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结构及其构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084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结构及其构筑方法,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多个安装在地基上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可拆卸安装有墙板组件,多个所述定位板首尾连接形成矩形结构,使所述墙板组件合围形成房屋主体,所述墙板组件包括多个基础板,所述基础板边角处开设有矩形槽,所述基础板远离矩形槽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呈“L”型设置,所述滑槽的拐角处与矩形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矩形槽内设置有活动连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多个基础板组成的墙板组件,可使两个基础板在同一平面内对接,也可使基础板侧向错位后进行滑动,使基础板可以进行堆叠,基础板堆叠在一起时强度更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结构及其构筑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结构及其构筑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房屋通常为砖混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需现场施工,不仅施工周期长,而且还会带来现场的施工和噪声污染;倘若需要拆迁,则房屋本身大部分会成为垃圾,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装配式房屋应运而生,装配式房屋即集成房屋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建造住宅,是将住宅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住宅。
[0003]现有的预制装配式房屋主要分为三大开发模式: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制轻量钢结构、预制集装箱房屋,一般是将房屋分隔为单独的独立房间,并在建筑目的地上通过装配的方式进行搭建,以提高建筑速度,但是由于预制单元如集装箱房屋也具有正常房屋的高度,在运输过程中占据空间过大,道路交通条件限制,运输车辆每次运输的数量有限,导致装配式建筑的运输成本过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将房屋部件拆分成墙板,运输至工地后再进行拼装,但是墙板是薄而长的板材,在吊装的过程中易出现中间受力过于集中导致断裂,影响使用,如果拆分的单元过小,在现场拼接时又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找到对应的单元进行拼接,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装配式集成房屋拆分墙板在吊装过程中易折断,影响后续使用,造成损失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结构及其构筑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结构,包括多个安装在地基上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可拆卸安装有墙板组件,多个所述定位板首尾连接形成矩形结构,使所述墙板组件合围形成房屋主体,所述墙板组件包括多个基础板,所述基础板边角处开设有矩形槽,所述基础板远离矩形槽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呈“L”型设置,所述滑槽的拐角处与矩形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矩形槽内设置有活动连接件,相邻的两个所述基础板之间通过活动连接件连接,使多个所述基础板进行侧滑实现堆叠,并且多个所述基础板在横向拉动到极限位置时形成墙板,所述活动连接件包括转动设置于矩形槽内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滑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连接块之间设置有弹簧一,所述连接杆远离连接块一端活动设置于滑槽内,所述滑槽内壁开设有两条上下对称的卡槽,所述连接杆位于滑槽内的一端转动设置有两个滚轮,所述滚轮位于卡槽内并与所述卡槽内壁相抵。
[0006]优选地,所述连接块的宽度与矩形槽的边长一致。
[0007]优选地,所述连接块侧壁滑动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与连接块之间设置有弹簧二,所述插杆向内延伸至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侧壁上开设有楔形槽,所述插杆靠近连接杆一端
设置有与楔形槽相适配的斜口。
[0008]优选地,所述定位板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定位杆,所述基础板底面开设有与定位杆相适配的定位孔。
[0009]优选地,所述基础板底端开设有两个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转动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上同轴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用于限制螺纹杆周向偏转的限位杆,所述基础板内转动设置有横向贯穿的蜗杆,所述蜗杆分别与两个蜗轮啮合连接,所述螺纹杆底端固定设置有球套,所述球套内活动设置有滚珠。
[0010]优选地,所述蜗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衔接凸起,在所述蜗杆的另一端开设有与衔接凸起相适配的衔接凹槽,所述衔接凸起与衔接凹槽的截面均为正六边形。
[0011]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结构的构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出厂运输,将相邻的两个基础板错位滑动,使两个基础板错开单个基础板厚度,使连接块带动连接杆转动90
°
,沿着滑槽长度方向滑动基础板,使两个基础板轮廓重合,依次操作,使墙板组件叠合在一起,将墙板组件吊装至运输车辆上,送至建筑工地;S2:展开墙板组件,由外向里,依次侧向滑动基础板,使基础板在连接杆与滑槽的配合下向外滑出,在两个基础板完全拉开后,连接块带动连接杆转动90
°
,使两个基础板处于同一平面内,随着连接块转动,使插杆与矩形槽侧壁相抵,插杆上的斜口与楔形槽相抵,使连接杆向连接块内缩回,使两个基础板完成拼接,并且衔接凸起与相适配的衔接凹槽完成卡合;S3:调整墙板组件位置,转动蜗杆,其中一个蜗杆转动带动全部的蜗杆转动,进而带动蜗轮转动,使螺纹杆向下运动,使滚珠伸出安装腔,此时墙板组件在滚珠的支撑下,可轻松调节位置;S4:固定墙板组件,在定位杆与定位孔位置定位好后,反向转动蜗杆,蜗杆反向驱动蜗轮转动,使螺纹杆向上运动缩回安装腔内,此时墙板组件在重力作用下,使定位杆插入定位孔内,完成墙板组件的安装。
[001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多个基础板组成的墙板组件,基础板之间在活动连接件的连接下,可使两个基础板在同一平面内对接,也可使基础板侧向错位后进行滑动,使基础板可以进行堆叠,有利于减小装配式房屋的最小单位的占用面积,基础板堆叠在一起时强度更高,具有一定的抗断裂的效果,并且由于活动连接件的作用,各部件之间位置不易错乱,在墙板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后,还可以准确地进行展开拼接,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装配式集成房屋拆分墙板在吊装过程中易折断,影响后续使用,造成损失的问题。
[0013]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连接块和连接杆配合滑槽,使两个基础板可进行侧滑,使基础板之间可进行堆叠码放以及展开后水平对接,便于墙板组件在运输过程中堆叠在一起,降低墙板组件的占用空间,在使用时,将墙板组件展开,使基础板处于同一平面,在基础板处于共面时,通过插杆与矩形槽相抵,使插杆抵压连接杆,进而控制两个基础板相互靠近,实现拼接,并且在定位孔和定位柱的配合下,保证基础板的拼接强度。
[0014]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蜗轮、蜗杆以及螺纹杆配合,通过转动蜗杆即可控制螺纹杆升降,螺纹杆底端设置有球套和滚珠,通过滚珠便于墙板组件在拼接过程中的移动,在墙板组件的位置调整完成后,通过转动蜗杆,使螺纹杆缩回,可将墙板组件下降,使定位孔与定位
杆完成配合,便于墙板组件的拼接装配。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结构中墙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结构中墙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结构中基础板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结构中基础板的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结构中连接块与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结构中连接块与插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结构侧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结构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结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一;图1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结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二。
[0016]图中:1、地基;2、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结构,包括多个安装在地基(1)上的定位板(2),所述定位板(2)上可拆卸安装有墙板组件(3),多个所述定位板(2)首尾连接形成矩形结构,使所述墙板组件(3)合围形成房屋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组件(3)包括多个基础板(4),所述基础板(4)边角处开设有矩形槽(6),所述基础板(4)远离矩形槽(6)一侧开设有滑槽(9),所述滑槽(9)呈“L”型设置,所述滑槽(9)的拐角处与矩形槽(6)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矩形槽(6)内设置有活动连接件,相邻的两个所述基础板(4)之间通过活动连接件连接,使多个所述基础板(4)进行侧滑实现堆叠,并且多个所述基础板(4)在横向拉动到极限位置时形成墙板,所述活动连接件包括转动设置于矩形槽(6)内的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内滑动设置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与连接块(5)之间设置有弹簧一(8),所述连接杆(7)远离连接块(5)一端活动设置于滑槽(9)内,所述滑槽(9)内壁开设有两条上下对称的卡槽(10),所述连接杆(7)位于滑槽(9)内的一端转动设置有两个滚轮(11),所述滚轮(11)位于卡槽(10)内并与所述卡槽(10)内壁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5)的宽度与矩形槽(6)的边长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5)侧壁滑动设置有插杆(12),所述插杆(12)与连接块(5)之间设置有弹簧二(13),所述插杆(12)向内延伸至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侧壁上开设有楔形槽(14),所述插杆(12)靠近连接杆(7)一端设置有与楔形槽(14)相适配的斜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定位杆(17),所述基础板(4)底面开设有与定位杆(17)相适配的定位孔(1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板(4)底端开设有两个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转动设置有蜗轮(19),所述蜗轮(19)上同轴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0),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用于限制螺纹杆(20)周向偏转的限位杆(21),所述基础板(4)内转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宏亮吴星蓉秦萍罗崇德胡海涛李强王建平刘福江周磊蔡东伟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建投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