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式同步电机组装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284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组装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直线式同步电机组装线,包括流水线平台,流水线平台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有转子装配机构、齿轮装配机构以及面盖铆压机构,转子装配机构包括第一工作台、传送带、分料装置、压针装置、针检测装置、垫片组装装置、第一打油装置、转子组装装置与第一退料装置,传送带、分料装置、压针装置、针检测装置、垫片组装装置、第一打油装置、转子组装装置与第一退料装置设置在第一工作台的顶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灵活,成本低廉,结构简单的优点,在生产中可以有效减少人员周转,提高效率,增加产能,符合企业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的要求。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的要求。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线式同步电机组装线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组装生产
,尤其是涉及直线式同步电机组装线。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是日常生产、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驱动元件,几乎所有的家用电器和工业用机械设备中都有电机的存在,以往电机的生产和组装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员进行操作,且工序分散,占用了大量的空间,在组装过程中也比较容易出现差错,不符合企业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0004]直线式同步电机组装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流水线平台,流水线平台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有转子装配机构、齿轮装配机构以及面盖铆压机构;转子装配机构包括机壳振动盘、第一工作台、传送带、分料装置、压针装置、针检测装置、垫片组装装置、第一打油装置、转子组装装置与第一退料装置,传送带、分料装置、压针装置、针检测装置、垫片组装装置、第一打油装置、转子组装装置与第一退料装置设置在第一工作台的顶面,分料装置、压针装置、针检测装置、垫片组装装置、第一打油装置、转子组装装置与第一退料装置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传送带侧边,传送带上设有若干个沿着传送带传送方向等间距排列的第一定位治具,机壳振动盘设置在第一工作台的左侧,机壳振动盘的输出端与分料装置连接。
[000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齿轮装配机构包括第二工作台、第一转盘、压紧装置、第二打油装置与第一齿轮组装装置,第一转盘、压紧装置、第二打油装置与第一齿轮组装装置设置在第二工作台的顶面,压紧装置、第二打油装置与第一齿轮组装装置依次设置在第一转盘的外周,第一转盘上安装有若干个第二定位治具,第二定位治具以第一转盘的圆心为中心环形分布。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齿轮装配机构还包括第二转盘、第二齿轮组装装置、第三齿轮组装装置、第四齿轮组装装置、第五齿轮组装装置与第二退料装置,第二转盘、第二齿轮组装装置、第三齿轮组装装置、第四齿轮组装装置、第五齿轮组装装置与第二退料装置设置在第二工作台的顶面,第二转盘位于第一转盘的右边,第二齿轮组装装置、第三齿轮组装装置、第四齿轮组装装置、第五齿轮组装装置与第二退料装置依次设置在第二转盘的外周,第二转盘上安装有若干个第三定位治具,第三定位治具以第二转盘的圆心为中心环形分布。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面盖铆压机构包括第三工作台、第三转盘、压紧检测装置、冲压装置与第三退料装置,第三转盘、压紧检测装置、冲压装置与第三退料装置设置在第三工作台的顶面,压紧检测装置、冲压装置与第三退料装置依次设置在第三转盘的外周,第三转盘上安装有若干个第四定位治具,第四定位治具以第三转盘的圆心为中心环形分布。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第三工作台的顶面设有面盖放置区。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使用灵活,成本低廉,结构简单的优点,在生产中可以有效减少人员周转,提高效率,增加产能,符合企业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的要求。
[0010]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转子装配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齿轮装配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的面盖铆压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流水线平台,2、转子装配机构,3、齿轮装配机构,4、面盖铆压机构,5、第一工作台,6、传送带,7、分料装置,8、压针装置,9、针检测装置,10、垫片组装装置,11、第一打油装置,12、转子组装装置,13、第一退料装置,14、第一转盘,15、压紧装置,16、第二打油装置,17、第一定位治具,18、第一齿轮组装装置,19、第二定位治具,20、第二转盘,21、第二齿轮组装装置,22、第三齿轮组装装置,23、第四齿轮组装装置,24、第五齿轮组装装置,25、第三定位治具,26、第二工作台,27、第三工作台,28、第三转盘,29、压紧检测装置,30、冲压装置,31、第三退料装置,32、第四定位治具,33、机壳振动盘,34、面盖放置区,35、第二退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直线式同步电机组装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流水线平台1,流水线平台1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有转子装配机构2、齿轮装配机构3以及面盖铆压机构4;转子装配机构2包括机壳振动盘33、第一工作台5、传送带6、分料装置7、压针装置8、针检测装置9、垫片组装装置10、第一打油装置11、转子组装装置12与第一退料装置13,传送带6、分料装置7、压针装置8、针检测装置9、垫片组装装置10、第一打油装置11、转子组装装置12与第一退料装置13设置在第一工作台5的顶面,分料装置7、压针装置8、针检测装置9、垫片组装装置10、第一打油装置11、转子组装装置12与第一退料装置13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传送带6侧边,传送带6上设有若干个沿着传送带6传送方向等间距排列的第一定位治具17,机壳振动盘33设置在第一工作台5的左侧,机壳振动盘33的输出端与分料装置7
连接。
[0019]齿轮装配机构3包括第二工作台26、第一转盘14、压紧装置15、第二打油装置16与第一齿轮组装装置18,第一转盘14、压紧装置15、第二打油装置16与第一齿轮组装装置18设置在第二工作台26的顶面,压紧装置15、第二打油装置16与第一齿轮组装装置18依次设置在第一转盘14的外周,第一转盘14上安装有若干个第二定位治具19,第二定位治具19以第一转盘14的圆心为中心环形分布。
[0020]齿轮装配机构3还包括第二转盘20、第二齿轮组装装置21、第三齿轮组装装置22、第四齿轮组装装置23、第五齿轮组装装置24与第二退料装置35,第二转盘20、第二齿轮组装装置21、第三齿轮组装装置22、第四齿轮组装装置23、第五齿轮组装装置24与第二退料装置35设置在第二工作台26的顶面,第二转盘20位于第一转盘14的右边,第二齿轮组装装置21、第三齿轮组装装置22、第四齿轮组装装置23、第五齿轮组装装置24与第二退料装置35依次设置在第二转盘20的外周,第二转盘20上安装有若干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直线式同步电机组装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流水线平台,流水线平台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有转子装配机构、齿轮装配机构以及面盖铆压机构;转子装配机构包括机壳振动盘、第一工作台、传送带、分料装置、压针装置、针检测装置、垫片组装装置、第一打油装置、转子组装装置与第一退料装置,传送带、分料装置、压针装置、针检测装置、垫片组装装置、第一打油装置、转子组装装置与第一退料装置设置在第一工作台的顶面,分料装置、压针装置、针检测装置、垫片组装装置、第一打油装置、转子组装装置与第一退料装置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传送带侧边,传送带上设有若干个沿着传送带传送方向等间距排列的第一定位治具,机壳振动盘设置在第一工作台的左侧,机壳振动盘的输出端与分料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式同步电机组装线,其特征在于:齿轮装配机构包括第二工作台、第一转盘、压紧装置、第二打油装置与第一齿轮组装装置,第一转盘、压紧装置、第二打油装置与第一齿轮组装装置设置在第二工作台的顶面,压紧装置、第二打油装置与第一齿轮组装装置依次设置在第一转盘的外周,第一转盘上安装有若干个第二定位治具,第二定位治具以第一转盘的圆心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威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