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灯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3137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灯头结构,包括灯杯和发光体,灯杯呈两端敞开的中空结构,发光体处于灯杯的第一端端部内,灯杯的第一端端部外固定有密封灯杯第一端端口的电路板,发光体安装于电路板上;还包括灯带,灯带固定在灯杯的第二端端面上,灯带呈闭环形结构,灯带为近光灯带,发光体为远光发光体,灯带的一端端部具有接线端,并通过连接线与发光体并联连接,利用现有的发光灯可实现远光照明,而发光灯与灯带是并联连接,因此在实际应用时通过开关可控制灯带发光,灯带点亮可实现近光照明,避免传统的灯杯只能实现单一远光照明的问题,能实现远近照明切换,功能多样,适用范围广,使用灵活,且闭环形的灯带使整个照明效果更佳。且闭环形的灯带使整个照明效果更佳。且闭环形的灯带使整个照明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灯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灯具
,具体涉及是一种多功能灯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灯具技术的不断发展,灯具的功能性也更趋向于多功能化,特别是用于照明的灯头结构,传统的灯头结构具有灯杯和发光体,灯杯呈两端敞开的中空结构,发光体处于灯杯的第一端端部内,灯杯的第一端端部外固定有密封灯杯第一端端口的电路板,发光体安装于电路板上。
[0003]传统灯头结构通常只有配备一种类型的发光体,以至于发光体一般只具有远光照明功能,功能过于单一,导致适用范围不广的情况。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由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远近灯光快捷切换的灯头结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多功能灯头结构,包括灯杯和发光体,灯杯呈两端敞开的中空结构,发光体处于灯杯的第一端端部内,灯杯的第一端端部外固定有密封灯杯第一端端口的电路板,发光体安装于电路板上;还包括灯带,上述灯带固定在上述灯杯的第二端端面上,灯带呈闭环形结构,上述灯带为近光灯带,上述发光体为远光发光体,上述灯杯的第二端端面上设有密封灯带的防水透光罩,上述灯带的一端端部具有接线端,上述接线端穿过灯杯的第二端端面,并通过连接线与上述发光体并联连接。
[0008]上述灯杯呈第一端向第二端方向渐扩的圆台结构,上述灯杯的第二端端面设有其外径大于灯杯最大外径的闭环形安装环,上述灯带安装在闭环形安装环上。
[0009]上述闭环形安装环呈圈体结构,上述灯杯的第二端端部外侧壁向外凸设有呈闭环形结构的扩径环,闭环形安装环贴紧在扩径环上,上述闭环形安装环的内径大于上述扩径环的内径,并小于扩径环的外径,上述扩径环上固定贴设有处于闭环形安装环内的透光板,透光板与闭环形安装环密贴配合。
[0010]上述灯带为贴片式灯带。
[0011]上述闭环形安装环背向灯杯的一面凹设有供上述贴片式灯带嵌入于内的嵌入凹槽,上述闭环形安装环位于嵌入凹槽的一面上贴设有密封嵌入凹槽的硅胶套,此硅胶套为所述的防水透光罩。
[0012]上述灯带为COB灯带。
[0013]上述COB灯带粘贴于上述闭环形安装环背面灯杯的一面上,且闭环形安装环位于COB灯带的一面粘设有将COB灯带隐藏于内的硅胶套,此硅胶套为所述的防水透光罩。
[0014]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灯头结构,利用现有的发光灯可实现远光照明,而发光灯与灯带是并联连接,因此在实际应用时通过开关可控制灯带发光,灯带点亮可实现近光照
明,避免传统的灯杯只能实现单一远光照明的问题,能实现远近照明切换,功能多样,适用范围广,使用灵活,且闭环形的灯带使整个照明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灯头结构,如图1

2所示,包括灯杯1和发光体2,灯杯1呈两端敞开的中空结构,发光体2处于灯杯1的第一端端部内,灯杯1的第一端端部外固定有密封灯杯1第一端端口的电路板3,发光体2安装于电路板3上,发光体2为远光灯,远光灯可为LED远光灯或卤素灯。
[0018]本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还包括有灯带4,灯带4固定在灯杯1的第二端端面上,灯带4呈闭环形结构,灯带4为近光灯带,灯杯1的第二端端面上设有密封灯带4的防水透光罩,灯带4的一端端部具有接线端,接线端穿过灯杯1的第二端端面,并通过连接线与发光体2并联连接。
[0019]优佳的是,灯带1呈闭环形结构,灯杯1的第二端端面设有闭环形安装环11,以灯杯的第一端为上、第二端为下,具体的是,灯杯1为两端敞开的中空结构,灯杯1呈由上至下渐扩的圆台结构,灯杯1的下端端部外侧壁向外凸设有呈闭环形结构的扩径环,所述闭环形安装环11呈圈体结构,闭环形安装环11固定在扩径环的下底面,闭环形安装环11的外径大于扩径环的外径,闭环形安装环11的内径小于扩径环的外径且大于扩径环的内径,闭环形安装环与扩径环之间形成有一台阶面,扩径环的底面固定贴设有处于闭环形安装环11内的透光板(图中未示出),具体的是,透光板贴设在台阶面上,透光板与闭环形安装环11密贴配合,透光板为透明塑料板,凡是能够透光且能够制成透光板的物体均可替代透明塑料板。
[0020]所述灯带4固定在闭环形安装环11上,此灯带4为近光灯带,所述灯带4的一端端部具有接线端(图中未示出),接线端穿过灯杯4的第二端端面,具体的是,闭环形安装环11对应于灯带4的接线端处开设有供接线端穿过的贯穿通孔(图中未示出),贯穿通孔处于扩径环外100,灯带4的接线端经贯穿通孔穿过闭环形安装环11向灯杯1方向延伸,此灯带4的接线端通过连接线(图中未示出)与发光体2并联连接。应用时,通过贯穿通孔供接线端穿过使连接线隐藏于闭环形安装环11上方,安装时不会裸露出灯体1外。使用时,因灯带4与发光体2并联连接,因此在灯体上需安装切换按制灯带4与发光体2亮灭的切换开关。
[0021]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灯头结构,其与手电筒配合使用,并将手电筒的控制开关换成切换控制灯带4和发光体亮灭的切换开关。使用时,通过切换开关可使灯带4和发光体3交替亮灭,当切换到灯带4点亮时则能够实现近光照明,当切换到发光体2点亮时则能够实现远光照明,避免了传统的灯杯结构只有单一远光照明的情况,能实现远近照明切换,功能多样,适用范围广,使用灵活,且闭环形的灯带使整个照明效果更佳,灯带处于扩径环外侧,灯杯1内发光体2的光源在进行远光照射的过程中不会受到灯带的阻挡。
[0022]本技术中,所述灯带4为贴片式灯带,闭环形安装环11背向灯杯1的一面凹设有供贴片式灯带嵌入于内的嵌入凹槽(图中未示出),利用嵌入凹槽能够使嵌入于内的贴片
式灯带裸露在外的部分不会凸出闭环形安装环11背面灯杯的一面过多,并且贴片式灯带嵌入于嵌入凹槽内,也能够对贴片式灯带起到加固作用,防止贴片式灯带脱落,闭环形安装环11位于嵌入凹槽的一面上贴设有密封嵌入凹槽的硅胶套(图中未示出),此硅胶套为所述的防水透光罩,利用此防水透光罩可对灯带起到防水保护作用。
[0023]本技术中,所述灯带4也可为COB灯带,COB灯带粘贴于闭环形安装环11背面灯杯的一面上,且闭环形安装环11位于COB灯带的一面粘设有将COB灯带隐藏于内的硅胶套(图中未示出),此硅胶套为所述的防水透光罩,利用防水透光罩对灯带起到防水保护作用,且应用时,因COB灯带光谱中没有紫外线和红外线,故没有热量,没有辐射,不会给人眼带来累赘,更适合长时间作为近光灯使用。
[0024]本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灯头结构,包括灯杯和发光体,灯杯呈两端敞开的中空结构,发光体处于灯杯的第一端端部内,灯杯的第一端端部外固定有密封灯杯第一端端口的电路板,发光体安装于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灯带,上述灯带固定在上述灯杯的第二端端面上,灯带呈闭环形结构,上述灯带为近光灯带,上述发光体为远光发光体,上述灯杯的第二端端面上设有密封灯带的防水透光罩,上述灯带的一端端部具有接线端,上述接线端穿过灯杯的第二端端面,并通过连接线与上述发光体并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灯杯呈第一端向第二端方向渐扩的圆台结构,上述灯杯的第二端端面设有其外径大于灯杯最大外径的闭环形安装环,上述灯带安装在闭环形安装环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闭环形安装环呈圈体结构,闭环形安装环贴紧在扩径环上,上述闭环形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杰林石洁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雅斯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