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车辆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0794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履带车辆减震器,包括减震器座、阀杆、减震弹簧、油箱、活塞、散热板、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所述减震器座的内部贯通有阀杆,所述阀杆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台与所述减震器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阀杆的外部位于环形台和减震器座的内腔底部之间的部分套接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器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油箱,所述油箱的底端设有与减震弹簧所在腔室连通的连通口,所述油箱的内部设有与其内壁滑动连接的活塞,所述油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其内腔油液接触的散热板,所述油箱的一侧靠近顶端处设有泄压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履带车辆减震器可有效提供减震功能,抗疲劳性能好,寿命长。寿命长。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车辆减震器


[0001]本技术涉及减震器
,特别的为一种履带车辆减震器。

技术介绍

[0002]减震器是军用履带车辆行走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原减震器在车辆行走时使用时间超过若干小时,减震器出现温度急剧增高现象,严重影响减震器工作状态及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履带车辆减震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履带车辆减震器,包括减震器座、阀杆、减震弹簧、油箱、活塞、散热板、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所述减震器座的内部贯通有阀杆,所述阀杆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台与所述减震器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阀杆的外部位于环形台和减震器座的内腔底部之间的部分套接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器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油箱,所述油箱的底端设有与减震弹簧所在腔室连通的连通口,所述油箱的内部设有与其内壁滑动连接的活塞,所述油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其内腔油液接触的散热板,所述油箱的一侧靠近顶端处设有泄压口。
[0005]优选的,所述阀杆位于所述环形台的底端外部套接安装有与其固定的第一密封圈。
[0006]优选的,所述减震器座的内腔底端处固定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与阀杆套接。
[0007]优选的,所述活塞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三密封圈。
[000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履带车辆减震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0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履带车辆减震器具有可靠的减震效果,通过油液带走减震弹簧热量并进行散热增加减震弹簧的抗疲劳性能,增加减震效果和寿命。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一种履带车辆减震器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一种履带车辆减震器的油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减震器座;2、阀杆;3、环形台;4、减震弹簧;5、油箱;6、活塞;7、泄压口;8、散热板;9、连通口;10、第一密封圈;11、第二密封圈;12、第三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001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底部”、“一侧”、“另一侧”、“前面”、“后面”、“中间部位”、“内部”、“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
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5]如图1

2所示,一种履带车辆减震器,包括减震器座1、阀杆2、减震弹簧4、油箱5、活塞6、散热板8、第一密封圈10、第二密封圈11和第三密封圈12,所述减震器座1的内部贯通有阀杆2,所述阀杆2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台3与所述减震器座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阀杆2的外部位于环形台3和减震器座1的内腔底部之间的部分套接安装有减震弹簧4,所述减震器座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油箱5,所述油箱5的底端设有与减震弹簧4所在腔室连通的连通口9,所述油箱5的内部设有与其内壁滑动连接的活塞6,所述油箱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其内腔油液接触的散热板8,所述油箱5的一侧靠近顶端处设有泄压口7。
[0016]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阀杆2位于所述环形台3的底端外部套接安装有与其固定的第一密封圈10。
[0017]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减震器座1的内腔底端处固定有第二密封圈11,所述第二密封圈11与阀杆2套接。
[0018]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活塞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三密封圈12。
[0019]第一密封圈10、第二密封圈11和第三密封圈12防止内部油液泄露。
[0020]具体的,在阀杆受力下压时带动环形台下压使得环形台连同第一密封圈下压挤压内部减震弹簧和油液,油液为阀杆的活动提供润滑,同时带有减震弹簧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连通口将油挤回到油箱5内部,油挤推活塞6将空气从泄压口7排出,油液与散热板8接触对其热量进行散出,然后阀杆不受力,在减震弹簧4回弹时,油液被重新吸回减震弹簧4所在腔室内部。
[002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车辆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器座(1)、阀杆(2)、减震弹簧(4)、油箱(5)、活塞(6)、散热板(8)、第一密封圈(10)、第二密封圈(11)和第三密封圈(12),所述减震器座(1)的内部贯通有阀杆(2),所述阀杆(2)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台(3)与所述减震器座(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阀杆(2)的外部位于环形台(3)和减震器座(1)的内腔底部之间的部分套接安装有减震弹簧(4),所述减震器座(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油箱(5),所述油箱(5)的底端设有与减震弹簧(4)所在腔室连通的连通口(9),所述油箱(5)的内部设有与其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宇薛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第一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