其中,膜组件中的过滤膜片均用不透水的测试膜片代替;S2:组装测试系统,测试系统还包括测试台、胶管及阀门,其中,膜组件倒置,使膜组件原水端及浓水端位于其顶端,膜组件原水端、浓水端均连接一胶管,且原水端及浓水端均设置一阀门,与原水端连接的胶管与测试台连通;S3:注水排气,原水端及浓水端的阀门均打开,测试台通过原水端往膜组件内注入测试液体,直至浓水端连接的胶管有测试液体排出,此过程中测试台的输液压力均为V1;S4:关闭浓水端阀门,调节测试台输液压力逐渐升高;S5:当测试台输液压力开始急剧下降时,此时测试台记录的输液压力峰值为V2,V2即为测试膜组件的耐压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管式膜组件耐压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液体为氯化钠溶液或硫酸镁溶液。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碟管式膜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汀梁柯河荣游琳琳夏鸿章
申请(专利权)人:优尼索膜技术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