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刚线生产用设备及其制造和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1019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刚线生产用设备及其制造和应用方法,属于光伏切片线锯领域,该金刚线生产用设备包括主轴、不锈钢筒体,不锈钢筒体的两端设有不锈钢法兰盘,不锈钢筒体外周轴向上均匀设置有不锈钢杆,径向上均匀设有不锈钢筋板;在不锈钢筒体最外层设有高分子材料层,高分子材料层表面设有多个双“V”型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势:显著改善钢线砂颗粒分布的均匀性;采用一体化的成型方式,显著提升钢线运动稳定性降低牵引轮对钢线的磨损,显著降低最终成品的断线率;现成本下降30%和重量降低25%;综合良率提升至93.2%,为下游客户节约5.2%硅料损。5.2%硅料损。5.2%硅料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刚线生产用设备及其制造和应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切片线锯领域,涉及一种金刚线生产用设备及其制造和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金刚线技术的发展,金刚线产品逐步转向细线化、高速化,除对生产工艺技术要更加稳定和高效外,对设备稳定运行的需求更加地迫切。近期,由于光伏切片逐渐转向大尺寸、薄片化,对金刚线细化的需求日益强烈。同时随着细化的推进,因金刚线直径降低,导致客户端的断线异常频发,是细线推进受阻的一个重因素,然而除钢线直径变细因素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金刚线电镀设备的关键部件之一导电牵引轮系统,因牵引轮的圆度、沟槽、导电杆的精度差,导致钢线在生产过程中磨损受到机械损伤,影响钢线的机械强度,引发客户端的断线不良。目前金刚线锯制造领域导电系统多采用片层组装式结构,因片层叠加导致牵引轮导电槽间距不等,十分容易导致钢线爬坡磨线甚至生产过程断线。
[0003]传统的金刚线生产一体化牵引轮加工一般有两种方式:方式1:采用两端法兰盘,使用24根导电杆和6

8根固定杆将所需的每一个片槽穿在一起固定,每个片槽的厚度在8

10mm,使用个数70

120片;方式2:采用两端法兰盘,使用24根导电杆和6

8根固定杆将所需片槽穿在一起固定,所述的片槽是分组式结构,一般会使用6

16组;采用传统的牵引加工设计存在如下问题:因使用大量塑料片层和导电杆等钢制材质,导致整体重量较重,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十分困难,通常其维护保养周期需要24

36h,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因使用大量的片层结构,导致导电沟槽间距长度不统一,控制和调整十分困难,同时金刚石线设备一般4至6组牵引轮,无法保证所有钢线在牵引轮沟槽内居中。
[0004]由于牵引轮组装尺寸的差异,十分容易让钢线在高速运转时钢线产生位移和爬坡,进而引发钢线机械损伤,甚至并线,严重的会导致断线,内部综合生产断线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工艺制备牵引轮电镀线制备的金刚线,存在钢线磨线、爬坡、并线等缺陷导致的机械损伤,引发客户端断线异常、重量大等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性能稳定、加工精度高、钢线生产中不产生爬坡和磨线,制造工艺简单、重量轻、容易维护且成本低的金刚线生产用设备及其制造和应用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刚线生产用设备,包括主轴3、不锈钢筒体4,不锈钢筒体4的两端设有不锈钢法兰盘1,不锈钢筒体4外周轴向上均匀设置有多根不锈钢杆7,径向上均匀设有不锈钢筋板6;在不锈钢筒体4最外层设有高分子材料层5,高分子材料层5表面设有多个双“V”型槽。优选地,在不锈钢法兰盘1与主轴3连接处设有胀紧套2,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固。
[0007]所述双“V”型槽包括上下两部分,下部分为角度为65

85
°
的槽,槽长为0.5

1mm;上部分为槽角为45

60
°
槽的两边,且其起点为下槽的端点,槽长为 1

3.5mm。
[0008]所述相邻双“V”型槽中心距控制为2

10mm,即双“V”型槽两两之间的中心距控制为2

10mm。
[0009]所述不锈钢筋板6是圆型SUS304不锈钢条,直径为5

10mm。
[0010]所述高分子材料层5的厚度为10

20mm;高分子材料为聚氨酯、聚酰胺酰亚胺、聚苯硫醚、聚四氟乙烯和PP/PPR中的一种。
[0011]一种金刚线生产用设备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厚度为 3

8mm 的不锈钢钢板卷曲对焊制成不锈钢筒体4,在不锈钢筒体)两端分别焊接不锈钢法兰盘1;接着,在不锈钢筒体4外表面轴向上均匀设置36

54根不锈钢杆7,径向上均匀设置不锈钢筋板6,并对不锈钢筒体4外表面和不锈钢法兰盘1内侧面整体喷砂处理;再将不锈钢筒体4经熔融的高分子材料浇筑,在高分子材料表面通过精车加工的方式加工出多个双“V”型槽,最后在筒体中心位置安装主轴3,即完成制造。优选地,在不锈钢法兰盘1与主轴3连接处设有胀紧套2,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固。
[0012]所述不锈钢筋板6的数量为4

8个。
[0013]高分子材料浇筑工艺为在90

100℃条件下保温0.5

1h,后在90

100℃条件下硫化15

20小时。
[0014]一种金刚线生产用设备的应用方法,其具体步骤为:将金刚线生产用设备安装于电镀金刚线设备具上砂/固砂工作槽两端,将金刚线线经过碱洗

水洗

酸洗

预镀

上砂

固砂,制成金刚石线锯。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四个方面的改进: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不同于常规,采用整体钢板卷曲对焊成型,筒体采用细筋板均布加固,结构简单可靠;2)本专利技术的沟槽采用高分子材料绝缘材质一体浇筑,使用精车控制加工,绝缘沟槽精度可控,误差≤0.15mm;3)本专利技术采用双“V”型槽,具有稳线和防止爬坡的功能,这是因为钢线在双“V”型槽底部被槽底的夹角固定而不发生位移;4)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加工路线短,简化牵引轮制造工艺,实现成本下降30%和重量降低25%。
[0016]从而使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势:1)显著改善钢线砂颗粒分布的均匀性、缩小多个位置钢线出刃率均值极差至30个/mm以内,且每根金刚线的出刃率极差均值降低25%以上;2)采用一体化的成型方式,显著提升钢线运动稳定性,实现线网跳动在
±
0.5mm以内,降低牵引轮对钢线的磨损,显著降低最终成品的断线率,经本专利技术金刚线生产用设备加工成的金刚线的断线率最低仅为0.58%;3)实现成本下降30%和重量降低25%;4)综合良率提升至93.2%,为下游客户节约5.2%硅料损。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金刚线生产用设备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金刚线生产用设备不锈钢法兰盘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金刚线生产用设备双”V”型槽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金刚线生产用设备制得的金刚线与常规牵引轮制备的金刚线SEM对比图,左图为常规牵引轮制得的金刚线SEM,右图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得的金刚线SEM。
[0018]其中:1

不锈钢法兰盘;2

胀紧套;3

主轴;4

不锈钢筒体;5

高分子材料层;6

不锈钢筋板;7

不锈钢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不能把它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刚线生产用设备,包括主轴(3)、不锈钢筒体(4),不锈钢筒体(4)的两端设有不锈钢法兰盘(1),其特征在于不锈钢筒体(4)外周轴向上均匀设置有多根不锈钢杆(7),径向上均匀设有不锈钢筋板(6);在不锈钢筒体(4)最外层设有高分子材料层(5),高分子材料层(5)表面设有多个双“V”型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线生产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V”型槽包括上下两部分,下部分为角度为65

85
°
的槽,槽长为0.5

1mm;上部分为槽角为45

60
°
槽的两边,且其起点为下槽的端点,槽长为 1

3.5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刚线生产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V”型槽两两之间的中心距控制为2

1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线生产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筋板(6)是圆型SUS304不锈钢条,直径为5

1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线生产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层(5)的厚度为10

20mm;高分子材料为聚氨酯、聚酰胺酰亚胺、聚苯硫醚、聚四氟乙烯和PP/PPR中的一种。6.一种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金刚线生产用设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厚度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明才韩登峰李信张福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聚成金刚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