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拔管防自伤约束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1890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防拔管防自伤约束手套,包括:手套主体,手套主体包括相互固定连接并连通的圆盘状部和腕筒部,圆盘状部远离腕筒部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开口,弧形开口上匹配固定设置有拉链件一,腕筒部上固定套设有尼龙带,尼龙带其中一端设置为尼龙束紧带,尼龙带另一端设置为尼龙绑固带,尼龙绑固带长度大于尼龙束紧带,尼龙绑固带上设置有与尼龙束紧带对应的束紧带固定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具有高通风透气,佩戴时手部可自由活动且有效避免拔管,同时便于对手部进行体征健康检测,而且适用性较高,便于绑缚固定在手部以及将手部位置固定。便于绑缚固定在手部以及将手部位置固定。便于绑缚固定在手部以及将手部位置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拔管防自伤约束手套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尤其涉及防拔管防自伤约束手套。

技术介绍

[0002]约束用具是应用于躁动患者或精神科患者限制其肢体及身体活动的一种保护用具,对于危重患者来说,管道等于生命,而意识不清、不能配合的患者经常发生拔管事件,造成安全隐患、人力资源及经济的浪费。临床上有多种约束用具,但是现有的约束用具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手套将手全部包裹,手部关节活动受到限制,长期使用易导致关节僵硬;手部皮肤不透气,不方便清洗;无法在手部进行治疗操作;无法观察手部指端皮肤颜色、温度等症状;在防拔管方面效果不好。
[0003]我国申请号为CN201820523077.0的专利文件公开了防拔管约束手套,包括主体、护腕和束带;主体呈扇环结构,主体的左右两侧边分别安装有扣体和扣环,主体可卷曲成套在手上的喇叭结构,并在手背上方形成接缝,接缝通过相匹配的扣体和扣环进行固定,接缝的左右两侧对称地设有两道折痕,折痕的左右两侧设有相匹配的粘扣和粘扣垫,沿着折痕将主体的两侧向外翻折,翻折部分通过粘扣和粘扣垫固定,进而将手背暴露出来;主体的里层为海绵层,海绵层的内外侧分别衬托有棉布内层和棉布外层;护腕缝制在主体的下方,护腕通过束带环绕固定在手腕处,束带通过分别安装在两端的固定扣和条形魔术贴进行固定;该装置虽然设置了可以对对手部体征进行监测的结构,但是结构较为复杂,使用较为不便,同时约束效果单纯时对病人手部的约束,无法对病人手部位置进行固定,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防拔管防自伤约束手套。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防拔管防自伤约束手套,包括手套主体,所述手套主体包括相互固定连接并连通的圆盘状部和腕筒部,所述圆盘状部远离腕筒部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开口,所述弧形开口上匹配固定设置有拉链件一,所述腕筒部上固定套设有尼龙带,所述尼龙带其中一端设置为尼龙束紧带,所述尼龙带另一端设置为尼龙绑固带,所述尼龙绑固带长度大于尼龙束紧带,所述尼龙绑固带上设置有与尼龙束紧带对应的束紧带固定件。
[0007]优选地,所述圆盘状部两内壁上均设置有内衬兜,所述内衬兜内放置有塑料板,所述圆盘状部两外壁上均设置有连通内衬兜的开口,两个所述开口上均设置有拉链件二。
[0008]优选地,所述手套主体采用网布尼龙材质。
[0009]优选地,所述手套主体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加厚纯棉衬布层。
[0010]优选地,所述束紧带固定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尼龙绑固带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贯穿设置有供尼龙束紧带穿过的矩形开口,所述固定块上固定设置有条形块,所述条形块上贯穿设置有圆形插入孔,所述圆形插入孔与矩形开口连通,所述矩形开口内滑动设置
有移动板件,所述移动板件靠近圆形插入孔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永磁条,所述移动板件另一端面固定设置有若干限位楔形块,所述尼龙带表面设置为粗糙状,所述移动板件通过若干限位弹簧与矩形开口内壁固定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束紧带固定件还包括磁力解扣柱,所述磁力解扣柱与永磁条靠近圆形插入孔的一端相吸。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约束手套上特别设置了弧形开口,弧形开口通过拉链件一进行封闭,相对于完全封闭的现有约束手套,在进行生命体征测量时可以通过拉开拉链的方式进行更加方便的测量;该约束手套采用双面立体透气网,韧性好,耐用,透气强;同时在约束手套内部设置了可拆卸塑料防抓板,适用于多种病情;该约束手套的腕筒部还单独配置尼龙绑带,可以起到绑缚固定作用,同时利用磁力扣固定,防止病人自行解开,增加约束效果,而且还有较长的尼龙绑固带,可以将该约束手套绑缚在一定位置,从而可以方便的对病人手部起到约束固定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束紧带固定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
[0017]1手套主体、2圆盘状部、3腕筒部、4拉链件一、5尼龙带、6尼龙束紧带、7尼龙绑固带、8束紧带固定件、9塑料板、10拉链件二、11固定块、12条形块、13移动板件、14永磁条、15限位楔形块、16限位弹簧、17磁力解扣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参照图1

3所示的防拔管防自伤约束手套,包括:
[0020]一体化设置的手套主体1,手套主体1采用网布尼龙材质保证透气性,手套主体1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加厚纯棉衬布层增加舒适度,与现有的指头手套结构不同在于,为了起到约束作用,该手套主体1包括相互固定连接并连通的圆盘状部2和腕筒部3,病人通过腕筒部3将手部放入圆盘状部2内部,然后将手套主体1固定在病人手部,可以实现约束作用;为了便于对病人手部体征进行检测,同时也避免直接设置检测用电子元件导致整体手套复杂化,在圆盘状部2远离腕筒部3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开口,弧形开口上匹配固定设置有拉链件一4,通过拉开拉链件一4后可以方便直接的对病人手部进行检测观察;
[0021]为了实现将手套主体1固定在病人手部上,在腕筒部3上固定套设有尼龙带5,尼龙带5其中一端设置为尼龙束紧带6,尼龙带5另一端设置为尼龙绑固带7,尼龙绑固带7长度大于尼龙束紧带6,尼龙绑固带7上设置有与尼龙束紧带6对应的束紧带固定件8,通过将尼龙束紧带6利用束紧带固定件8限位固定,可以实现束紧作用,从而将手套主体1固定在病人手部上。
[0022]为了增加整体的防自伤效果,在圆盘状部2两内壁上均设置有内衬兜,内衬兜内放置有塑料板9,圆盘状部2两外壁上均设置有连通内衬兜的开口,两个开口上均设置有拉链件二10,拉开拉链件二10可以对塑料板9进行拆卸更换。
[0023]束紧带固定件8包括固定设置在尼龙绑固带7上的固定块11,固定块11上贯穿设置有供尼龙束紧带6穿过的矩形开口,固定块11上固定设置有条形块12,条形块12上贯穿设置有圆形插入孔,圆形插入孔与矩形开口连通,矩形开口内滑动设置有移动板件13,移动板件13靠近圆形插入孔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永磁条14,移动板件13另一端面固定设置有若干限位楔形块15,尼龙带5表面设置为粗糙状,移动板件13通过若干限位弹簧16与矩形开口内壁固定连接,利用限位弹簧16的限位作用,使得若干限位楔形块15被抵紧,从限位楔形块15的倾斜部位置可以将尼龙束紧带6插入,插入后尼龙束紧带6无法抽出,实现束紧固定作用;为了可以解除限制作用,束紧带固定件8还包括磁力解扣柱17,磁力解扣柱17与永磁条14靠近圆形插入孔的一端相吸,将当磁力解扣柱17插入圆形插入孔后,可以吸引永磁条14,带动移动板件13移动,从而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拔管防自伤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主体(1),所述手套主体(1)包括相互固定连接并连通的圆盘状部(2)和腕筒部(3),所述圆盘状部(2)远离腕筒部(3)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开口,所述弧形开口上匹配固定设置有拉链件一(4),所述腕筒部(3)上固定套设有尼龙带(5),所述尼龙带(5)其中一端设置为尼龙束紧带(6),所述尼龙带(5)另一端设置为尼龙绑固带(7),所述尼龙绑固带(7)长度大于尼龙束紧带(6),所述尼龙绑固带(7)上设置有与尼龙束紧带(6)对应的束紧带固定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拔管防自伤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状部(2)两内壁上均设置有内衬兜,所述内衬兜内放置有塑料板(9),所述圆盘状部(2)两外壁上均设置有连通内衬兜的开口,两个所述开口上均设置有拉链件二(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拔管防自伤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主体(1)采用网布尼龙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拔管防自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昕雨刘颖范振娅薛浩琦吕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