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1890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52
排气热回收装置(100)具有:第一流路部件(1),其在内部形成有第一流路(14);第二流路部件(2),其设置为与第一流路部件(1)相邻而在内部形成有第二流路(24),具有在流动于第二流路(24)内的废气和冷却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部(3);阀单元(4),其通过配置于第一流路部件(14)内的旋转轴部(43)的旋转,来切换第一流路(14)和第二流路(24)的开闭;和驱动部(5),其具有使旋转轴部(43)旋转的驱动轴(51),第二流路部件(2)配置为相对于第一流路(14)内的废气的流动方向倾斜,第二流路部件(2)配置为相对于第一流路部件(1)倾斜,由此,在驱动轴(51)的轴向视图中,在形成于第二流路部件(2)的侧方的区域中,驱动轴(51)朝向第一流路部件(1)延伸设置而与旋转轴部(43)相连接。伸设置而与旋转轴部(43)相连接。伸设置而与旋转轴部(43)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排气热回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气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JP6170842B中,公开了一种排气热回收装置,其具有用于废气通过热交换器的第一流路和用于废气绕过热交换器的第二流路,通过废气与介质的热交换来回收废气的热。在该排气热回收装置中,通过旋转阀轴来使第一阀体封闭第二流路。若在该状态下将废气导入排气热回收装置,则废气流向第一流路而加热在热交换器内流动的介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然而,在JP6170842B的排气热回收装置中,热交换器与第二流路平行地配置于阀轴的前方的位置。因此,难以使排气热回收装置成为在长度方向(废气的流动方向)上紧凑的形状。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凑的排气热回收装置。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一方式,通过与冷却剂的热交换来回收从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的热的排气热回收装置具有:第一流路部件,其在内部形成有供废气流动的第一流路;第二流路部件,其设置为与所述第一流路部件相邻,在内部形成有绕过所述第一流路一部分的第二流路,具有在流动于所述第二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排气热回收装置,其通过与冷却剂的热交换来回收从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的热,具有:第一流路部件,其在内部形成有供废气流动的第一流路;第二流路部件,其设置为与所述第一流路部件相邻,在内部形成有绕过所述第一流路的一部分的第二流路,具有在流动于所述第二流路内的废气和冷却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部;阀单元,其通过配置于所述第一流路部件内的旋转轴部的旋转,来切换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的开闭;以及驱动部,其具有使所述旋转轴部旋转的驱动轴,所述第二流路部件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流路内的废气的流动方向倾斜,所述第二流路部件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流路部件倾斜,由此,在所述驱动部的所述驱动轴的轴向视图中,在形成于所述第二流路部件的侧方的区域中,所述驱动轴朝向所述第一流路部件延伸设置而与所述旋转轴部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热回收装置,其中,所述驱动部配置为在其和所述第一流路部件之间夹有所述第二流路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气热回收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轴在所述区域中与向所述第一流路部件的外侧突出的所述旋转轴部的一端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热回收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流路部件配置为以从所述第一流路内的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远离所述第一流路的方式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热回收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流路部件配置为以从所述第一流路内的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且朝向上方方向远离所述第一流路的方式倾斜,在所述驱动部的所述驱动轴的轴向视图中,所述驱动轴配置于由所述第二流路部件的下侧缘部、所述第一流路部件的下侧缘部和所述第一流路部件内的废气的流动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永彻千叶尚治中嶋史朗
申请(专利权)人:马瑞利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