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包内衬的维护保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346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包内衬的维护保养方法,属于钢铁冶炼的技术领域。具体方法为:第一个包役使用至寿命1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包内衬的维护保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炼的
,具体涉及一种钢包内衬的维护保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包内衬是由耐火物组成,是钢包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钢包内衬维护操作流程如下:(1)清理永久层;(2)安放胎膜。其中安放胎膜时需多人合作进行吊挂作业,且对中复杂,费时费力,包括以下步骤:(1)用四腿专用链条吊具挂牢胎模四个吊耳,平稳吊到所打包上方平稳放下。胎模要提前刷好黄油;(2)利用胎模的液压功能把周围尺寸调好;(3)台车开到位后,进行胎模各种功能插头的插接电源操作。3、搅拌浇注料,用布料器输送到钢包壁与胎膜间空隙处。4、启动胎模震动,震动到泥料表面泛浆,停止排出较大气泡为止。震动过程噪音大,环境不友好;排出气泡量不确定,有时需补充浇注料,物料浪费较多。5、整理搅拌机,清洗平台。6、脱模:养生8小时后,启动液压收缩装置收缩胎模使胎模与料全部脱离。脱模时,行车提升必须平稳,否则容易拔坏钢包壁,同时包壁造成浇注料裂纹甚至塌落。7、吊出胎膜,清理待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包内衬的维护保养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先将耐火浇注料与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通过泵送设备,借助压缩空气,利用自动喷注机械手使浇注料喷射并粘附到钢包工作衬上。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养护方法,大大节省修包、烘烤时间,提高钢包周转率,节省了烘烤能源。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钢包内衬的维护保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个包役使用至寿命160

170炉次左右下线后,先对包壁工作层表面打毛处理,并清理干净,然后进行维护施工。然后上线使用至55~65炉次下线更换三砖及渣线;第二次上线使用至寿命110~130炉次下线。此为一个包役;下一个包役是:将包壁表面钢渣及残留喷补料清理干净,再次进行维护。
[0006]优选的,在对钢包内衬维护时,对倒渣面、小钩面等薄弱部位进行区域加强维护,倒渣面、小钩面等薄弱部位修补层厚度100mm左右,其他部位80mm左右。
[0007]优选的,维护后的钢包内衬呈现圆形或类圆形轮廓。
[0008]优选的,在对钢包内衬维护时,对包壁与渣线结合部位进行维护,以平滑过渡为原则,不能出现明显的凸台。
[0009]优选的,在对钢包内衬维护时,对包壁与包底围罐结合部位的维护,钢包内衬应与包底有一定坡度,坡度设置为5
°
~15
°
,以平滑过渡为原则。
[0010]优选的,对包壁与包底围罐结合部位的维护,可将反弹料和浇注料混合后捣打至该部位,以增加该部位的安全系数。
[0011]优选的,修补后的包壁工作层总厚度控制在180~210mm。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省略了以下施工步骤:安放胎膜、胎模震动、脱模养生、清理胎膜的步骤,使得施工时间平均减少了12小时,由于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作业人员可减少1

2人。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具有以下的优点:
[0014](1)高效: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施工速度快、效率高、省时省力,正常总施工时间预计2

3小时左右(包括清理钢渣,施工和清洗设备);施工的浇注料,搅拌时加水量少,性能与振动成型浇注料相差不多。不用行车吊进吊出包胎模具,减少行车作业交叉干涉。
[0015](2)节能:本专利技术节省钢包衬维护、烘烤时间,提高钢包周转率,节省烘烤能源。
[0016](3)环保: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改善作业环境,材料附着率高,物料浪费少;这就减少了耐火材料废弃物的排放,有利于节约矿物资源和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
[0017](4)安全:本专利技术只需将包壁第一次表面打毛,钢包衬整体结构不会被破坏,尤其改变了目前重复扒皮作业方式,原钢包衬工作层容易开裂发酥带来的渗钢现象,减少安全隐患,大大提高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钢包衬修补前的状态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钢包衬修补后的状态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钢包衬第63炉下线后的状态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钢包衬第63炉下线后四面炉壁的状态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钢包衬修补后的状态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钢包衬第57炉下线后四面炉壁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对车间22#钢包的钢包内衬工作层进行喷涂作业,钢包使用至165炉次,钢包内衬的具体状态详见图1。先对包壁工作层表面打毛处理,并清理干净,然后进行维护施工。对倒渣面、小钩面等薄弱部位进行区域加强维护,倒渣面、小钩面等薄弱部位修补层厚度100mm,其他部位80mm。对包壁与渣线结合部位进行维护,以平滑过渡为原则,不能出现明显的凸台。对包壁与包底围罐结合部位的维护,钢包内衬应与包底的坡度设置为10
°
,以平滑过渡为原则。对包壁与包底围罐结合部位的维护,可将反弹料和浇注料混合后捣打至该部位,以增加该部位的安全系数。钢包壁总厚度为300mm~460mm。修补后的钢包详见图2。
[0028]对维护保养后的钢包内衬开始使用,在线期间进行了全程跟踪,总体使用良好,没
有出现大面积脱料或凹坑现象,使用至63炉顺利下线。下线的钢包内衬详见图3。正常下线中修更换三砖及渣线。实测包壁工作层残厚为:东:200mm;西:200mm;南:155mm;北:170mm。具体状态图详见图4,图中,A为东部,B为西部,C为南部,D为北部,此处的东西南北为相对方位。
[0029]由使用的实际效果和图1~4的状态图可以看出,修补后的钢包内衬效果良好,满足使用要求。
[0030]实施例2
[0031]用实施例1中的方法对车间30#钢包的钢包内衬工作层进行喷涂作业,钢包使用至166炉次。修补后的包壁工作层总厚度控制在180~210mm,其中喷补料厚度为30~100mm。修补后的钢包详见图5。使用至57炉顺利下线。下线的钢包内衬详见图6。实测包壁工作层残厚为:东:180mm;西:190mm;南:120mm;北:130mm。
[0032]由使用的实际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包内衬的维护保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个包役使用至寿命160

170炉次下线后,先对包壁工作层表面打毛处理,并清理干净,然后进行维护施工;然后上线使用至55~65炉次下线更换三砖及渣线;第二次上线使用至寿命110~130炉次下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内衬的维护保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钢包内衬维护时,对倒渣面、小钩面进行区域加强维护,倒渣面、小钩面部位修补层厚度100mm,其他部位8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内衬的维护保养方法,其特征在于,维护后的钢包内衬呈现圆形或类圆形轮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内衬的维护保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钢包内衬维护时,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宏波胡勤东刘建伟高龙永温福新李国柱宁知常丁中刘飞李宁陈常义张立标王洪永赵亮戴辉永倪新伟包西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