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增强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308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伽马射线辐照辅助的方式,将聚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接枝在聚碳酸酯上,聚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含有酰胺基团,提高了聚碳酸酯的阻燃性能,同时聚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具有高强度的特性,可以提高聚碳酸酯的力学性能;通过利用浓硝酸对碳纤维进行预处理,增加了碳纤维表面的活性基团数量,同时浓硝酸还具有刻蚀作用,增加了碳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利于后续反应的进行;然后利用氨气等离子体进行处理,得到氨基改性碳纤维,通过对碳纤维进行氨基改性,增加了碳纤维与树脂材料的相容性,同时通过引入氮元素,进一步增加了材料的阻燃性能。进一步增加了材料的阻燃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增强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树脂合金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纤维增强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PC(聚碳酸酯)树脂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越的工程材料,也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冲击韧性、耐候性、电器绝缘性等优点,目前广泛的应用于汽车、电子、建筑、设备等领域;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易于应力开裂、对缺口较敏感、以及耐磨性不佳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在其中添加合金材料组份以提高其使用性能。
[0003]ABS材料具有冲击强度较高、化学稳定性及电性能良好、高耐热、高流动性的优点,其允许使用的温度范围一般为

40~100℃,但是,ABS材料在低于

20℃的韧性显著下降,抗冲击强度降低,应用于低温环境时会导致抗冲击强度下降,进而影响材料的使用寿命。
[0004]中国专利文献CN201911145035.3公开了一种PC

ABS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对添加剂SBS进行改性,磺化后的SBS加入了磺酸基,使得SBS的化学极性、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对合金材料的哑光程度产生影响,同时磺化后的SBS树脂也能够与PC树脂和ABS树脂的官能团之间结合力提高,合金材料的双键在磺化SBS树脂的作用下更加稳定,提高了合金树脂的抗老化性能,但是制备得到的合金材料力学性能不佳,仍有待改进。
[0005]现有技术中所得到的PC树脂存在如下问题: PC材料增添纤维材料后其强度有所提高,但冲击韧性大大降低,尤其是耐低温冲击强度大大降低,限制了其适用范围;同时PC树脂为无定型聚合物,其与无机纤维材料的结合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增强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合金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阻燃性、耐低温以及导热性能好的特点。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纤维增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碳酸酯粉末均匀分散在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丙烯酰胺单体和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超声分散均匀,将溶液转移至密封容器内,采用伽马射线进行聚合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改性聚碳酸酯;(2)将碳纤维浸入浓硝酸中,进行加热反应,待反应完成后,将反应产物洗涤、干燥,得到预处理碳纤维;(3)将预处理碳纤维置于低温等离子体仪中,用氨气等离子体进行处理,得到氨基改性碳纤维;(4)将氧化石墨烯浸入硅烷偶联剂溶液中,搅拌2

3h,然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5)将改性聚碳酸酯、ABS树脂、氨基改性碳纤维、改性氧化石墨烯和硬脂酸钙放入
高速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经过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纤维增强合金材料。
[0008]优选的,步骤(1)中,聚碳酸酯粉末、丙烯酰胺单体和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5

25:6

10:1

2。
[0009]优选的,步骤(1)中,伽马射线的剂量为20

40kGy,剂量率为0.2

0.5kGy/h。
[0010]优选的,步骤(2)中,加热反应的温度为60

80℃,加热反应时间为3

5h。
[0011]优选的,步骤(3)中,低温等离子体仪温度为100

120℃,压力为1.0
×
105‑
2.0
×
105Pa。
[0012]优选的,步骤(3)中,氨气等离子体处理的功率为300

400W,时间为90

120s。
[0013]优选的,步骤(4)中,硅烷偶联剂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

5wt%,硅烷偶联剂为KH550或KH560。
[0014]优选的,步骤(5)中,改性聚碳酸酯、ABS树脂、氨基改性碳纤维、改性氧化石墨烯和硬脂酸钙的质量比为60

80:20

30:8

15:6

10:3

5。
[0015]优选的,步骤(5)中,熔融温度为230

260℃,螺杆转速为200

400r/min。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由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备得到的纤维增强合金材料。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伽马射线辐照辅助的方式,将聚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接枝在聚碳酸酯上,聚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含有酰胺基团,提高了聚碳酸酯的阻燃性能,同时聚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具有高强度的特性,提高了聚碳酸酯的力学性能。
[0018](2)本专利技术先用浓硝酸对碳纤维进行预处理,通过浓硝酸的氧化作用,增加了碳纤维表面的活性基团数量,同时浓硝酸还具有刻蚀作用,增加了碳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利于后续反应的进行;然后利用氨气等离子体进行处理,得到氨基改性碳纤维,通过对碳纤维进行氨基改性,增加了碳纤维与树脂材料的相容性,同时通过引入氮元素,进一步增加了材料的阻燃性能。
[0019](3)本专利技术中的改性聚碳酸酯、氨基改性碳纤维和改性氧化石墨烯通过化学作用交联在一起,形成复杂的空间网络结构,提高了材料的耐低温性能以及抗冲击强度,同时在合金材料中引入氨基改性碳纤维和改性氧化石墨烯,提高了材料的导热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通过具体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
[0021]需要说明的是,无特殊说明外,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到的化学试剂均通过商业渠道购买。
[0022]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聚碳酸酯粉末购自上海益增塑化有限公司,牌号:68678,导热系数为0.24 W/(m

k);碳纤维购自东亿扬(济南)新型材料有限公司,长度为3mm;氧化石墨烯购自广州宏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厚度为0.6

1.2nm,直径为0.8

2μm;ABS树脂购自东莞市晴川塑胶有限公司,牌号:746。
[0023]实施例1
一种纤维增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15g聚碳酸酯粉末均匀分散在250mL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6g丙烯酰胺单体和1g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超声分散均匀,将溶液转移至密封容器内,采用伽马射线进行聚合反应,剂量为20kGy,剂量率为0.2kGy/h,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改性聚碳酸酯;(2)将10g碳纤维浸入100g,68wt%的浓硝酸中,在60℃下加热反应3h,待反应完成后,将反应产物洗涤、干燥,得到预处理碳纤维;(3)将10g预处理碳纤维置于低温等离子体仪中,在100℃,压力为1.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增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碳酸酯粉末均匀分散在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丙烯酰胺单体和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超声分散均匀,将溶液转移至密封容器内,采用伽马射线进行聚合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改性聚碳酸酯;(2)将碳纤维浸入浓硝酸中,进行加热反应,待反应完成后,将反应产物洗涤、干燥,得到预处理碳纤维;(3)将预处理碳纤维置于低温等离子体仪中,用氨气等离子体进行处理,得到氨基改性碳纤维;(4)将氧化石墨烯浸入硅烷偶联剂溶液中,搅拌2

3h,然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5)将改性聚碳酸酯、ABS树脂、氨基改性碳纤维、改性氧化石墨烯和硬脂酸钙放入高速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经过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纤维增强合金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聚碳酸酯粉末、丙烯酰胺单体和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5

25:6

10:1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伽马射线的剂量为20

40kGy,剂量率为0.2

0.5kGy/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加热反应的温度为6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光权涂新特张辉毅陈郭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一马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