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雷达装置及导航机器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1266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4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激光雷达装置及导航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其中,激光雷达装置包括防爆本体、透光套筒和激光雷达。防爆本体内形成有容纳腔,透光套筒穿设于容纳腔,激光雷达设置在透光套筒内,沿防爆本体的周向开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开口,且开口的开设位置与激光雷达的激光发射区域相对应。本申请中,为了同时满足激光雷达的防爆和扫描需求,将透光套筒设置在防爆本体的容纳腔内,激光雷达设置在透光套筒内,并在防爆本体上对应于激光雷达的激光发射区域开设开口,防爆本体为激光雷达提供了结构支撑,且结构上不存在遮挡,激光雷达发射的激光可顺次通过透光套筒和开口向外界发射,以进行正常的扫描作业。以进行正常的扫描作业。以进行正常的扫描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雷达装置及导航机器人


[0001]本申请涉及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激光雷达装置及导航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领域智能化的快速推进,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石油、天然气、化工、冶金等防爆场所,越来越多的自主导航机器人在现场应用,用于进行设备故障巡检。
[0003]进行这些故障巡检任务主要依靠导航机器人搭载的激光雷达来实现,然而,由于防爆场所的特殊性,激光雷达需要满足相关的防爆性能要求,而激光雷达本身并不具备防爆条件,需要后期对其进行防爆结构设计,来满足其在防爆场所使用的需求。
[0004]鉴于此,本申请旨在设计一款激光雷达装置,以同时满足激光雷达的探测和防爆的双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激光雷达装置及导航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激光雷达无法同时满足防爆和探测需求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
[0007]一种激光雷达装置,包括:
[0008]防爆本体,所述防爆本体内形成有容纳腔;
[0009]透光套筒,所述透光套筒穿设于所述容纳腔;
[0010]激光雷达,所述激光雷达设置于所述透光套筒内,且沿所述防爆本体的周向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激光雷达的激光发射区域相对应。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套筒的内径为D,所述激光雷达的外径为d,满足:t=D

d,t≤5mm。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爆本体包括壳体、底盖和端盖,所述壳体形成有所述容纳腔和所述开口,且所述壳体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敞口,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敞口,所述第一敞口和所述第二敞口分别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底盖和所述端盖分别与所述第一敞口和所述第二敞口连接,用于分别封闭所述第一敞口和所述第二敞口。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盖包括安装盘和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设置于所述安装盘上,且所述连接凸台与所述第一敞口连接,所述激光雷达的端部安装于所述连接凸台上,沿所述连接凸台的周向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抵接于所述第一敞口的内壁。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激光雷达装置还包括堵头,所述连接凸台的端部开设有封堵孔,所述封堵孔的底部开设有贯通所述连接凸台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壁通过紧固元件与所述激光雷达的端部连接,所述堵头与所述封堵孔的孔壁螺纹连接并抵接于所述紧固元件,且沿所述堵头的周向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封堵孔的孔壁开设有与所
述第二密封圈配合的第一环槽。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盖包括端盖本体和连接凸环,所述连接凸环与所述第二敞口连接,沿所述连接凸环的周向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沿所述第二敞口的周向开设有与所述第三密封圈配合的第二环槽。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容纳腔的周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透光套筒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粘接层,所述透光套筒通过所述粘接层分别与所述连接凸环和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连接。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套筒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敞口的内壁在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位置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透光套筒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第二敞口的内壁螺纹连接。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爆本体呈圆柱状,所述开口对应的圆周角θ满足:270
°
≤θ≤315
°

[0019]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导航机器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激光雷达装置。
[0020]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申请提出一种激光雷达装置,包括防爆本体、透光套筒和激光雷达。其中,防爆本体内形成有容纳腔,透光套筒穿设于容纳腔,激光雷达设置在透光套筒内,沿防爆本体的周向开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开口,且开口的开设位置与激光雷达的激光发射区域相对应。
[0022]本申请中,为了同时满足激光雷达的防爆和探测需求,将透光套筒设置在防爆本体的容纳腔内,激光雷达设置在透光套筒内,并在防爆本体上对应于激光雷达的激光发射区域开设开口。防爆本体和透光套筒为激光雷达提供了结构支撑,且结构上不存在遮挡,激光雷达发射的激光可顺次通过透光套筒和开口向外界发射,以进行正常的扫描作业。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4]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激光雷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激光雷达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0026]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激光雷达装置的剖视图;
[0027]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的剖视图;
[0028]图5示出了图4中A位置的剖视图;
[0029]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底盖的剖视图。
[003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1]100

激光雷达装置;10

防爆本体;11

壳体;111

容纳腔;112

开口;113

第一敞口;114

第二敞口;115

安装槽;116

内螺纹;12

底盖;121

安装盘;122

连接凸台;1221

第一密封圈;1222

封堵孔;1223

安装孔;123
‑ꢀ
堵头;1231

第二密封圈;124

紧固元件;13

端盖;131

端盖本体;132

连接凸环;1321

第三密封圈;14

透光套筒;141

外螺纹;15

激光雷
达;151
‑ꢀ
激光发射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3]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爆本体,所述防爆本体内形成有容纳腔;透光套筒,所述透光套筒穿设于所述容纳腔;激光雷达,所述激光雷达设置于所述透光套筒内,且沿所述防爆本体的周向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激光雷达的激光发射区域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套筒的内径为D,所述激光雷达的外径为d,满足:t=D

d,t≤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本体包括壳体、底盖和端盖,所述壳体形成有所述容纳腔和所述开口,且所述壳体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敞口,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敞口,所述第一敞口和所述第二敞口分别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底盖和所述端盖分别与所述第一敞口和所述第二敞口连接,用于分别封闭所述第一敞口和所述第二敞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包括安装盘和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设置于所述安装盘上,且所述连接凸台与所述第一敞口连接,所述激光雷达的端部安装于所述连接凸台上,沿所述连接凸台的周向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抵接于所述第一敞口的内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雷达装置还包括堵头,所述连接凸台的端部开设有封堵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晨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眸视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