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箱梁内模结构和预制箱梁模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0850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35
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制箱梁内模结构和预制箱梁模板系统,包括两个模板、支撑单元和可伸缩单元;每个模板均包括主板体和两个转动板体,两个转动板体位于主板体的两侧且均与主板体可转动地连接;两个模板的转动板体对接以构成出环形体;支撑单元与两个模板的主板体连接,支撑单元用于带动两个模板相互靠近或远离;可伸缩单元设于主板体和转动板体之间,用于带动转动板体相对于主板体转动。脱模过程中,作业人员不需要进入内模围成的区域中,模板拆卸难度低,减小拆模时对小箱梁内部混凝土造成的损坏,且施工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低,降低作业安全隐患。作业安全隐患。作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箱梁内模结构和预制箱梁模板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制箱梁内模结构和预制箱梁模板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桥梁施工过程中,小箱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初凝4

5小时,然后需要施工人员进入小箱梁内部,松动螺栓,逐块取出钢模板,由于内部空间极其狭小,施工人员拆除难度大,操作非常困难。同时,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产生大量水化热,内模板围成的区域内属于高温环境,且小箱梁内部空间狭小,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对施工人员身体造成伤害,存在安全隐患。
[0003]经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现有技术的小箱梁浇注模板结构存在如下缺点:
[0004]内模板的拆除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箱梁内模结构和预制箱梁模板系统,其能够改善内模板拆除不便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7]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箱梁内模结构,包括:
[0008]两个模板、支撑单元和可伸缩单元;每个所述模板均包括主板体和两个转动板体,所述两个转动板体位于所述主板体的两侧且均与所述主板体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两个模板的转动板体对接以构成出环形体;所述支撑单元与所述两个模板的主板体连接,所述支撑单元用于带动所述两个模板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可伸缩单元设于所述主板体和所述转动板体之间,用于带动所述转动板体相对于所述主板体转动。
[000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单元设置为可伸缩组件。/>[00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螺纹套筒和旋向相反的两根调节螺杆,所述螺纹套筒同时与所述两根调节螺杆的一端螺接,所述两根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主板体固定连接;当转动所述螺纹套筒时,所述两根调节螺杆同步靠近或远离。
[00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螺纹套筒外设置有防滑部。
[00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螺杆上设置有刻度线。
[00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伸缩单元设置为气缸、液压缸或电动推杆。
[00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板体远离所述主板体的侧面设置为配合面,所述配合面设置为凹凸面。
[00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相互对接的两个所述配合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密封层。
[00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层设置为海绵层或橡胶层。
[0017]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箱梁模板系统,包括:
[0018]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箱梁内模结构。
[0019]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0020]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预制箱梁内模结构,包括两个模板、支撑单元和可伸缩单元;每个模板均包括主板体和两个转动板体,两个转动板体位于主板体的两侧且均与主板体可转动地连接;两个模板的转动板体对接以构成出环形体;支撑单元与两个模板的主板体连接,支撑单元用于带动两个模板相互靠近或远离;可伸缩单元设于主板体和转动板体之间,用于带动转动板体相对于主板体转动。如此,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先利用支撑单元调整两个主板体之间的距离,满足设定宽度需求,调整完成后,利用支撑单元使两个主板体保持相对固定。然后,再利用可伸缩单元使对应的转动板体相对于主板体转动,使转动板体转动至设定位置,两个模板的两个转动板体分别对接,如此,两个主板体和四个转动板体共同构成环形体,环形体的外围与外模的内围共同形成环形的混凝土浇筑空间。待混凝土浇筑完成且初凝设定时间后,进行内模拆除作业。此时,先使可伸缩结构伸缩带动转动板体转动一定角度,使转动板体与混凝土分离,然后再操作支撑单元使两个模板相互靠近,最终实现脱模。脱模过程中,作业人员不需要进入内模围成的区域中,模板拆卸难度低,减小拆模时对小箱梁内部混凝土造成的损坏,且施工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低,降低作业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预制箱梁内模结构的配合示意图;
[0023]图2为现有技术的内模结构的配合示意图。
[0024]图标:
[0025]001

内模;002

钢架结构。
[0026]100

第一模板;110

第一主板体;120

第一转动板体;130

第二转动板体;200

第二模板;210

第二主板体;220

第三转动板体;230

第四转动板体;300

支撑单元;310

螺纹套筒;320

调节螺杆;400

第一可伸缩单元;500

第二可伸缩单元;600

第三可伸缩单元;700

第四可伸缩单元;800

密封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8]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1]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箱梁内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模板、支撑单元和可伸缩单元;每个所述模板均包括主板体和两个转动板体,所述两个转动板体位于所述主板体的两侧且均与所述主板体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两个模板的转动板体对接以构成出环形体;所述支撑单元与所述两个模板的主板体连接,所述支撑单元用于带动所述两个模板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可伸缩单元设于所述主板体和所述转动板体之间,用于带动所述转动板体相对于所述主板体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箱梁内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设置为可伸缩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箱梁内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螺纹套筒和旋向相反的两根调节螺杆,所述螺纹套筒同时与所述两根调节螺杆的一端螺接,所述两根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主板体固定连接;当转动所述螺纹套筒时,所述两根调节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章刘威周鹏张家涛徐宇赵松林廖波王伟赵琪刘世民杜浩东马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