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屋面调节支撑体系及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007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22
本申请涉及一种坡屋面调节支撑体系及调节方法,涉及坡屋面倾斜度调节技术领域,包括坡屋面板、支撑机构以及底架;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坡屋面板与底架之间且支撑机构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伸缩组件、滚动组件以及滑动组件,所述滚动组件转动设置在伸缩组件的一端,所述滑动组件设置在伸缩组件的另一端;所述滚动组件与坡屋面板滚动配合,所述滑动组件与底架滑动配合,所述伸缩组件可沿自身长度方向进行伸缩。本申请具有改善坡屋面斜度调节的效率的效果。的效率的效果。的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坡屋面调节支撑体系及调节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坡屋面倾斜度调节
,尤其是涉及一种坡屋面调节支撑体系及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坡屋面是指坡度≥3%的屋面,随着建筑形式的变化和平屋顶的发展,目前坡屋面多用于地广人稀的远郊或农村,也可用于低层或依山势而建的坡地上,还能用于园林建筑之中,同时现有的高层、小高层屋面上作空构架,用坡顶形式改造之,可以使得屋顶管线隐于坡顶棚架之下,少穿平屋面,有利防水,不占用平屋面,令平屋面绿化率更高。
[000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申请人认为由于建筑物对坡屋面的斜度要求都不相同,并且也会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调整已经确定好的坡屋面的斜度;因此经常会出现在确定好坡屋面的斜度并安装好后又需要调整的情况,而这样会导致坡屋面的斜度调节非常麻烦,需要将之前安装好的所有部件都重新拆卸下来才能实现调节,极大地降低了坡屋面调节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坡屋面斜度调节的效率,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坡屋面调节支撑体系及调节方法。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坡屋面调节支撑体系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坡屋面调节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坡屋面板、支撑机构以及底架;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坡屋面板与底架之间且支撑机构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伸缩组件、滚动组件以及滑动组件,所述滚动组件转动设置在伸缩组件的一端,所述滑动组件设置在伸缩组件的另一端;所述滚动组件与坡屋面板滚动配合,所述滑动组件与底架滑动配合,所述伸缩组件可沿自身长度方向进行伸缩。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坡屋面进行调节时,首先移动多个伸缩组件,让每个伸缩组件在坡屋面板以及底架之间滑动,而且伸缩组件在滑动到不同位置时,伸缩组件的长度也不同,这时每个伸缩组件处于不同位置及不同长度时既能够对坡屋面板进行支撑、也能让坡屋面板的倾斜角度在伸缩组件上进行自由地调节,而滚动组件以及滑动组件则能够让伸缩组件在坡屋面板与底架之间进行自由移动;将坡屋面板的角度调整到目标角度后,再将伸缩组件进行固定从而让坡屋面板固定在调整好角度下的状态;这样设置后,能够不需要工人再将所有的部件拆卸下来进行调节,在坡屋面处于安装状态下都能够直接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提高坡屋面调节效率的效果。
[0007]可选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内空心管和外空心管,所述内空心管滑动插设在外空心管上,所述滚动组件安装在内空心管远离外空心管的端部,所述滑动组件安装在外空心管远离内空心管的端部。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空心管和外空心管的设置能够实现长度的调节,并且
让伸缩组件调节长度非常地方便。
[0009]可选的,所述滚动组件包括滚动轮以及转动横杆,所述滚动轮在转动横杆的两端各同轴心连接有一个,所述伸缩组件的端部与转动横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坡屋面板上沿着坡屋面板边缘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与滚动轮滚动配合的滚动轨,所述滚动轨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滚动道,两个所述滚动轮分别与两个滚动道滚动配合,两个滚动道相正对的侧壁开口设置,所述转动横杆处于两个滚动道之间。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动轮和滚动道的设置能够让伸缩组件在正常伸缩且移动的同时,又能够让伸缩组件与坡屋面板实现稳定地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滚动轮上设置有滚动锁定装置,所述滚动锁定装置用于将滚动轮固定在滚动道上;所述滚动锁定装置包括弹性挤压组件、推拉组件以及卡接组件,所述弹性挤压组件以及卡接组件均安装在滚动轮上,所述推拉组件安装在弹性挤压组件上,所述弹性挤压组件用于将卡接组件从滚动轮内抵出或收回,所述推拉组件用于供人手部把控进而操纵弹性挤压组件的位置状态,所述卡接组件用于在伸出滚动轮后与滚动道的内壁卡接配合。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滚动轮滚动设置在滚动道里面,因此在坡屋面板的倾斜角度设置好后,需要对滚动轮在滚动道内的位置进行固定;固定滚动轮时,先通过人的手部拉动推拉组件,进而让弹性挤压组件在滚动轮内移动把卡接组件从滚动轮里面推出,使得卡接组件会直接卡在滚动道的内壁上,让滚动轮不易继续在滚动道内滚动,此时滚动轮在滚动道内的位置便受到限制,从而让滚动轮能够在滚动道内通过本身的结构进行固定。
[0013]可选的,所述弹性挤压组件包括压簧、移动杆以及挤压块;所述滚动轮内沿着滚动轮的轴心线方向开设有拉伸腔,所述挤压块滑动设置在拉伸腔内,所述移动杆与挤压块同轴连接且所述挤压块的直径大于移动杆的直径;所述滚动轮上还开设有拉伸通道,所述拉伸腔通过拉伸通道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拉伸通道的截面大小与移动杆相配合、所述拉伸腔的截面大小与挤压块相配,所述压簧设置在挤压块与拉伸腔的内端壁之间且所述压簧始终具有将挤压块往背离拉伸通道侧拉动的趋势;所述推拉组件安装在移动杆远离挤压块的一端且用于拉动移动杆移动,通过所述挤压块的移动将卡接组件从滚动轮内抵出或收回。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通过推拉组件拉动移动杆时,挤压块也会在拉伸腔内沿着滚动轮的轴心线方向移动,挤压块在移动时会将卡接组件从滚动轮内抵出,移动后的挤压块会带动压簧处于弹性拉伸状态;而在挤压块不再受到人手部的拉力后,压簧再带动挤压块复原到原始位置时,卡接组件又能够收回到滚动轮内;即通过挤压块的位置状态决定卡接组件的位置状态,提升滚动轮的卡接便捷性。
[0015]可选的,所述滚动轮上沿着滚动轮的滚动面开设有多个与拉伸腔相连通且垂直的卡接通道,所述卡接组件安装在卡接通道内;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接条、卡接片以及弹簧;所述卡接条滑动插设在卡接通道内且一端处于拉伸腔内,所述卡接片设置在卡接条背离拉伸腔的一端,所述滚动道的上下两个壁面上沿着滚动道的长度方向均开设有限位条槽,所述限位条槽上沿着限位条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用于与卡接片抵触的抵接片;所述弹簧安装在卡接条与卡接通道之间且所述弹簧始终具有将卡接条往靠近拉伸腔侧推动的趋势;所述移动杆与挤压块之间设置有多个推动块,一个所述推动块对应一个卡接通道;所述卡
接条位于拉伸腔的一端设置有滑动斜面,所述推动块上设置有与滑动斜面滑动配合的推动斜坡。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挤压块随着移动杆在拉伸腔内移动时,挤压块与移动杆之间的推动块也会跟着移动,从而让推动块上的推动斜坡抵触着卡接条上的滑动斜面;随着推动块的继续移动,推动斜坡会逐渐向滑动斜面施加推力,进而把滑动斜面从拉伸腔内强制性地推回到卡接通道内;而此时整根卡接条受到推动块的挤压后会往远离拉伸腔的一侧移动,即推动卡接片往卡接通道外侧移动,弹簧处于拉伸状态;而靠近上下两个限位条槽的卡接片在移出卡接通道后便会直接与限位条槽内的抵接片抵触或者是伸入到相邻两个抵接片之间的限位条槽内;在这种情况下,滚动轮的转动便会受到限制而无法正常移动,从而实现对滚动轮的卡接;而需要继续移动滚动轮时,通过移动杆把挤压块按照原路推回,使得压簧重新处于自然状态时,这时推动块将原本占据卡接条的位置给让开,进而在弹簧回弹时会把伸出卡接通道的卡接片重新收回到卡接通道内,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屋面调节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坡屋面板(1)、支撑机构(2)以及底架(3);所述支撑机构(2)设置在坡屋面板(1)与底架(3)之间且支撑机构(2)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伸缩组件(4)、滚动组件(5)以及滑动组件(6),所述滚动组件(5)转动设置在伸缩组件(4)的一端,所述滑动组件(6)设置在伸缩组件(4)的另一端;所述滚动组件(5)与坡屋面板(1)滚动配合,所述滑动组件(6)与底架(3)滑动配合,所述伸缩组件(4)可沿自身长度方向进行伸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屋面调节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4)包括内空心管(41)和外空心管(42),所述内空心管(41)滑动插设在外空心管(42)上,所述滚动组件(5)安装在内空心管(41)远离外空心管(42)的端部,所述滑动组件(6)安装在外空心管(42)远离内空心管(41)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屋面调节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组件(5)包括滚动轮(51)以及转动横杆(52),所述滚动轮(51)在转动横杆(52)的两端各同轴心连接有一个,所述伸缩组件(4)的端部与转动横杆(52)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坡屋面板(1)上沿着坡屋面板(1)边缘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与滚动轮(51)滚动配合的滚动轨(7),所述滚动轨(7)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滚动道(71),两个所述滚动轮(51)分别与两个滚动道(71)滚动配合,两个滚动道(71)相正对的侧壁开口设置,所述转动横杆(52)处于两个滚动道(7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坡屋面调节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轮(51)上设置有滚动锁定装置(8),所述滚动锁定装置(8)用于将滚动轮(51)固定在滚动道(71)上;所述滚动锁定装置(8)包括弹性挤压组件(81)、推拉组件(82)以及卡接组件(83),所述弹性挤压组件(81)以及卡接组件(83)均安装在滚动轮(51)上,所述推拉组件(82)安装在弹性挤压组件(81)上,所述弹性挤压组件(81)用于将卡接组件(83)从滚动轮(51)内抵出或收回,所述推拉组件(82)用于供人手部把控进而操纵弹性挤压组件(81)的位置状态,所述卡接组件(83)用于在伸出滚动轮(51)后与滚动道(71)的内壁卡接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坡屋面调节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挤压组件(81)包括压簧(811)、移动杆(812)以及挤压块(813);所述滚动轮(51)内沿着滚动轮(51)的轴心线方向开设有拉伸腔(511),所述挤压块(813)滑动设置在拉伸腔(511)内,所述移动杆(812)与挤压块(813)同轴连接且所述挤压块(813)的直径大于移动杆(812)的直径;所述滚动轮(51)上还开设有拉伸通道(512),所述拉伸腔(511)通过拉伸通道(512)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拉伸通道(512)的截面大小与移动杆(812)相配合、所述拉伸腔(511)的截面大小与挤压块(813)相配,所述压簧(811)设置在挤压块(813)与拉伸腔(511)的内端壁之间且所述压簧(811)始终具有将挤压块(813)往背离拉伸通道(512)侧拉动的趋势;所述推拉组件(82)安装在移动杆(812)远离挤压块(813)的一端且用于拉动移动杆(812)移动,通过所述挤压块(813)的移动将卡接组件(83)从滚动轮(51)内抵出或收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坡屋面调节支撑体系,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子良金大春韩冰李北超刘国祥赵国豪杨明侯广斌田进福卢军艳粱宇珊赵天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