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层间防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164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层间防火装置,包括现浇混凝土梁、后浇混凝土层、第一镀锌钢龙骨、第二镀锌钢龙骨和主体架,第一镀锌钢龙骨一端和第二镀锌钢龙骨一端垂直连接,第一镀锌钢龙骨另一端和第二镀锌钢龙骨另一端均与现浇混凝土梁连接,第一镀锌钢龙骨表面设置有防火板,防火板与第一镀锌钢龙骨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接件固定连接,主体架上下两端之间连接有连接梁,第一镀锌钢龙骨与连接梁之间设置有防火岩棉,现浇混凝土梁内部设置有与第一镀锌钢龙骨连接的预埋件,预埋件与第一镀锌钢龙骨之间设置有第一防火密封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方便,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性能,降低安全隐患。隐患。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层间防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行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层间防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建筑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高层、超高层项目也随处可见,然而超高层项目结构形式复杂,涉及专业多,工期、质量、安全等各方面因素压力巨大;超高层项目的施工往往借助爬模、爬架等辅助,超高层项目结构设计常存在不便于施工节点,常需通过优化、深化,以达到质量可靠,施工高效的目的。项目设计现浇混凝土外挂板层间防火,然而该节点在每层结构板周边通长设置,施工繁琐,且不易保证施工质量,耽误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层间防火装置,施工方便,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性能,降低安全隐患。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装配式层间防火装置,包括现浇混凝土梁、后浇混凝土层、第一镀锌钢龙骨、第二镀锌钢龙骨和主体架,所述现浇混凝土梁、所述第一镀锌钢龙骨和所述第二镀锌钢龙骨均设置在所述主体架上,所述第一镀锌钢龙骨一端和所述第二镀锌钢龙骨一端垂直连接,且所述第一镀锌钢龙骨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镀锌钢龙骨另一端均与所述现浇混凝土梁连接,所述现浇混凝土梁顶端设置有外幕墙,且所述外幕墙和所述现浇混凝土梁之间通过所述后浇混凝土层连接,所述第一镀锌钢龙骨表面设置有防火板,所述防火板与所述第一镀锌钢龙骨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架上下两端之间连接有连接梁,所述第一镀锌钢龙骨与所述连接梁之间设置有防火岩棉,所述现浇混凝土梁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镀锌钢龙骨连接的预埋件,且所述预埋件与所述第一镀锌钢龙骨之间设置有第一防火密封胶。
[0006]可选的,所述主体架底部设置有横梁杆,所述第一镀锌钢龙骨底部与所述横梁杆连接,且所述第一镀锌钢龙骨与所述横梁杆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二防火密封胶。
[0007]可选的,所述防火板顶端与所述现浇混凝土梁之间设置有第一封堵层,所述防火板底端与所述横梁杆之间设置有第二封堵层。
[0008]可选的,所述第二镀锌钢龙骨与所述现浇混凝土梁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封堵层。
[0009]可选的,所述横梁杆上底部通过吊顶龙骨与所述现浇混凝土梁连接,且所述吊顶龙骨贯穿所述第二镀锌钢龙骨,且所述吊顶龙骨和所述第二镀锌钢龙骨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防火密封胶。
[0010]本技术的装配式层间防火装置通过在预埋件与第一镀锌钢龙骨之间设置第一防火密封胶,在第一镀锌钢龙骨与横梁杆的连接处设置第二防火密封胶,从而,减小火势通过现浇楼板边缘与幕墙间的缝隙蔓延到相邻楼层的可能,而且第一镀锌钢龙骨与所述连
接梁之间设置的防火岩棉进一步防止火势蔓延,在发生火灾时及时阻断,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性能,降低安全隐患,而且整个结构施工简单,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装配式层间防火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2]标号说明:
[0013]1、现浇混凝土梁;
[0014]2、吊顶龙骨;
[0015]3、第一镀锌钢龙骨;
[0016]4、防火板;
[0017]5、连接件;
[0018]6、第一封堵层;
[0019]7、防火岩棉;
[0020]8、第三防火密封胶;
[0021]9、外幕墙;
[0022]10、后浇混凝土层;
[0023]11、第二镀锌钢龙骨;
[0024]12、主体架;
[0025]13、连接梁;
[0026]14、横梁杆;
[0027]15、第二防火密封胶;
[0028]16、第二封堵层;
[0029]17、第三封堵层;
[0030]18、预埋件;
[0031]19、连接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3]请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层间防火装置,包括现浇混凝土梁1、后浇混凝土层10、第一镀锌钢龙骨3、第二镀锌钢龙骨11和主体架12,所述现浇混凝土梁1、所述第一镀锌钢龙骨3和所述第二镀锌钢龙骨11均设置在所述主体架12上,所述第一镀锌钢龙骨3一端和所述第二镀锌钢龙骨11一端垂直连接,且所述第一镀锌钢龙骨3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镀锌钢龙骨11另一端均与所述现浇混凝土梁1连接,所述现浇混凝土梁1顶端设置有外幕墙9,且所述外幕墙9和所述现浇混凝土梁1之间通过所述后浇混凝土层10连接,所述第一镀锌钢龙骨3表面设置有防火板4,所述防火板4与所述第一镀锌钢龙骨3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接件5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架12上下两端之间连接有连接梁19,所述第一镀锌钢龙骨3与所述连接梁19之间设置有防火岩棉7,所述现浇混凝土梁1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镀锌钢龙骨3连接的预埋件18,且所述预埋件18与所述第一镀锌钢龙骨3之间设置有第一防火密封胶13。
[003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镀锌钢龙骨3与所述连接梁19之间设置防火岩棉7,从而有效防止火势沿着水平方向蔓延到外部的外幕墙9,而第一镀锌钢龙骨3表面设置的防火板4与防火岩棉7相互配合起到阻燃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在预埋件18与第一镀锌钢龙骨3之间设置第一防火密封胶13,避免火势通过缝隙蔓延,有效提高防火效果。其中,所述连接件5采用十字沉头钻尾钉,通过若干个十字沉头钻尾钉以保证防火板4与第一镀锌钢龙骨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00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架12底部设置有横梁杆14,所述第一镀锌钢龙骨3底部与所述横梁杆14连接,且所述第一镀锌钢龙骨3与所述横梁杆14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二防火密封胶15。
[003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火板4顶端与所述现浇混凝土梁1之间设置有第一封堵层6,所述防火板4底端与所述横梁杆14之间设置有第二封堵层16,所述第二镀锌钢龙骨11与所述现浇混凝土梁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封堵层17。通过设置第三封堵层17,从而使得第一镀锌钢龙骨3和第二镀锌钢龙骨11之间的空间封闭以起到阻燃效果,而第二封堵层16使得防火板4和横梁杆14之间封住,增强防火效果。
[003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梁杆14上底部通过吊顶龙骨2与所述现浇混凝土梁1连接,且所述吊顶龙骨2贯穿所述第二镀锌钢龙骨11,且所述吊顶龙骨2和所述第二镀锌钢龙骨1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防火密封胶8,通过第三防火密封胶8提高吊顶龙骨2和第二镀锌钢龙骨11连接处的密封防火效果,防止火势蔓延。
[0038]本技术的装配式层间防火装置通过在预埋件与第一镀锌钢龙骨之间设置第一防火密封胶,在第一镀锌钢龙骨与横梁杆的连接处设置第二防火密封胶,从而,减小火势通过现浇楼板边缘与幕墙间的缝隙蔓延到相邻楼层的可能,而且第一镀锌钢龙骨与所述连接梁之间设置的防火岩棉进一步防止火势蔓延,在发生火灾时及时阻断,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性能,降低安全隐患,而且整个结构施工简单,提高了施工效率。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层间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现浇混凝土梁(1)、后浇混凝土层(10)、第一镀锌钢龙骨(3)、第二镀锌钢龙骨(11)和主体架(12),所述现浇混凝土梁(1)、所述第一镀锌钢龙骨(3)和所述第二镀锌钢龙骨(11)均设置在所述主体架(12)上,所述第一镀锌钢龙骨(3)一端和所述第二镀锌钢龙骨(11)一端垂直连接,且所述第一镀锌钢龙骨(3)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镀锌钢龙骨(11)另一端均与所述现浇混凝土梁(1)连接,所述现浇混凝土梁(1)顶端设置有外幕墙(9),且所述外幕墙(9)和所述现浇混凝土梁(1)之间通过所述后浇混凝土层(10)连接,所述第一镀锌钢龙骨(3)表面设置有防火板(4),所述防火板(4)与所述第一镀锌钢龙骨(3)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接件(5)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架(12)上下两端之间连接有连接梁(19),所述第一镀锌钢龙骨(3)与所述连接梁(19)之间设置有防火岩棉(7),所述现浇混凝土梁(1)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镀锌钢龙骨(3)连接的预埋件(18),且所述预埋件(18)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寿凯邢鹤遥崔爱珍曹沛霖周伟伟姚文山靳文杰郭大智王硕王彪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