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1901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52
提供一种火花塞(1),具备:绝缘体(50),具有沿着轴线延伸的轴孔;主体配件(30),配置于绝缘体(50)的外周;中心电极(20),配置于轴孔的轴线的前端侧。绝缘体(50)在外周面具有朝向前端侧的台阶部(59A)。主体配件(30)在内周面具有朝向后端侧且经由衬垫(70)而将台阶部(59A)卡定的承受面(39A)。台阶部(59A)的外周侧是朝向前端侧凸出的第一曲面(591),台阶部(59A)的比第一曲面(591)靠内周侧处是朝向后端侧凸出的第二曲面(592)。端侧凸出的第二曲面(592)。端侧凸出的第二曲面(59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火花塞


[0001]本公开涉及在内燃机中使用的火花塞的技术。

技术介绍

[0002]作为汽车用发动机等内燃机的点火单元,使用火花塞。火花塞具有轴状的中心电极、将该中心电极保持于内侧的大致圆筒状的绝缘体及将该绝缘体保持于内侧的主体配件。
[0003]作为与火花塞相关的以往技术,例如,根据日本特开2017

107789号公报,提供一种火花塞,具有:筒状的主体配件,具有向内周方向伸出的配件内台阶部,并且具备在轴线方向上延伸的筒孔;绝缘体,插入于主体配件,具有在轴线方向上延伸的轴孔,并且具备隔着环状的衬垫而与配件内台阶部对向的对向部;中心电极,在轴线方向上延伸,具有向外周方向伸出的凸缘部,并且插入于轴孔;及密封体,配置于轴孔内,将绝缘体和中心电极密封。在包含轴线且沿着轴线的截面中,从绝缘体的对向部的后端到凸缘部与绝缘体接触的部分的后端为止的沿着轴线的距离L满足L≤1.1(mm)。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

10778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本公开的目的在于使火花塞的气密性提高。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火花塞,具备:绝缘体,具有沿着轴线延伸的轴孔;主体配件,配置于绝缘体的外周;及中心电极,配置于轴孔的轴线的前端侧。绝缘体在外周面具有朝向前端侧的台阶部。主体配件在内周面具有朝向后端侧且经由衬垫而将台阶部卡定的承受面。台阶部的外周侧是朝向前端侧凸出的第一曲面,台阶部的比第一曲面靠内周侧处是朝向后端侧凸出的第二曲面。
[0011]由于这样构成,所以能够使火花塞的气密性提高。
[0012]优选的是,第一曲面形成于比第二曲面靠后端侧处,与第二曲面相比曲率半径大。
[0013]由于这样构成,所以第一曲面与衬垫的接触面积变广,气密性进一步提高。
[0014]优选的是,衬垫与绝缘体相接触的接触部的后端位于比第一曲面的后端靠后端侧处。接触部的前端位于比承受面靠内周侧处,且位于比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连接的连接点靠外周侧处。
[0015]由于这样构成,所以第一曲面与衬垫的接触面积变广,气密性进一步提高。
[0016]专利技术效果
[0017]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能够使火花塞的气密性提高。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火花塞的外观及内部结构的单侧剖视图。
[0019]图2是示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衬垫附近的结构的侧视图。
[0020]图3是示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衬垫接触部与中轴承位置的位置关系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同一部件标注有同一标号。它们的名称及功能也相同。因此,不重复进行关于它们的详细的说明。
[0022](火花塞的结构)
[0023]首先,一边参照图1,一边对本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0024]火花塞1主要具备中心电极20、绝缘体50及主体配件30等。
[0025]绝缘体50是在火花塞1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大致圆筒形状的构件。在绝缘体50内形成有沿着轴线O延伸的轴孔50a。绝缘体50由绝缘性、耐热性及热传导性优异的材料形成。例如,绝缘体50由氧化铝系陶瓷等形成。
[0026]在绝缘体50的前端部51设置有中心电极2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火花塞1及绝缘体50中,将设置有中心电极20的一侧设为火花塞1或绝缘体50的前端侧,将其另一端侧设为后端侧。在图1~图3中,附图下方侧是前端侧,附图上方侧是后端侧。
[0027]在绝缘体50的另一方的端部(即,后端部)安装有端子配件53。在中心电极20与端子配件53之间设置有导电性的玻璃密封件55。
[0028]中心电极20以其前端部分从绝缘体50的前端部51突出的状态贯通保持于绝缘体50的轴孔50a。需要说明的是,中心电极20和绝缘体50通过在中轴承位置29处中心电极20的缩外径部(随着去往前端侧而外径变小的部位)和绝缘体50的缩内径部(随着去往前端侧而内径变小的部位)接触而互相被定位。
[0029]中心电极20具有电极母材21和芯材22。电极母材21例如由包含Ni(镍)作为主成分的Ni基合金等金属材料形成。作为向Ni基合金添加的合金元素,可举出Al(铝)等。芯材22埋设于电极母材21的内侧。芯材22能够由热传导性比电极母材优异的金属材料(例如,Cu(铜)或Cu合金等)形成。电极母材21及芯材22通过锻造而一体化。需要说明的是,该结构是一例,也可以未设置芯材22。即,中心电极20也可以仅由电极母材形成。
[0030]电极母材21的前端部具有朝向前端侧缩径的形状。
[0031]主体配件30是向内燃机的螺纹孔固定的大致圆筒形状的构件。主体配件30以将绝缘体50部分地覆盖的方式设置。如后所述,在绝缘体50的一部分插入于大致圆筒形状的主体配件30内的状态下,存在于主体配件30的后端侧的与绝缘体50的间隙由滑石61填充。
[0032]主体配件30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形成。作为这样的金属材料,可举出低碳钢或以铁为主成分的金属材料等。主体配件30从后端侧起依次主要具有敛紧部31、工具卡合部32、弯曲部33、座部34及主干部36等。
[0033]工具卡合部32是在向内燃机的螺纹孔安装主体配件30时使扳手等工具卡合的部位。在工具卡合部32的后端侧形成有敛紧部31。敛紧部31越去往后端侧则越被向径向内侧折弯。座部34位于工具卡合部32与主干部36之间,在前端侧配置环状的衬垫垫片。在火花塞
1安装于内燃机的状态下,座部34将环状的衬垫垫片向未图示的发动机盖压靠。在工具卡合部32与座部34之间形成有薄壁的弯曲部33。主干部36位于绝缘体50的前端部51侧。在火花塞1向内燃机安装时,形成于主干部36的外周的螺纹槽(未图示)向内燃机的螺纹孔螺合。
[0034]另外,在主体配件30的前端部侧(主干部36所处一侧)安装有接地电极11。接地电极11通过焊接等而接合于主体配件30。接地电极11是整体弯折成大致L字形的板状体,基端侧接合固定于主体配件30的前端面。接地电极11的前端部延伸至绝缘体50的轴线O的假想延长线通过的位置。并且,在接地电极11的前端部的附近,在中心电极20侧的面接合有与中心电极20的前端面对向的贵金属端头(未图示)。
[0035]接地电极11例如将包含Ni(镍)作为主成分的Ni基合金等金属材料作为电极母材而形成。作为向Ni基合金添加的合金元素,可举出Al(铝)等。接地电极11也可以包含从Mn(锰)、Cr(铬)、Al(铝)及Ti(钛)选择的至少一种元素作为Ni以外的成分。
[0036](绝缘体与主体配件的气密结构)
[0037]在主体配件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火花塞,具备:绝缘体,具有沿着轴线延伸的轴孔;主体配件,配置于所述绝缘体的外周;及中心电极,配置于所述轴孔的所述轴线的前端侧,所述绝缘体在外周面具有朝向前端侧的台阶部,所述主体配件在内周面具有朝向后端侧且经由衬垫而将所述台阶部卡定的承受面,其中,所述台阶部的外周侧是朝向前端侧凸出的第一曲面,所述台阶部的比所述第一曲面靠内周侧处是朝向后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岛田大辉吉田治树高榎翔太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