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螺杆挤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081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螺杆挤出机,属于材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安装并连通有入料斗,所述壳体的底端固定安装并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加热板、第二加热板和第三加热板,所述第一加热板、第二加热板和第三加热板均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螺旋推杆、第二螺旋推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壳体的另一侧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电机,所述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所述驱动箱和所述壳体并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加工效率。增加加工效率。增加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螺杆挤出机


[0001]本技术属于材料加工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螺杆挤出机。

技术介绍

[0002]双螺杆挤出机广泛用于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热塑性橡胶等高分子材料的填充、增强、增韧等共混改性,以及特种纤维、特种胶粘剂等加工领域,双螺杆挤出机主要由挤出系统、传动系统、加热冷却系统及电气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挤出系统主要包括螺杆、机筒和料斗。传动系统主要包括与螺杆尾部连接的电机箱,通过电机箱为螺杆提供动力。
[0003]现有技术中双螺杆挤出机的分散均匀性较差,加热方式一般为外加热,外加热的方式对物料的分散均匀性较差,对筒体的加热效率较低,不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进而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加热方式为外加热,对物料的分散均匀性较差,对筒体的加热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螺杆挤出机。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双螺杆挤出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安装并连通有入料斗,所述壳体的底端固定安装并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加热板、第二加热板和第三加热板,所述第一加热板、第二加热板和第三加热板均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加热板位于所述壳体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加热板位于所述壳体内壁顶端,所述第三加热板位于所述壳体内壁底端,所述壳体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螺旋推杆、第二螺旋推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螺旋推杆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旋推杆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板和所述第二加热板之间,所述第二螺旋推杆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旋推杆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板和所述第三加热板之间,所述壳体的另一侧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电机,所述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所述驱动箱和所述壳体并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
[0007]为了让物料可以顺利进出,优选地,所述第二加热板上设有与所述入料斗相匹配的槽口,所述第三加热板上设有与所述出料管相匹配的槽口。
[0008]为了让第一齿轮匀速转动,优选地,所述驱动箱内转动安装有第一万向节和第二万向节,所述第一万向节与所述第二万向节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万向节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万向节与所述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0009]为了加强第一转动电机与第二万向节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万向节与所述第一转动电机输出端连接处固定安装有加强筋。
[0010]为了排出壳体内的气体,优选地,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输出端固定安装并连通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伸入所述壳体内。
[0011]为了防止物料进入抽气管,进一步地,所述抽气管内固定安装有过滤网。
[0012]为了对抽出的废气进行收集和处理,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固定安装有废气收集箱,所述废气收集箱与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连通。
[0013]为了让物料进入入料斗时进行初步研磨,优选地,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电机,所述第二转动电机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研磨球,所述研磨球伸入所述入料斗内并与所述入料斗的内壁相抵。
[0014]为了对装置进行支撑和调平,优选地,所述壳体、所述驱动箱和所述加热器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底架,所述支撑底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调平支脚。
[0015]为了可以稳定推送物料,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旋推杆与所述第二螺旋推杆平行。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螺杆挤出机,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通过加热器让第一加热板、第二加热板和第三加热板对壳体内进行加热,通过内部加热的方式对壳体进行预加热,由研磨球进行初步研磨,第一万向节和第二万向节保证第一螺旋推杆和第二螺旋推杆可以匀速转动,让物料可以在壳体内匀速推送挤压,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螺杆挤出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螺杆挤出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螺杆挤出机图2中A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壳体;2、驱动箱;3、加热器;4、入料斗;5、出料管;6、第一转动电机;7、第一螺旋推杆;8、第二螺旋推杆;9、第一加热板;10、第二加热板;11、第三加热板;12、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4、气泵;15、抽气管;16、废气收集箱;17、固定支架;18、第二转动电机;19、研磨球;20、第一万向节;21、第二万向节;22、加强筋;23、支撑底架;24、调平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实施例:
[0025]参照图1

3所示,一种双螺杆挤出机,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端固定安装并连通有入料斗4,壳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并连通有出料管5,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热器3,加热器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加热板9、第二加热板10和第三加热板11,第一加热板9、第二加热板10和第三加热板11均伸入壳体1内,第一加热板9位于壳体1内部中间位置,第二加热板10位于壳体1内壁顶端,第三加热板11位于壳体1内壁底端,壳体1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螺旋
推杆7、第二螺旋推杆8、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3,第一螺旋推杆7与第二齿轮13固定连接,第一螺旋推杆7位于第一加热板9和第二加热板10之间,第二螺旋推杆8与第一齿轮12固定连接,第二螺旋推杆8位于第一加热板9和第三加热板11之间,壳体1的另一侧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箱2,驱动箱2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电机6,第一转动电机6的输出端穿过驱动箱2和壳体1并与第一齿轮12固定连接。
[0026]第二加热板10上设有与入料斗4相匹配的槽口,第三加热板11上设有与出料管5相匹配的槽口,物料从槽口进出,不让第二加热板10和第三加热板11对物料进行阻挡。
[0027]驱动箱2内转动安装有第一万向节20和第二万向节21,第一万向节20与第二万向节2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万向节20与第一齿轮12固定连接,第二万向节21与第一转动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万向节21与第一转动电机6输出端连接处固定安装有加强筋22,通过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螺杆挤出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端固定安装并连通有入料斗(4),所述壳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并连通有出料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热器(3),所述加热器(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加热板(9)、第二加热板(10)和第三加热板(11),所述第一加热板(9)、第二加热板(10)和第三加热板(11)均伸入所述壳体(1)内,所述第一加热板(9)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加热板(10)位于所述壳体(1)内壁顶端,所述第三加热板(11)位于所述壳体(1)内壁底端,所述壳体(1)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螺旋推杆(7)、第二螺旋推杆(8)、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3),所述第一螺旋推杆(7)与所述第二齿轮(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旋推杆(7)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板(9)和所述第二加热板(10)之间,所述第二螺旋推杆(8)与所述第一齿轮(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旋推杆(8)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板(9)和所述第三加热板(11)之间,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箱(2),所述驱动箱(2)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电机(6),所述第一转动电机(6)的输出端穿过所述驱动箱(2)和所述壳体(1)并与所述第一齿轮(1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杆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板(10)上设有与所述入料斗(4)相匹配的槽口,所述第三加热板(11)上设有与所述出料管(5)相匹配的槽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杆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2)内转动安装有第一万向节(20)和第二万向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易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锦鸿利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