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083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及其安装方法。所述市政工程用道路及其安装方法包括:铺设在地面上的道路本体,所述道路本体依次由下而上铺设有地基层、石子垫层、混凝土层和沥青层,所述混凝土层内设有钢筋架,所述道路本体沿所述混凝土层和所述沥青层切割有多道膨胀切口,所述膨胀切口内设有防护件,所述道路本体的侧边铺设镶嵌有排水渠。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市政工程用道路及其安装方法具有提高了疏水性,改善了洪涝积水问题,灾后积水更易渗透排出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及其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
,尤其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市政工程(municipal engineering)是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我国,市政基础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乡)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桥梁、地铁、地下管线、隧道、河道、轨道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处置等工程,又比如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管线:雨水,污水,给水,中水,电力(红线以外部分),电信,热力,燃气等,还有广场,城市绿化等的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在市政道路中,由于目前所铺设的道路多为混凝土和沥青道路,其道路固然铺设方便,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疏水效果差,往往容易造成积水,使洪涝灾害更加严重,灾后积水难以及时排出。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市政工程用道路及其安装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提高了疏水性,改善了洪涝积水问题,灾后积水更易渗透排出的市政工程用道路及其安装方法。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市政工程用道路包括:铺设在地面上的道路本体,所述道路本体依次由下而上铺设有地基层、石子垫层、混凝土层和沥青层,所述混凝土层内设有钢筋架,所述道路本体沿所述混凝土层和所述沥青层切割有多道膨胀切口,所述膨胀切口内设有防护件,所述道路本体的侧边铺设镶嵌有排水渠。
[0006]优选的,所述防护件包括透水网和弹性条,所述透水网和所述弹性条均镶嵌在所述膨胀切口内,所述弹性条位于所述透水网的顶部,所述弹性条上开设有透水孔。
[0007]优选的,所述排水渠内铺设有遮挡箅子和细滤网,所述细滤网位于所述遮挡箅子的下方。
[0008]优选的,所述排水渠位于所述道路本体由所述膨胀切口分割最外侧的一段上,所述地面内铺设有市政泄洪管,所述市政泄洪管位于所述排水渠的外侧下方并错开所述道路本体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排水渠的底部与所述市政泄洪管上连通有连通支管,所述连通支管上连通有气管,所述气管的排气端延伸至所述地面外并位于所述道路本体的一侧。
[0010]优选的,所述气管的排气端固定套设有遮挡套,所述遮挡套的侧边开设有倾斜向下的透气孔。
[0011]优选的,所述地面内铺设有与所述道路本体任一独立段对应的市政地埋管。
[0012]优选的,所述遮挡套的任一端为开口,且开口内开设螺纹与所述气管相旋合。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铺设时,首先在地面上开挖土方进行整平,将排水渠、市政泄洪管和市政地埋管预埋,将排水渠底部和市政泄洪管通过多根连通支管进行连通,将气管连通在连通支管上,并将气管的顶端延伸至地面上安装遮挡套;步骤二:随后将路基回填、清理并压实,之后在路基两侧搭建遮挡模板并进行固定,回填石子垫层并整平,铺设钢筋架并避让排水渠,此时浇灌混凝土层和沥青层;步骤三:根据需要使用切割设备进行切割膨胀切口,最后将透水网和弹性条塞入至膨胀切口内。
[00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市政工程用道路及其安装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及其安装方法:1、通过地基层、石子垫层、混凝土层和沥青层构成的道路本体,其确保了使用强度,钢筋架增加了使用寿命,膨胀切口在雨季时能够提高疏水性,改善了洪涝积水问题,灾后积水更易渗透排出,夏季时膨胀切口能够有效避免路面膨胀后的鼓胀,排水渠配合排水,进一步增加了排水的效果,通过透水网和弹性条构成的防护件,在使用中可被压缩,同时能够确保排水的需要,保护膨胀切口的边缘;2、通过遮挡箅子和细滤网能够对排水渠的杂质进行过滤,避免杂质咋成管道堵塞,通过将市政泄洪管偏离道路本体设置,在维护时可在道路侧开挖,降低对路面损伤造成的经济损失,通过连通支管将排水渠与市政泄洪管进行连通,气管确保透气性,能够导入空气,提高泄洪效率,通过遮挡套能够对气管的开口进行遮蔽,避免出现异物堵塞的问题,透气孔确保透气效果,不易堵塞,通过市政地埋管可用于其他管道铺设的需要,市政地埋管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铺设,对应独立段设置,在检修时减少路面破坏,通过螺纹安装的遮挡套方便安装和拆除。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市政工程用道路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遮挡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标号:1、地面;2、地基层;3、石子垫层;4、混凝土层;5、沥青层;6、钢筋架;7、膨胀切口;8、透水网;9、弹性条;10、透水孔;11、排水渠;12、遮挡箅子;13、细滤网;14、市政泄洪管;15、连通支管;16、气管;17、遮挡套;18、透气孔;19、市政地埋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请结合参阅图1

图5,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市政工程用道路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遮挡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
图。市政工程用道路包括:铺设在地面1上的道路本体,所述道路本体依次由下而上铺设有地基层2、石子垫层3、混凝土层4和沥青层5,所述混凝土层4内设有钢筋架6,所述道路本体沿所述混凝土层4和所述沥青层5切割有多道膨胀切口7,所述膨胀切口7内设有防护件,所述道路本体的侧边铺设镶嵌有排水渠11,通过地基层2、石子垫层3、混凝土层4和沥青层5构成的道路本体,其确保了使用强度,钢筋架6增加了使用寿命,膨胀切口7在雨季时能够提高疏水性,改善了洪涝积水问题,灾后积水更易渗透排出,夏季时膨胀切口7能够有效避免路面膨胀后的鼓胀,排水渠11配合排水,进一步增加了排水的效果。
[0019]所述防护件包括透水网8和弹性条9,所述透水网8和所述弹性条9均镶嵌在所述膨胀切口7内,所述弹性条9位于所述透水网8的顶部,所述弹性条9上开设有透水孔10,通过透水网8和弹性条9构成的防护件,在使用中可被压缩,同时能够确保排水的需要,保护膨胀切口7的边缘。
[0020]所述排水渠11内铺设有遮挡箅子12和细滤网13,所述细滤网13位于所述遮挡箅子12的下方,通过遮挡箅子12和细滤网13能够对排水渠11的杂质进行过滤,避免杂质造成管道堵塞。
[0021]所述排水渠11位于所述道路本体由所述膨胀切口7分割最外侧的一段上,所述地面1内铺设有市政泄洪管14,所述市政泄洪管14位于所述排水渠11的外侧下方并错开所述道路本体设置,通过将市政泄洪管14偏离道路本体设置,在维护时可在道路侧开挖,降低对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地面上的道路本体,所述道路本体依次由下而上铺设有地基层、石子垫层、混凝土层和沥青层,所述混凝土层内设有钢筋架,所述道路本体沿所述混凝土层和所述沥青层切割有多道膨胀切口,所述膨胀切口内设有防护件,所述道路本体的侧边铺设镶嵌有排水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工程用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包括透水网和弹性条,所述透水网和所述弹性条均镶嵌在所述膨胀切口内,所述弹性条位于所述透水网的顶部,所述弹性条上开设有透水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工程用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渠内铺设有遮挡箅子和细滤网,所述细滤网位于所述遮挡箅子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工程用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渠位于所述道路本体由所述膨胀切口分割最外侧的一段上,所述地面内铺设有市政泄洪管,所述市政泄洪管位于所述排水渠的外侧下方并错开所述道路本体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工程用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渠的底部与所述市政泄洪管上连通有连通支管,所述连通支管上连通有气管,所述气管的排气端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爱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联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