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9902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建筑结构,具体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设置有保温隔音装置,所述保温隔音装置包括四个螺纹柱,四个所述螺纹柱的底端分别与顶板的顶部四角处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压块,四个所述螺纹柱的顶部设置有防护板,四个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均插设在防护板的内壁,所述防护板的底部与四个压块的顶部均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护板对日光和雨水进行阻挡,起到一定程度上减小噪声和隔热的效果,同时通过在防护板的底部设置海绵垫,利用海绵垫输送多孔的性质,进一步提升建筑结构的防噪声和隔热效果,减小对住户造成的影响。影响。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建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块化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模块化建筑是当代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体系,是将建筑以单个的房间为模块,事先在工厂中完成设计和预制生产,再将所有模块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相较于传统建筑,模块化建筑具有施工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绿色环保等优点。
[0003]专利技术人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传统的建筑材料多是水泥钢筋的混合结构,强度高,但重量极大,用来制作模块化建筑存在运输困难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运输过程中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的模块化建筑通常回舍弃传统钢筋水泥的建筑结构,改用更为轻质环保的材料来代替,然而这些材料虽然强度优良,但往往隔音效果和保温效果弱于传统的建筑材料,在阴雨天气会有较大的噪音,对住户的生活会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解决的问题所提出一种模块化建筑结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建筑结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设置有保温隔音装置,所述保温隔音装置包括四个螺纹柱,四个所述螺纹柱的底端分别与顶板的顶部四角处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压块,四个所述螺纹柱的顶部设置有防护板,四个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均插设在防护板的内壁,所述防护板的底部与四个压块的顶部均抵接,所述框架的内壁设置有可拆卸装置。
[000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防护板,对顶板进行防护,防止雨水直接击打顶板,减少来自顶板的噪音,同时也能对阳光进行防护,有一定的隔热作用。
[0008]优选的,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顶部螺纹连有螺纹筒,四个所述螺纹筒的底部与均防护板的顶部抵接,所述螺纹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六角块。
[000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螺纹筒,对防护板进行限位,防止防护板从螺纹柱中脱出。
[0010]优选的,所述防护板的底部设置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的底部与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四个所述螺纹柱均插设在海绵垫的内壁。
[00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海绵垫,利用海绵垫疏松多孔的性质,进一步减少雨水坠落引起的噪音,同时也进一步对顶板进行隔热。
[0012]优选的,所述防护板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辅助板。
[00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辅助板,当辅助板滑出滑槽,能够对辅助板的底部的空间进行防护,遮挡雨水和阳光。
[0014]优选的,所述防护板和辅助板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孔的内壁
螺纹连接有同一个螺栓。
[00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桶过设置螺栓,对辅助板进行定位,防止辅助板从滑槽的内壁滑落。
[0016]优选的,所述可拆卸装置包括四个第一侧板,四个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分别与框架的内壁四侧相贴合,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外表面与框架的内壁相适配。
[001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对框架侧四周进行防护,同时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框架之间可分离,便于根据实际情况对框架的侧边进行拆卸,进而使得该建筑结构可以适用于建筑的不同区域。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四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内壁插设有螺纹销,所述螺纹销的外表面与框架的内壁螺纹连接。
[001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螺纹销,便于对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进行拆卸和固定。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通过设置防护板对日光和雨水进行阻挡,起到一定程度上减小噪声和隔热的效果,同时通过在防护板的底部设置海绵垫,利用海绵垫输送多孔的性质,进一步提升建筑结构的防噪声和隔热效果,减小对住户造成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主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防护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辅助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第一侧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框架;2、顶板;3、保温隔音装置;31、螺纹柱;32、压块;33、防护板;34、螺纹筒;35、六角块;36、海绵垫;37、滑槽;38、辅助板;39、螺纹孔;310、螺栓;4、可拆卸装置;41、第一侧板;42、第二侧板;43、第一定位孔;44、螺纹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建筑结构,包括框架1,框架1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2,顶板2的顶部设置有保温隔音装置3,保温隔音装置3包括四个螺纹柱31,四个螺纹柱31的底端分别与顶板2的顶部四角处固定连接,螺纹柱3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压块32,四个螺纹柱31的顶部设置有防护板33,四个螺纹柱31的外表面均插设在防护板33的内壁,防护板33的底部与四个压块32的顶部均抵接,框架1的内壁设置有可拆卸装置4,通过设置防护板33,对顶板2进行防护,防止雨水直接击打顶板2,减少来自顶板2的噪音,同时也能对阳光进行防护,有一定的隔热作用。
[0028]参照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案中:螺纹柱31的外表面顶部螺纹连有螺纹筒34,四个螺纹筒34的底部与均防护板33的顶部抵接,螺纹筒3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六角块35,通过设置螺纹筒34,对防护板33进行限位,防止防护板33从螺纹柱31中脱出,防护板33的底部设置有海绵垫36,海绵垫36的底部与顶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四个螺纹柱31均插设在海绵垫36
的内壁,通过设置海绵垫36,利用海绵垫36疏松多孔的性质,进一步减少雨水坠落引起的噪音,同时也进一步对顶板2进行隔热。
[0029]参照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案中:防护板33的一侧开设有滑槽37,滑槽3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辅助板38,通过设置辅助板38,当辅助板38滑出滑槽37,能够对辅助板38的底部的空间进行防护,遮挡雨水和阳光,防护板33和辅助板38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39,两个螺纹孔39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同一个螺栓310,桶过设置螺栓310,对辅助板38进行定位,防止辅助板38从滑槽37的内壁滑落。
[0030]参照图4所示,本实施方案中:可拆卸装置4包括四个第一侧板41,四个第一侧板41的一侧分别与框架1的内壁四侧相贴合,第一侧板4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42,第二侧板42的外表面与框架1的内壁相适配,通过设置第一侧板41和第二侧板42,对框架1侧四周进行防护,同时第一侧板41和第二侧板42与框架1之间可分离,便于根据实际情况对框架1的侧边进行拆卸,进而使得该建筑结构可以适用于建筑的不同区域。
[0031]参照图4所示,本实施方案中:第一侧板41的外表面开设有四个第一定位孔43,第一定位孔43的内壁插设有螺纹销44,螺纹销44的外表面与框架1的内壁螺纹连接,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2),所述顶板(2)的顶部设置有保温隔音装置(3),所述保温隔音装置(3)包括四个螺纹柱(31),四个所述螺纹柱(31)的底端分别与顶板(2)的顶部四角处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3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压块(32),四个所述螺纹柱(31)的顶部设置有防护板(33),四个所述螺纹柱(31)的外表面均插设在防护板(33)的内壁,所述防护板(33)的底部与四个压块(32)的顶部均抵接,所述框架(1)的内壁设置有可拆卸装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柱(31)的外表面顶部螺纹连有螺纹筒(34),四个所述螺纹筒(34)的底部与均防护板(33)的顶部抵接,所述螺纹筒(3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六角块(3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33)的底部设置有海绵垫(36),所述海绵垫(36)的底部与顶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晓娜孙复钱游胜勇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