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船舶的集装箱支撑装置及船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0818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船舶的集装箱支撑装置及船舶,涉及船舶集装箱固定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箱脚、支撑架和肘板机构;支撑架水平布置于内底板的表面上,利用支撑架仅仅是通过肘板机构与内底板固定连接,肘板机构是沿着内地结构件的延伸方向进行布置,对内底板以及内底结构件的区域损伤小,当需要拆除时,仅仅需要将肘板机构位置处的连接点分离即可,还能够避免对船舶表面的油漆涂料等大面积损伤,可操作性强;通过箱脚与支撑架的组合结构,箱脚能够对集装箱进行定位支撑固定,使得船舶舱内集装箱布置规整,避免了反复起吊调整,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散货船无法满足集装箱安装运输的需求,以及改装散货船施工难度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技术问题。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船舶的集装箱支撑装置及船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上集装箱固定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船舶的集装箱支撑装置及船舶。

技术介绍

[0002]集装箱船是一种运载集装箱的船舶,集装箱船一般采用双层底,通过在船舶内底板上布置箱脚装置以及内底板下方布置与箱脚对齐的板材来固定支撑集装箱,内底板下方的板材通常是与箱脚对齐的纵横交错桁架结构;但是,当散货船需要运输集装箱的要求时,散货船没有加装箱脚等专门运输集装箱的设备和相关加强,原有底部结构没有能与箱脚直接对齐的纵横交错的桁架结构,如何安全方便又尽可能多的运输集装箱是营运方要面临的重大难题。
[0003]现有技术中,针对临时装运集装箱的散货船,多采用钢板或垫木等布置在集装箱下,这种方式因承载能力有限,适用于堆重较小的情况;当堆重要求提高时,有些采用型材与船体的内底板进行大面积的焊接,上方通过箱脚连接。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散货船采用钢板或垫木等布置在集装箱下的方式,能承载的堆重较小,对于实际需求来说,无法满足散货船要增加运输货物的要求;而采用型材与内底板大面积焊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船舶的集装箱支撑装置,所述船舶上布置有内底板(100)和内底结构件(200),所述内底结构件(200)沿着所述内底板(100)表面呈阵列布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脚(300)、支撑架(400)和肘板机构(500);所述支撑架(400)上开设有固定槽(411),所述肘板机构(500)的一端伸入至所述固定槽(411)内,且所述肘板机构(500)与所述支撑架(40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肘板机构(500)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固定槽(411),所述支撑架(400)水平布置于所述内底板(100)的表面上,且所述肘板机构(500)的布置位置与所述内底结构件(200)的延伸方向一致,以使所述肘板机构(500)与所述内底结构件(200)呈对应布置,所述肘板机构(500)伸出所述固定槽(411)的一端与所述内底板(100)固定连接,以将所述支撑架(400)固定于所述内底板(100)上;所述箱脚(300)与所述支撑架(400)背离所述内底板(100)的一侧连接,所述支撑架(400)通过所述箱脚(300)与集装箱(700)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舶的集装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00)包括第一工字钢(401)和第二工字钢(402);所述第一工字钢(401)与所述第二工字钢(402)呈垂直布置,且所述第一工字钢(401)与所述第二工字钢(402)连接,所述箱脚(300)位于所述第一工字钢(401)远离所述内底板(100)的一侧,所述第二工字钢(402)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工字钢(401)的水平横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船舶的集装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肘板机构(500)包括第一肘板(501)和第二肘板(502);所述第一肘板(501)与所述第一工字钢(401)连接,且所述第一工字钢(401)通过所述第一肘板(501)与所述内底板(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肘板(502)与所述第二工字钢(402)连接,且所述第二工字钢(402)通过所述第二肘板(502)与所述内底板(100)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船舶的集装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肘板(501)包括第一连接段(511)和第二连接段(521);所述第一连接段(511)与所述第二连接段(521)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连接段(511)容置于所述第一工字钢(401)的固定槽(411)内,所述第二连接段(521)伸出所述第一工字钢(401)的固定槽(411)外部,所述第一连接段(511)和所述第二连接段(521)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一连接孔(531),所述第一连接孔(531)与所述第一工字钢(401)靠近所述内底板(100)的端部对应布置,以使所述第二连接段(521)沿着所述内底板(100)的表面抵接,所述第二连接段(521)与所述内底板(100)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船舶的集装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肘板(502)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琦顾斌斌王峰黎峰王德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