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内腔用非接触式密封组件及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369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内腔用非接触式密封组件及轴承,属于轴承技术领域,该非接触式密封组件包括使用时固定安装在轴承外圈上的外圈密封组件和使用时固定安装在轴承内圈上的内圈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外圈密封组件与内圈密封组件之间在轴向上形成内层密封通道和外层密封通道,内、外层密封通道均为迷宫式密封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轴承内腔用非接触式密封组件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非接触式密封结构密封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构密封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构密封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内腔用非接触式密封组件及轴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内腔用非接触式密封组件及轴承,属于轴承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国内外高速轨道车辆轴箱轴承已经发展为脂润滑的整体免维护式圆锥滚子/圆柱轴承,实际在线运营速度最高可达到380km/h,免维护周期从120万公里、145万公里到165万公里在逐步提高,此时,密封结构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0003]目前,在用轴承的密封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接触式密封,该密封结构包括用于固定安装在轴承外圈上的外骨架、用于固定安装在轴承内圈上的内骨架和用于固定在外骨架上的密封件,密封件与内骨架接触以对轴承内腔进行密封,例如,申请公布日为2016.04.06、申请公布号为CN105465188A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轴承,该轴承中的密封结构即采用接触式密封,该密封结构虽然可以有效地防止润滑脂外泄,但是在轴承运行时,内骨架在轴承内圈的带动下会与密封件产生滑动摩擦,特别是在高速工况下,容易因摩擦产生的高温导致摩擦件老化、变形。另一种是纯骨架的非接触式密封,该密封结构包括用于固定安装在轴承外圈上的外骨架和用于固定安装在轴承内圈上的内骨架,外骨架作为外圈密封组件,内骨架作为内圈密封组件,内、外骨架配合形成密封通道,由于该结构属于非接触式密封,故该密封结构能够适应较高的运转速度,但无法满足漏脂率和免维护周期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内腔用非接触式密封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非接触式密封结构密封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轴承,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中轴承内腔用非接触式密封组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该轴承内腔用非接触式密封组件包括使用时固定安装在轴承外圈上的外圈密封组件和使用时固定安装在轴承内圈上的内圈密封组件,外圈密封组件与内圈密封组件之间在轴向上形成内层密封通道和外层密封通道,内、外层密封通道均为迷宫式密封通道。
[0007]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后的轴承内腔用非接触式密封组件,使用时,将外圈密封组件安装在轴承外圈上,将内圈密封组件安装在轴承内圈上,由于外圈密封组件与内圈密封组件之间在轴向上形成有内层密封通道和外层密封通道,且内层密封通道与外层密封通道均为迷宫式的密封通道,故能有效地防止异物进入轴承内腔以及轴承内腔中的润滑脂经密封通道外泄;另外,密封组件为非接触式密封结构,可以在轴承内外圈之间相对转动时,可以防止内、外圈密封组件摩擦接触,避免了因摩擦导致密封件出现老化和变形的问题,延长了密封组件的使用寿命,使得密封组件的使用成本得到降低。综合上述分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非接触式密封组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密封组件来说,创造性地在轴向上形成双层的迷宫式的密封通道,使得密封组件的密封质量得到提升;另外,密封组件为非接触式密封结构,避免了内、外圈密封组件摩擦接触,提升了密封组件的使用寿命。
[0008]进一步地,外圈密封组件包括外骨架和外弹性密封件,内圈密封组件包括内骨架和内弹性密封件,在轴向上,内、外骨架之间形成所述的外层密封通道,内、外弹性密封件之间形成所述的内层密封通道。
[0009]有益效果:由于密封通道为迷宫式密封通道,通过内、外骨架形成外层密封通道,内、外弹性密封件形成内层密封通道,可以降低密封组件的加工难度,从而降低密封组件的生产成本。
[0010]进一步地,内、外弹性密封件上分别设有在轴向上朝向彼此延伸的密封段,且两弹性密封件上的密封段在径向上交错间隔布置,以形成所述的内层密封通道。
[0011]有益效果:利用两弹性密封件上的密封段交错间隔布置来形成迷宫式的密封通道,可以增加密封通道的弯折次数,进而延长密封通道的长度,使得润滑脂逸出轴承内腔以及污染物进入轴承内腔的难度增加,提升了密封组件的密封质量。
[0012]进一步地,内骨架上具有内环形密封槽,外骨架上具有外环形密封槽,内、外环形密封槽的槽口在使用时朝轴承内腔布置,且两环形密封槽中的一个在使用时位于另一个中,两环形密封槽的相应壁之间形成所述的外层密封通道。
[0013]有益效果:使用时,内环形密封槽和外环形密封槽中的一个位于另一个中,且槽口均朝向轴承内腔布置以形成外层密封通道,在轴向上减少了密封组件的占用空间,扩大了密封组件的使用场景。
[0014]进一步地,内、外弹性密封件中的一个位于靠近轴承内腔侧的环形密封槽中。
[0015]有益效果:使用时,将内、外弹性密封件中的一个布置在靠近轴承内腔侧的环形密封槽中,可以在轴向上进一步减少密封组件的占用空间,使得密封组件在安装空间较为紧促的使用场景下仍可以使用。
[0016]进一步地,所述的密封组件还包括安装座,内圈密封组件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上,安装座使用时安装在轴承内圈上。
[0017]有益效果:使用时,先将内圈密封组件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上,再将安装座安装在轴承内圈上,可以使轴承内圈密封组件的安装更加方便,进而提升密封组件的组装效率。
[0018]进一步地,安装座包括安装轴,内圈密封组件套装在安装轴上,安装轴的一端在使用时安装在轴承内圈上,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内圈密封组件挡止配合的挡止面。
[0019]有益效果:使用时,先将内圈密封组件套装在安装轴上,并利用挡止面对内圈密封组件进行限位,然后将安装轴安装在轴承内圈上,采用套装的方式比较稳定,且定位面的设计也使得内圈密封组件的安装更加快捷,进而提升了密封组件的装配效率和使用寿命。
[0020]进一步地,内、外层密封通道中的至少一个在其延伸方向上具有大尺寸段和小尺寸段。
[0021]有益效果:小尺寸段和大尺寸段的设置可以在相应段处形成不同的压力差,进而延缓润滑脂或者污染物在密封通道中的流动速度,提升了密封组件的密封质量。
[0022]本专利技术中轴承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23]该轴承包括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使用时固定安装在轴承外圈上的外圈密封组件和使用时固定安装在轴承内圈上的内圈密封组件,外圈密封组件与内圈密封组件之间在轴向上形成内层密封通道和外层密封通道,内、外层密封通道均为迷宫式密封通道。
[0024]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后的轴承,使用时,将外圈密封组件安装在轴承外
圈上,将内圈密封组件安装在轴承内圈上,由于外圈密封组件与内圈密封组件之间在轴向上形成有内层密封通道和外层密封通道,且内层密封通道与外层密封通道均为迷宫式的密封通道,故能有效地防止异物进入轴承内腔以及轴承内腔中的润滑脂经密封通道外泄;另外,密封组件为非接触式密封结构,可以在轴承内外圈之间相对转动时,可以防止内、外圈密封组件摩擦接触,避免了因摩擦导致密封件出现老化和变形的问题,延长了密封组件的使用寿命,使得密封组件的使用成本得到降低。综合上述分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轴承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轴承来说,创造性地在轴向上形成双层的迷宫式的密封通道,使得密封组件的密封质量得到提升;另外,密封组件为非接触式密封结构,避免了内、外圈密封组件摩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内腔用非接触式密封组件,包括使用时固定安装在轴承外圈(101)上的外圈密封组件和使用时固定安装在轴承内圈(100)上的内圈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外圈密封组件与内圈密封组件之间在轴向上形成内层密封通道和外层密封通道,内、外层密封通道均为迷宫式密封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内腔用非接触式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外圈密封组件包括外骨架(201)和外弹性密封件(302),内圈密封组件包括内骨架(200)和内弹性密封件(300),在轴向上,内、外骨架之间形成所述的外层密封通道,内、外弹性密封件之间形成所述的内层密封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内腔用非接触式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内、外弹性密封件上分别设有在轴向上朝向彼此延伸的密封段,且两弹性密封件上的密封段在径向上交错间隔布置,以形成所述的内层密封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内腔用非接触式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内骨架(200)上具有内环形密封槽(203),外骨架(201)上具有外环形密封槽(202),内、外环形密封槽的槽口在使用时朝轴承内腔布置,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旗郭培锐曾献智郑昊天高武正方芳奚强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