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净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213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净水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净水装置,包括筒本体、进水管和出水管,筒本体设有进水口,筒本体通过螺纹连接有进水盖体和调节筒体,进水管连接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管、第一限位卡件、第二限位卡件和密封外管,进水管连接有前置过滤头,前置过滤头连接有卡扣;筒本体的内侧从上向下依次设有过滤棉层、微滤膜层和中空纤维膜层,调节筒体的内侧设有麦饭石层,调节筒体设有第二出水口,调节筒体的通过螺纹连接有出水盖体,第二出水口通过连接组件与出水管连通,出水管的下端还连接有手压泵;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便携式净水装置使用不便、净水效果差、无法改善水质的问题,适用于长期在野外工作人员的取水饮水。水。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净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净水装置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净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自然界中,水体存在的环境具有多样性,所以水体中存在的物质也具有多样性,并且有些物质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人类在饮用不洁水后,轻度可导致腹泻、腹痛的胃肠道炎症、寄生虫寄生感染等疾病,重度则可致死亡。而长期在野外工作的野外探险家、执行任务的官兵等人员往往不会随身携带水源,因此需要就地取水饮用。但野外水体复杂,其中在不同环境中存在的水体,悬浮物、硬度、离子和致病微生物等污染物的数量不同,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也有所不同。
[0003]为了改善长期在野外工作人员的取水饮用安全的问题,研发一种携带方便、简单、经济且能使净化水达到饮用水标准的便携式净水器是十分有必要的。这种便携式净水器需要适用不同水体,且能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总硬度离子及水中的有毒病菌等物质,从而获得直饮水。便携式饮用水净水器不仅可以应用于户外工作人员、登山爱好者等人员所需的饮用水的净化,也可以作为突发性环境事件的个人饮用水净化装置。
[0004]现有的便携式户外净水装置主要有水壶式(挤压式)、泵式(活塞式)和吸管式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净水装置各有优缺点。其中,水壶式(挤压式)便携式净水装置外观类似于普通的水壶,一般此种净水装置只有一端有第一出水口,不能进行连续净水,只能阶段性净水;进行净水时,需要将水提前装入水壶或水囊中,用手挤压盛水容器,使得容器中与外界产生气压差,致使壶内的水流过该便携式净水装置的滤芯,水中的细菌、悬浮污染物等有害物质被滤芯截留除去,最终的净化水从第一出水口流出进行饮用:但该种进水装置滤芯小、体积偏大,占用了过多的背包空间;泵式(活塞式)净水装置的进水口装入需净化的水中,通过手推活塞的往复运动产生压力差,将需净化的雨水、溪水等天然水抽入容器内,通过净水滤芯,将水中的细菌、悬浮污染物等有害物质被除去,得到可直接饮用的安全水:但该种进水装置滤芯有一定的寿命,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而且体积较大,重量稍重,增加了行程的负担,野外携带不够方便;吸管式净水装置主要采用吸吮为动力,使水流过滤芯进行过滤,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但该种净水装置的滤芯不可清洗,无法改善水质。综合上述集中便携式福日净水装置,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综合上述几种净水装置优点、摒弃其缺点的便携式净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便携式净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便携式净水装置使用不便、净水效果差、无法改善水质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便携式净水装置,包括筒本体、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筒本体设有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有前置过滤头,所述前
置过滤头由金刚砂烧制而成,所述前置过滤头滑动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用于锁紧所述进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筒本体从所述进水口向所述第一出水口一侧依次设有过滤棉层、微滤膜层和中空纤维膜层,所述过滤棉层由合成纤维过滤棉、无纺布过滤棉、玻璃纤维过滤棉和活性炭纤维棉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所述微滤膜层为孔径在0.02~10um的膜材料,所述中空纤维膜层为孔径不大于0.01um的超滤膜。
[0008]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连通有汲水囊或手压泵。
[0009]进一步地,所述筒本体还通过螺纹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包括进水盖体和出水盖体,所述进水盖体设于所述进水口一侧,所述出水盖体设于所述第一出水口一侧,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均连接有连接组件,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均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分别与所述进水盖体和出水盖体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滑动穿设于所述盖体后与所述进水口或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连接管连接有第一限位卡件和第二限位卡件,所述第一限位卡件设于所述盖体的外侧,所述第二限位卡件设于所述盖体的内侧,所述第二限位卡件连接有密封外管,所述进水口或所述第一出水口设于所述密封外管和所述连接管之间。
[0010]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盖体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筒体,所述调节筒体通过螺纹与所述筒本体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调节筒体的内侧设有麦饭石层,所述调节筒体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出水管连通。
[0011]技术方案的原理:
[0012]本便携式净水装置主要采用过滤、吸附以及矿化三种工艺进行水的净化;可拆卸调节筒体内盛装调节口感的麦饭石层;利用连接组件将导水管与进出水口连通,密封效果好,便于从出水管端吸水或汲水囊或手压泵汲水。具体的原理:从进水管进入筒本体内的自然水经过一级过滤,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泥沙等大颗粒无机物及小虫子、虫卵和绿藻等小型生物;再经过二级吸附对水体中的小型颗粒进行进一步去除;三级过滤,去除水中的部分分散胶体和细菌;然后再经过四级过滤,去除水中的细菌、胶体等物质,并得到净化水;最后再经过五级过滤进行水质的矿化,增加水中矿物质的含量,改善水体口感;其中:
[0013]一级过滤为前置过滤头,其由细小金刚砂高温烧制形成的孔隙极小的过滤装置,在净化水体时,可以有效过滤去除水体里面存在的大颗粒杂质,如泥沙、铁屑等,能有效减少核心滤芯的负荷,并延长核心滤芯的寿命;
[0014]二级过滤为过滤棉层,过滤棉层采用的材质不一样,具有的特性也不同。例如无纺布过滤棉,具有成本较低和众多微孔的特点,对水中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拦截作用和吸附作用;
[0015]三级过滤为微滤膜,其是一种孔径在0.02~10um之间的膜材料,其分离机理主要为筛分截留,通过截留可以去除水中的细菌、悬浮物等物质;微滤膜很薄,在液体通过膜时,液体因被膜吸附而造成的损失非常小;并且在过滤的过程中不会有由于膜介质脱落而造成二次污染的现象发生;由于滤膜表面的孔隙率高,一般可以达到70%,比同等截留能力的滤纸至少快40倍;
[0016]四级过滤为中空纤维膜,其是一种超滤膜,由于其管壁上有着大量微孔,过滤精度为0.01微米,能有效截留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型物质,经其处理得到的净化水能直接进行饮用;
[0017]五级过滤为麦饭石层,其是一种中性碱半火山岩,是由斜长石、石英、白云母等多种矿复合而成的矿物体,是一种天然的药石,含有锌、铁、钾、钠等多种矿物微量元素,麦饭石是在岩浆形成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使得麦饭石具有非常丰富的小孔隙,由于其独特的孔隙结构,使其具有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可以吸附水体中的大量物质,使水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净化;并且由于其形成过程和孔隙结构的特殊性,使其具有多种特性:1)溶出特性,能溶出大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2)吸附特性,能吸附水中的各种物质,例如苯酚、重金属离子和细菌等物质;3)生物活性,释放的Na、K等人体所需的成分改善机体介质,使人体能加强抗病毒入侵的能力;4)由于麦饭石中含有大量的Al2O3,所以该物质为两性物质,可以调节水体的酸碱性,从而改善水质。
[0018]基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本体、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筒本体设有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有前置过滤头,所述前置过滤头由金刚砂烧制而成,所述前置过滤头滑动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用于锁紧所述进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筒本体从所述进水口向所述第一出水口一侧依次设有过滤棉层、微滤膜层和中空纤维膜层,所述过滤棉层由合成纤维过滤棉、无纺布过滤棉、玻璃纤维过滤棉和活性炭纤维棉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所述微滤膜层为孔径在0.02~10um的膜材料,所述中空纤维膜层为孔径不大于0.01um的超滤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连通有汲水囊或手压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本体还通过螺纹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包括进水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燕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