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多分裂导线间隔棒安装测距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161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多分裂导线间隔棒安装测距仪,涉及输电线路施工设备技术领域。该测距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口,所述的第一安装口内设置有测量轮,所述的外壳内设置有探头,所述的测量轮上设置有与所述的探头相配合的感应柱。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与所述的外壳相铰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的第二转轴上位于所述外壳的上方设置有压紧轮。所述的摆臂和外壳之间设置有用于向下拉紧所述摆臂的拉簧。所述的外壳内设置有蓄电池和计米器。该测距仪不仅能够保证测量精度,而且节省人工,单人即可完成操作,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高施工效率。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线路多分裂导线间隔棒安装测距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线路施工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输电线路多分裂导线间隔棒安装测距仪。

技术介绍

[0002]间隔棒一种应用于高压输电线路上的防护金具,其作用是保证各子导线的相互距离,避免子导线间发生碰撞。在安装间隔棒时,相邻两个间隔棒之间的距离是有设计要求的,因此在安装间隔棒时,需要对安装距离进行测量。
[0003]目前,导线间隔棒安装的间距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采用经纬仪角度测量法和绳尺测量法,其中绳尺测量法采用极为普遍。而目前这两种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0004]第一,绳尺测量法。(1)无论是高空测量定位还是地面测量定位,每相均需要1

2名人工配合完成(地面测量2名、高空1名),人员需求量大。(2) 绳尺测量刻度按0.5米设置,测量精准度低,测量由人工完成,受外界自然环境(风)影响,测量误差大。(3)只能逐相测量,测量结果无法做到多相共享。
[0005]第二,采用经纬仪角度测量法。该方法是根据导线间隔棒安装距离、塔高等数据计算确定每个间隔棒安装角度。(1)在实际应用时,随着气温变化要实时进行测量计算。(2)经纬仪目镜视距一般为1000米,只能连续测量2

3 档,无法做到多档通视。(3)测量期间需2人配合完成,人工需求量也较大。 (4)受地形地貌影响,使用区段有限,局限性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多分裂导线间隔棒安装测距仪,该测距仪不仅能够保证测量精度,而且节省人工,单人即可完成操作,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输电线路多分裂导线间隔棒安装测距仪,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口,所述的第一安装口内设置有测量轮,所述的外壳内设置有探头,所述的测量轮上设置有与所述的探头相配合的感应柱;
[0009]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与所述的外壳相铰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的第二转轴上位于所述外壳的上方设置有压紧轮;
[0010]所述的摆臂和外壳之间设置有用于向下拉紧所述摆臂的拉簧;
[0011]所述的外壳内设置有蓄电池和计米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上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口,所述的第三安装口内设置挡棍,当压紧轮压紧在导线上时,所述的挡棍和测量轮分别位于所述压紧轮的前、后两侧。
[00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扁口,所述的外壳包括主壳体和盖板,所述主壳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上边缘处分别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固定轴的弧形凹槽,当所述的盖板安装固定在所述主壳体上时,所述的盖板压紧在所述固定轴的扁口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测量轮、压紧轮和挡棍均采用绝缘材料制作而成。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定位仪。
[0016]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提示器。
[0017]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转轴上设置有拉手,所述的拉手包括腹杆和位于所述腹杆两端的翼杆,两个所述翼杆的悬空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二转轴相铰接。
[0018]进一步地,与摆臂位于同一侧的翼杆上设置有定位板,所述的定位板上设置有能够相对于所述的定位板左右滑动的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上位于所述定位板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的定位柱和定位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阻碍所述的定位柱相对于定位板向外侧移动的弹簧,所述的摆臂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孔。
[0019]进一步地,所述的测量轮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的探头相配合的感应柱。
[0020]进一步地,所述的探头倾斜设置。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该测距仪不仅能够保证导线间隔棒安装距离测量精度,而且工作时该测距仪悬挂在导线上,能够实现高空线上测量,人员推动即可进行距离测量,无需配合人员,单人就可操作,有效的节省人工,且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0023]2、通用性强。该测距仪的测量方式属高空导线上测量,不受任何地形地貌限制;该测距仪的压紧轮、测量轮和挡棍均采用绝缘材料制作而成,因此在跨越电力线路和平行电力线路的区段均可使用。
[0024]3、通过设置提示器,并将测量档内单相需要安装间隔棒的测量距离提前设置完成,当测距仪移动到安装位置时,会通过提示器发出提示音,在安装间隔棒的过程中不需要频繁查看测距仪的移动距离,方便间隔棒的安装。
[0025]4、通过设置定位部件,该测距仪能够实现单相测量,多相共享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测距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7]图2为本测距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8]图3为本测距仪的左视图;
[0029]图4为图3中的A

A剖视图;
[0030]图5为图3中的B

B剖视图;
[0031]图6为本测距仪的主视图;
[0032]图7为图6中的C

C剖视图;
[0033]图8为测量轮和探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34]图9为外壳的爆炸视图;
[0035]图10为蓄电池在主壳体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6]图11为计米器与安装架之间安装关系的爆炸视图;
[0037]图12为测量轮和探头之间位置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8]图13为固定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9]图14为挡棍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40]图15为本测距仪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图中:1

外壳,11

主壳体,111

翻边,112

铰接轴,113

挂杆,114

第二安装口,115

凹槽,12

盖板,121

第一安装口,122

第三安装口,13

安装架,131

基板,1311

避让口,132

侧板,
[0042]21

第一转轴,211

第一轴段,212

第二轴段,213

第一挡板,22

测量轮,221

感应柱,23

第一轴承,24

套筒,
[0043]311

第一安装板,312

第二安装板,32

探头,
[0044]4‑
摆臂,41

定位孔,
[0045]5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多分裂导线间隔棒安装测距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口,所述的第一安装口内设置有测量轮,所述的外壳内设置有探头,所述的测量轮上设置有与所述的探头相配合的感应柱;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与所述的外壳相铰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的第二转轴上位于所述外壳的上方设置有压紧轮;所述的摆臂和外壳之间设置有用于向下拉紧所述摆臂的拉簧;所述的外壳内设置有蓄电池和计米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多分裂导线间隔棒安装测距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上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口,所述的第三安装口内设置挡棍,当压紧轮压紧在导线上时,所述的挡棍和测量轮分别位于所述压紧轮的前、后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多分裂导线间隔棒安装测距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扁口,所述的外壳包括主壳体和盖板,所述主壳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上边缘处分别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固定轴的弧形凹槽,当所述的盖板安装固定在所述主壳体上时,所述的盖板压紧在所述固定轴的扁口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多分裂导线间隔棒安装测距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轮、压紧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义奎王春林张君韩学文吕博邓杰荧牛泽楠王庭李庆张小龙李相军韩伟王永俊王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