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机连体轴承座铸件工装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3380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连体轴承座铸件工装夹具,包括若干用于与待夹持轴承座铸件的各个表面接触的夹持杆、用于测定轴承座铸件各表面弯曲度的铸件表面检测部件、用于调节夹持杆角度的调节部件、用于驱动夹持杆伸缩的夹持气缸、以及控制模块,铸件表面检测部件与控制模块相连,并将测得到铸件表面弯曲度数据传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调节部件相连,并根据接收的表面弯曲度数据通过调节部件调节夹持杆的角度,使夹持杆垂直于夹持面,然后通过夹持气缸伸出使夹持杆伸出至抵紧对应夹持面,多个夹持杆一同抵紧并夹持轴承座铸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夹持杆垂直于铸件表面,以垂直角度夹持铸件,从而提升夹持效果。从而提升夹持效果。从而提升夹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力发电机连体轴承座铸件工装夹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零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连体轴承座铸件工装夹具。

技术介绍

[0002]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功,机械功带动转子旋转,最终输出交流电的电力设备。风力发电机组轴承座是风力发电机组中必不可少的主要零部件,是承载叶片轮毂和主轴的零部件。风力发电机的发展趋势是功率越来越大,相应地发电风机用的轴承座的规格尺寸也越来越紧密。轴承座是经过铸造成型的大型不规则铸件,在铸造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多个面的精加工,以满足轴承座功能性和连接性等要求。
[0003]但是对于不规则、表面形状较为复杂的大型轴承座铸件,在其精加工过程中,周面的加工需要多次换位,每一个面单独加工,每次的换位都需要重新夹持,由于各个加工面的表面弯曲度不同,夹持部位与铸件无法保证在垂直状态,从而导致夹持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连体轴承座铸件工装夹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不规则、表面形状较为复杂的大型轴承座铸件,在其精加工过程中,周面的加工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发电机连体轴承座铸件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夹持杆(1),用于抵触待夹持轴承座铸件的表面,以共同夹紧轴承座铸件;轴承座铸件的表面的被抵触位置为预先选取的夹持点;一组夹持杆(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夹持杆(1);铸件表面检测部件(2),用于测定各夹持点位置的弯曲度;至少一组夹持气缸(5),一组夹持气缸(5)包括两夹持气缸(5),各夹持气缸(5)与各夹持杆(1)一一对应相连;夹持气缸(5)用于驱动与之相连的夹持杆(1)伸缩,以抵紧或远离轴承座铸件,夹持杆(1)远离夹持气缸(5)的末端设置有夹持垫(6);至少一组调节部件(3),一组调节部件(3)包括两调节部件(3),各调节部件(3)与各夹持气缸(5)一一对应相连;调节部件(3)用于调节与之相连的夹持气缸(5)的角度;控制模块(4),与各铸件表面检测部件(2)和各调节部件(3)均电连接,用于获取测得的弯曲度,并根据弯曲度控制各调节部件(3)的动作,以对应调节各夹持气缸(5)的角度,使夹持杆(1)垂直于夹持点,并在角度调节完毕后,控制所述夹持气缸(5)的输出端伸出,驱动夹持杆(1)抵紧夹持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连体轴承座铸件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4)包括微处理器(403),所述微处理器(403)电连接有多个第一气缸控制器(401),所述夹持气缸(5)的缸体外壁分别安装有一所述第一气缸控制器(401);所述夹持气缸(5)与安装在其缸体外壁上的所述第一气缸控制器(401)电连接;各所述夹持垫(6)内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402),所述压力传感器(402)与所述微处理器(403)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402)用于检测所述夹持垫(6)受到的压力,并将测得的压力传送给所述微处理器(403);所述微处理器(403)还用于在接收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值后,通过所述第一气缸控制器(401)控制所述夹持气缸(5)的输出端不再继续伸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连体轴承座铸件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铸件表面检测部件(2)包括光线发射器(201)和弧形接收板(202),所述弧形接收板(202)上设置有若干光线接收器(203),所述光线发射器(201)和所述光线接收器(203)均与所述微处理器(403)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403)用于控制所述光线发射器(201)向夹持点位置发出检测光线;所述光线接收器(203)用于接收轴承座铸件的表面的反射光线并将接收的反射光线转换成对应的光线电信号传送给所述微处理器(403);所述微处理器(403)用于根据各光线电信号及与各光线电信号所对应的光线接收器(203)的位置,计算夹持点位置的弯曲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连体轴承座铸件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3)包括:平移调节组件(32),用于调节所述夹持杆(1)与轴承座铸件的距离;高度调节组件(33),用于调节所述夹持杆(1)的高度;横向角度调节组件(34),用于调节所述夹持杆(1)的横向角度;纵向角度调节组件(35),用于调节所述夹持杆(1)的纵向角度;环状调节组件(31),包括环状轨道(311),所述环状轨道(311)环绕设置在轴承座铸件外部,所述环状轨道(311)上滑动设置有第一调节滑座(312),所述第一调节滑座(312)上设
置有第一电机(314),所述第一电机(314)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315),所述环状轨道(311)的表面设置有环状齿条(313),所述第一齿轮(315)与所述环状齿条(313)啮合;所述第一调节滑座(312)上设置有第一电机控制器(316),所述第一电机控制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寿何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志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