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光纤环组装的涂胶粘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0692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32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光纤环组装的涂胶粘环装置,包括机台,机台上设有相互垂直布置的第一移动轴、第二移动轴和第三移动轴,还设有用于放置光纤环壳体的壳体定位套,第二移动轴可竖向移动,第二移动轴上设有第一胶管和第二胶管,第一胶管和第二胶管下端与混胶器连通,混胶器下端与点胶阀连通,点胶阀用于向光纤环壳体内涂胶,解决了目前光纤环粘环精度和一致性差的问题。性差的问题。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光纤环组装的涂胶粘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陀螺用光纤环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光纤环组装的涂胶粘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纤环作为光纤陀螺的核心部件,直接决定光纤陀螺的性能。为保证光纤环的可靠性和力学性能,光纤环采用结构胶黏剂与金属壳体基座之间进行粘接固定。但在温变环境下,由于材料间的线胀系数不同会产生附加应力,从而影响光在纤芯内的传输,导致产生相位误差。这就对胶黏剂的分布均匀性要求更高,胶黏剂的局部不均匀性会增加附加应力从而增大光纤环的相位误差,导致光纤环甚至光纤陀螺性能劣化。
[0003]光纤环粘环前的刷胶步骤主要是指采用结构胶黏剂,将光纤环端面与金属壳体基座进行粘接。目前该步骤大部分是人工采用工具刷胶的方式,胶水按一定范围刷开后,称重确认胶量,再按照“多退少补”的原则进行移除和补充,胶量符合要求后再将光纤环与壳体基座进行粘接。此操作方式,胶水的分布均匀性很难探测,刷胶的均匀性和一致性很难得到保证。
[0004]另外从工艺上讲,目前的涂胶和粘环工艺是分开的,涂胶完成后需要将壳体取下,采用电子秤称重确认涂胶量后,再放上环体完成粘环,多工序的手工操作带来的众多的不确定性,导致光纤环成品一致性差,从整个过程涉及到多次壳体放置、取下以及环体放置,多次重复定位也会损失一定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光纤环组装的涂胶粘环装置,解决了目前光纤环粘环精度和一致性差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光纤环组装的涂胶粘环装置,包括机台,机台上设有相互垂直布置的第一移动轴、第二移动轴和第三移动轴,还设有用于放置光纤环壳体的壳体定位套,第二移动轴可竖向移动,第二移动轴上设有第一胶管和第二胶管,第一胶管和第二胶管下端与混胶器连通,混胶器下端与点胶阀连通,点胶阀用于向光纤环壳体内涂胶。
[0007]优选的方案中,还设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上设有多个外伸臂,各外伸臂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上端设有壳体定位套,机台一侧还设有多轴机器人。
[0008]优选的方案中,还设有上料装置,上料装置包括第一储料筒、第二储料筒和上料器,第一储料筒用于竖向堆叠放置光纤环壳体,第二储料筒用于竖向堆叠放置光纤环,外伸臂为至少四个,上料器包括可滑动的抬升架,抬升架上设有可转动的转动臂,转动臂端部设有吸盘装置,吸盘装置用于吸取光纤环壳体和光纤环。
[0009]优选的方案中,第一储料筒包括上筒体,上筒体内设有环腔,环腔用于堆叠放置光纤环壳体,环腔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抬升环片,抬升环片顶起光纤环壳体。
[0010]优选的方案中,环腔两侧设有外夹壁和内夹壁,内夹壁设有环槽,环槽靠近环腔的侧壁沿周向均布多个连通孔,连通孔孔口覆盖弹性膜,环槽还设有通气孔,环槽开口处设有封盖。
[0011]优选的方案中,第一储料筒上筒体下端设有固定架,固定架内设有顶架,顶架与抬升环片连接,顶架上设有丝母,还设有丝杆,丝杆与丝母套接,丝杆端部设有电机。
[0012]优选的方案中,第一储料筒上筒体与固定架可拆卸。
[0013]优选的方案中,第一储料筒与第二储料筒结构相同。
[0014]优选的方案中,第一储料筒和第二储料筒内夹壁外侧设有柔性层。
[0015]优选的方案中,抬升架下端设有齿条和导杆,还设有安装基架,安装基架设有导套和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导杆与导套滑动套接。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前提下,降低了因为胶水分布不均匀导致的光纤环粘接不牢靠或性能不满足要求的风险;采用旋转多工位,降低了壳体多次定位带来的精度损失;同一设备可实现涂胶和粘环的,工序之间衔接更加紧密,可同时进行多工序的操作,减少等待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优化结构正视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上料装置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上料装置平面布置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吸盘装置工作示意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储料筒示意图。
[0024]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储料筒拆分示意图。
[0025]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弹性膜处放大图。
[0026]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弹性膜形变示意图。
[0027]图中:第一移动轴1;第二移动轴2;液位传感器3;点胶阀4;压力传感器5;上料装置6;第一储料筒601;第二储料筒602;上料器603;吸盘装置604;转动臂605;抬升架606;固定架607;抬升环片608;顶架609;丝母610;丝杆611;环腔612;环槽613;封盖614;弹性膜615;通气孔616;连通孔617;柔性层618;齿条619;安装基架620;齿轮621;导杆622;第三移动轴7;旋转装置8;外伸臂801;人机界面9;送胶气压控制旋钮10;第一胶管11;第二胶管12;混胶器13;多轴机器人14;手持编程器15;壳体定位套16;总气压控制旋钮17;视觉系统18;USB接口19;手持编程器通讯接口20;急停按钮21;点动出胶按钮22;停止按钮23;启动按钮24;总电源开关25;蜂鸣器26;光纤环壳体27;光纤环28。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实施例1:一种用于光纤环粘环用的自动刷胶装置,该装置包括刷胶运动控制系统、配胶系统、气压控制系统、抽真空系统、点胶阀控制系统、点胶阀、壳体抓取装置、视觉系统、手持编
程器、以及壳体定位套。其中刷胶运动控制系统包含X轴、Y轴、Z轴、R轴四轴运动平台。该装置能按照设定的轨迹和胶量参数完成刷胶过程。
[0029]1.该光纤环粘环用自动刷胶装置,包含四轴运动平台,运动平台上包含X轴、Y轴、Z轴、R轴四轴伺服电机、运动控制器、手持编程器15。其中R轴正上方设有壳体定位套16,用于放置配套光纤环产品。壳体定位套下方接有压力传感器5,用于监测刷胶量。Z轴接有点胶阀4、混胶器13和第一胶管11、第二胶管12。手持编程器15可编写运动程序或将外部程序经USB接口19导入运动控制器,再通过运动控制器控制X轴、Y轴、Z轴、R轴伺服电机来高精度、高效率、高准确率地控制刷胶路径。
[0030]2. 该光纤环粘环用自动刷胶装置中的运动平台内置运动控制器、胶量控制系统、AB双组份胶混胶系统、抽真空系统,通过金属外罩封装后,留有总电源开关25、急停按钮21、启动按钮24、点动出胶按钮22、停止按钮23、送胶气压控制旋钮10、总气压控制旋钮17、蜂鸣器26、人机界面9、USB接口19,手持编程器通讯接口20。
[0031]3.该光纤环粘环用自动刷胶装置中的刷胶控制系统包含点胶阀控制系统、点胶阀4、送胶控制控制系统、第一胶管11、第二胶管12、AB组份胶混胶系统13、胶量监测系统、压力传感器5,液位传感器3。其中点胶阀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Z轴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纤环组装的涂胶粘环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台,机台上设有相互垂直布置的第一移动轴(1)、第二移动轴(2)和第三移动轴(7),还设有用于放置光纤环壳体(27)的壳体定位套(16),第二移动轴(2)可竖向移动,第二移动轴(2)上设有第一胶管(11)和第二胶管(12),第一胶管(11)和第二胶管(12)下端与混胶器(13)连通,混胶器(13)下端与点胶阀(4)连通,点胶阀(4)用于向光纤环壳体(27)内涂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光纤环组装的涂胶粘环装置,其特征是:还设有旋转装置(8),旋转装置(8)上设有多个外伸臂(801),各外伸臂(801)设有压力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5)上端设有壳体定位套(16),机台一侧还设有多轴机器人(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光纤环组装的涂胶粘环装置,其特征是:还设有上料装置(6),上料装置(6)包括第一储料筒(601)、第二储料筒(602)和上料器(603),第一储料筒(601)用于竖向堆叠放置光纤环壳体(27),第二储料筒(602)用于竖向堆叠放置光纤环(28),外伸臂(801)为至少四个,上料器(603)包括可滑动的抬升架(606),抬升架(606)上设有可转动的转动臂(605),转动臂(605)端部设有吸盘装置(604),吸盘装置(604)用于吸取光纤环壳体(27)和光纤环(2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光纤环组装的涂胶粘环装置,其特征是:第一储料筒(601)包括上筒体,上筒体内设有环腔(612),环腔(612)用于堆叠放置光纤环壳体(27),环腔(612)内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彩霞彭冲方明敏马学武皮亚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长盈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