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集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电堆流体分流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313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堆流体分流端板,通过在平板形状的一体件的内部形成分别用于氢气、冷却液和空气的通入和排出的6个并联流道,同时形成根据用途选择性地贯通端板本体并且连通至相应的并联流道的分流进出口、排气口、排水口和集中进出口,根据上述结构,将相关技术中的电堆的端板、流道和接口整合到一块平板中,从而减小了电堆的体积。从而减小了电堆的体积。从而减小了电堆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堆流体分流端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密封或安装堆栈外部的流形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堆流体分流端板。

技术介绍

[0002]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主题涉及到的电堆的相关技术公开于: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3488681B公开的一种长寿命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控制方法及系统,其公开了燃料电堆中的氢气、空气和冷却水的流动路径。
[0004]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主题涉及到的端板的相关技术公开于:
[0005]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4497672B公开的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的歧管装置,其公开了具有空气通道、冷却液通道和氢气通道的端板。
[0006]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对于有较大功率工况需求的情况下,往往需要采用多堆组在电路上采取串并联的方式集体供电,才能达到所需功率值。
[0007]每个单堆都具有六个流体口,三进三出,分别为氢气进口与出口、空气进口与出口、冷却液进口与出口,在进行多堆组方式的时候,流体供给都是采用并联供给方式,不会存在流体供给串联。
[0008]目前市面上主要有多堆组流体分配头,单堆流体分配头以及端板一体流体分配组合这三种。
[0009]现有的水冷型燃料电池堆多堆组流体分配头在进行电堆封装时会占用内部空间,同样的单堆流体分配头也会因为管路并联相同进出口而占用大量空间造成电堆封装体积过大,而端板一体式流体分配板加工困难,加工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堆流体分流端板,以解决现有的水冷型燃料电池堆多堆组流体分配头在进行电堆封装时会占用内部空间,同样的单堆流体分配头也会因为管路并联相同进出口而占用大量空间造成电堆封装体积过大,而端板一体式流体分配板加工困难,加工费用高的技术问题。
[00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0012]一种电堆流体分流端板,包括:端板本体,所述端板本体是平板形状,并且是一体件,所述端板本体的内部形成有至少6个并联流道,每个所述并联流道至少具有2个端部,并且所述并联流道的端部通过分流进出口贯通所述端板本体;其中一个所述并联流道通过排气口和排水口贯通所述端板本体,其余的所述并联流道通过集中进出口贯通所述端板本体。
[0013]进一步地,所述并联流道包括氢气进口流道、氢气出口流道、冷却液进口流道、冷却液出口流道、空气进口流道、空气出口流道,其中,所述氢气出口流道连通所述排气口和所述排水口;
[0014]在所述端板本体的重力方向上:所述冷却液进口流道的高度低于所述冷却液出口流道,连接所述空气进口流道的所述集中进出口高于连接所述空气出口流道的所述集中进出口,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端板本体的最低端。
[0015]进一步地,所述端板本体上形成有泄压口,所述氢气进口流道通过所述泄压口连通所述端板本体的外部。
[0016]进一步地,所述端板本体内置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设置在所述泄压口的内部,或者所述泄压口与所述氢气进口流道的连接处。
[0017]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口、所述排水口和所述集中进出口上均形成有密封圈沟槽。
[0018]进一步地,所述氢气出口流道上形成有密封圈沟槽,在所述端板本体的重力方向上,所述排气口高于所述密封圈沟槽。
[0019]进一步地,所述分流进出口贯通所述端板本体的一面,所述集中进出口、所述排气口和所述排水口贯通所述端板本体的另一面。
[0020]进一步地,6个所述并联流道中的4个靠近所述端板本体的一面,剩余2个靠近所述端板本体的另一面。
[0021]进一步地,所述并联流道包括形成于所述端板本体至少一面的凹槽,以及覆盖在所述凹槽上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所述端板本体焊接成一体件,所述密封板的表面与所述端板本体的表面平齐。
[0022]进一步地,6个所述并联流道平均地分布于所述端板本体的水平方向上的两侧,并且每一侧的3个所述并联流道的所述分流进出口在端板本体的重力方向上排成一列,每个所述并联流道的2个端部之间的直线距离相等,所述并联流道在所述端板本体的端面上的截面是C字形状。
[0023]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提供一种电堆流体分流端板,通过在平板形状的一体件的内部形成分别用于氢气、冷却液和空气的通入和排出的6个并联流道,同时形成根据用途选择性地贯通端板本体并且连通至相应的并联流道的分流进出口、排气口、排水口和集中进出口,根据上述结构,将相关技术中的电堆的端板、流道和接口整合到一块平板中,从而减小了电堆的体积。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爆炸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爆炸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正面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隐藏线以虚线的形式可见;
[0029]图4为图3的A

A方向的剖视图;
[0030]图5为图3的B

B方向的剖视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背面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隐藏线以虚线的形式可见;
[0032]图7为图3的对照示意图;
[0033]图8为图6的对照示意图;
[0034]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0035]1‑
端板本体;11

凹槽;12

密封板;13

台阶;2

并联流道;21

氢气进口流道;22

氢气出口流道;23

冷却液进口流道;24

冷却液出口流道;25

空气进口流道;26

空气出口流道;3

分流进出口;A1

氢气进口;A2

氢气出口;B1

冷却液进口;B2

冷却液出口;C1

空气进口;C2

空气出口;4

集中进出口;D1

氢气集中进口;D2

氢气集中出口;E1

冷却液集中进口;E2

冷却液集中出口;F1

空气集中进口;F2

空气集中出口;5

排气口;6

排水口;7

泄压口;8

密封塞;9

密封圈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堆流体分流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端板本体(1),所述端板本体(1)是平板形状,并且是一体件,所述端板本体(1)的内部形成有至少6个并联流道(2),每个所述并联流道(2)至少具有2个端部,并且所述并联流道(2)的端部通过分流进出口(3)贯通所述端板本体(1);其中一个所述并联流道(2)通过排气口(5)和排水口(6)贯通所述端板本体(1),其余的所述并联流道(2)通过集中进出口(4)贯通所述端板本体(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堆流体分流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流道(2)包括氢气进口流道(21)、氢气出口流道(22)、冷却液进口流道(23)、冷却液出口流道(24)、空气进口流道(25)、空气出口流道(26),其中,所述氢气出口流道(22)连通所述排气口(5)和所述排水口(6);在所述端板本体(1)的重力方向上:所述冷却液进口流道(23)的高度低于所述冷却液出口流道(24),连接所述空气进口流道(25)的所述集中进出口(4)高于连接所述空气出口流道(26)的所述集中进出口(4),所述排水口(6)位于所述端板本体(1)的最低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堆流体分流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本体(1)上形成有泄压口(7),所述氢气进口流道(21)通过所述泄压口(7)连通所述端板本体(1)的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堆流体分流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本体(1)内置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设置在所述泄压口(7)的内部,或者所述泄压口(7)与所述氢气进口流道(21)的连接处。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晓红吴海滨邓丁榕吴启辉
申请(专利权)人:集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