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光纤环自动绕制机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光纤环自动绕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8265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6 17:26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纤环自动绕制机构,包括机架台,机架台上设有相对布置的两个移动台装置,两个移动台装置可直线移动,各移动台装置上设有第一平移模组,第一平移模组设有可移动的横移滑台,横移滑台的移动方向与移动台装置移动方向垂直,横移滑台上设有第一转台组件,各第一转台组件上设有控纤模块,控纤模块包括可转动的放纤轮和导轮系统,两个控纤模块之间设有排纤辅助组件,解决了现有光纤环绕制设备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环绕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纤环自动绕制机构


技术介绍

1、光纤环是一种无源光学敏感器件,在陀螺惯性系统、声呐监听系统、电力信号传感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光纤环根据精度等极可以分为战略级、惯性级、导航级这从高到低三个类别,分别应用在如战略导弹、潜艇、民航客机等功能平台上。而决定光纤环精度的核心就在于光纤长度及其绕制工艺。目前主流的绕制工艺有一般性平绕、四极对称绕法、八极对称绕法以及十六极对称绕法,受限于制作工艺、人工、设备自动化水平等因素,光纤环生产成本及质量稳定性近些年愈发成为行业痛点。

2、当前国内的光纤环设备市场上有多个厂家研发的光纤环绕制设备,有最简单的平绕设备,四级对称光纤环绕制设备,也有多极绕环设备,然而普遍来说自动化程度不高,设备操作对人员依赖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环自动绕制机构,解决了现有光纤环绕制设备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纤环自动绕制机构,包括机架台,机架台上设有相对布置的两个移动台装置,两个移动台装置可直线移动,各移动台装置上设有第一平移模组,第一平移模组设有可移动的横移滑台,横移滑台的移动方向与移动台装置移动方向垂直,横移滑台上设有第一转台组件,各第一转台组件上设有控纤模块,控纤模块包括可转动的放纤轮和导轮系统,两个控纤模块之间设有排纤辅助组件。

3、优选的方案中,排纤辅助组件包括第三转台组件,第三转台组件下端设有排纤组件,排纤组件包括第二平移模组,第二平移模组上设有第二竖向升模组,第二竖向升模组下端设有排纤滚轴组,排纤滚轴组包括两个平行间隔布置的滚轴。

4、优选的方案中,第三转台组件上排纤组件一侧设有拍摄监测组件,拍摄监测组件包括第三平移模组,第三平移模组上设有第四平移模组,第四平移模组上设有相机组件,相机组件朝向光纤环骨架。

5、优选的方案中,机架台上两个控纤模块之间还设有光纤环辅助托架,光纤环辅助托架设在排纤辅助组件下方,光纤环辅助托架包括第二转台组件,第二转台组件上设有第一竖向升模组,第一竖向升模组上设有光纤环托架,光纤环托架上端设有叉板,叉板用于放置光纤环骨架,控纤模块包括可转动的放纤盘转轴,放纤轮套接在放纤盘转轴上,放纤盘转轴端部设有骨架安装轴,放纤盘转轴上设有可转动的导纤架。

6、优选的方案中,导轮系统包括导纤架和多个导轮,导纤架上设有近光纤环轮组和近放纤轮轮组,近光纤环轮组包括斜向布置的对滚轮组,对滚轮组设有使光纤通过的缝隙,近放纤轮轮组包括纵向宽导向轮,纵向宽导向轮和对滚轮组之间设有多个用于导向的定滑轮,光纤从放纤轮出发绕过纵向宽导向轮、多个用于导向的定滑轮和对滚轮组后到达光纤环骨架上,导纤架上还设有可移动的平移架,平移架端部设有带张力传感器的第一张力轮,第一张力轮抵靠在光纤上转动。

7、优选的方案中,近放纤轮轮组包括第三横向定滑轮和第四横向定滑轮,第一张力轮设在第三横向定滑轮和第四横向定滑轮一侧,第一张力轮挤压第三横向定滑轮和第四横向定滑轮之间的光纤。

8、优选的方案中,导纤架上还设有可移动的滑架,滑架上设有动滑轮,近光纤环轮组上的光纤绕过动滑轮后到达近放纤轮轮组上,滑架一端设有与导纤架连接的拉簧。

9、优选的方案中,平移架上还设有可转动的第二张力轮,第二张力轮与第一张力轮同轴且间隔一定距离布置,近光纤环轮组包括第一横向定滑轮和第二横向定滑轮,第二横向定滑轮与第三横向定滑轮同轴布置,第二张力轮挤压第一横向定滑轮和第二横向定滑轮之间的光纤,第一张力轮用于检测近放纤轮轮组上的光纤张力,第二张力轮用于检测近光纤环轮组上的光纤张力。

10、优选的方案中,第一横向定滑轮一侧设有与第一横向定滑轮同轴旋转的第一定制磁铁,第一定制磁铁一侧导纤架上设有第一磁传感器,第一磁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定制磁铁的磁力周期性变化。

11、优选的方案中,近放纤轮轮组包括第三纵向定滑轮,第三纵向定滑轮一侧设有与第三纵向定滑轮同轴旋转的第二定制磁铁,第二定制磁铁一侧导纤架上设有第二磁传感器,第二磁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定制磁铁的磁力周期性变化。

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自动模块取代现下光纤绕制过程中的人工干预动作,实现自动绕制和换盘,提高自动化程度和绕制精度;

13、对绕制过程中光纤相关参数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包括光纤张力、光纤绕制长度,确保光纤环精度和几何对称性;

14、光纤张力检测组件、光纤长度检测芯片电路组件可在待机位置与工作位置之间进行切换,使用灵活;

15、磁传感器可以感应到计长导纤轮旋转信号,而非经过电刷,避免对导纤轮旋转形成阻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环自动绕制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机架台(9),机架台(9)上设有相对布置的两个移动台装置(6),两个移动台装置(6)可直线移动,各移动台装置(6)上设有第一平移模组(601),第一平移模组(601)设有可移动的横移滑台(602),横移滑台(602)的移动方向与移动台装置(6)移动方向垂直,横移滑台(602)上设有第一转台组件(603),各第一转台组件(603)上设有控纤模块(5),控纤模块(5)包括可转动的放纤轮(3)和导轮系统,两个控纤模块(5)之间设有排纤辅助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纤环自动绕制机构,其特征是:排纤辅助组件(8)包括第三转台组件(801),第三转台组件(801)下端设有排纤组件,排纤组件包括第二平移模组(802),第二平移模组(802)上设有第二竖向升模组(803),第二竖向升模组(803)下端设有排纤滚轴组(807),排纤滚轴组(807)包括两个平行间隔布置的滚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光纤环自动绕制机构,其特征是:第三转台组件(801)上排纤组件一侧设有拍摄监测组件,拍摄监测组件包括第三平移模组(804),第三平移模组(804)上设有第四平移模组(805),第四平移模组(805)上设有相机组件(806),相机组件(806)朝向光纤环骨架(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光纤环自动绕制机构,其特征是:机架台(9)上两个控纤模块(5)之间还设有光纤环辅助托架(7),光纤环辅助托架(7)设在排纤辅助组件(8)下方,光纤环辅助托架(7)包括第二转台组件(701),第二转台组件(701)上设有第一竖向升模组(702),第一竖向升模组(702)上设有光纤环托架(703),光纤环托架(703)上端设有叉板(704),叉板(704)用于放置光纤环骨架(4),控纤模块(5)包括可转动的放纤盘转轴(503),放纤轮(3)套接在放纤盘转轴(503)上,放纤盘转轴(503)端部设有骨架安装轴(505),放纤盘转轴(503)上设有可转动的导纤架(5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光纤环自动绕制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导纤架(504),导纤架(504)上设有近光纤环轮组(1)和近放纤轮轮组(2),近光纤环轮组(1)包括斜向布置的对滚轮组(101),对滚轮组(101)设有使光纤通过的缝隙,近放纤轮轮组(2)包括纵向宽导向轮(204),纵向宽导向轮(204)和对滚轮组(101)之间设有多个用于导向的定滑轮,光纤从放纤轮(3)出发绕过纵向宽导向轮(204)、多个用于导向的定滑轮和对滚轮组(101)后到达光纤环骨架(4)上,导纤架(504)上还设有可移动的平移架(206),平移架(206)端部设有带张力传感器(207)的第一张力轮(205),第一张力轮(205)抵靠在光纤上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光纤环自动绕制机构,其特征是:近放纤轮轮组(2)包括第三横向定滑轮(202)和第四横向定滑轮(203),第一张力轮(205)设在第三横向定滑轮(202)和第四横向定滑轮(203)一侧,第一张力轮(205)挤压第三横向定滑轮(202)和第四横向定滑轮(203)之间的光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光纤环自动绕制机构,其特征是:导纤架(504)上还设有可移动的滑架(107),滑架(107)上设有动滑轮(106),近光纤环轮组(1)上的光纤绕过动滑轮(106)后到达近放纤轮轮组(2)上,滑架(107)一端设有与导纤架(504)连接的拉簧(1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光纤环自动绕制机构,其特征是:平移架(206)上还设有可转动的第二张力轮(111),第二张力轮(111)与第一张力轮(205)同轴且间隔一定距离布置,近光纤环轮组(1)包括第一横向定滑轮(103)和第二横向定滑轮(104),第二横向定滑轮(104)与第三横向定滑轮(202)同轴布置,第二张力轮(111)挤压第一横向定滑轮(103)和第二横向定滑轮(104)之间的光纤,第一张力轮(205)用于检测近放纤轮轮组(2)上的光纤张力,第二张力轮(111)用于检测近光纤环轮组(1)上的光纤张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光纤环自动绕制机构,其特征是:第一横向定滑轮(103)一侧设有与第一横向定滑轮(103)同轴旋转的第一定制磁铁(109),第一定制磁铁(109)一侧导纤架(504)上设有第一磁传感器(110),第一磁传感器(110)用于检测第一定制磁铁(109)的磁力周期性变化。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光纤环自动绕制机构,其特征是:近放纤轮轮组(2)包括第三纵向定滑轮(201),第三纵向定滑轮(201)一侧设有与第三纵向定滑轮(201)同轴旋转的第二定制磁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环自动绕制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机架台(9),机架台(9)上设有相对布置的两个移动台装置(6),两个移动台装置(6)可直线移动,各移动台装置(6)上设有第一平移模组(601),第一平移模组(601)设有可移动的横移滑台(602),横移滑台(602)的移动方向与移动台装置(6)移动方向垂直,横移滑台(602)上设有第一转台组件(603),各第一转台组件(603)上设有控纤模块(5),控纤模块(5)包括可转动的放纤轮(3)和导轮系统,两个控纤模块(5)之间设有排纤辅助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纤环自动绕制机构,其特征是:排纤辅助组件(8)包括第三转台组件(801),第三转台组件(801)下端设有排纤组件,排纤组件包括第二平移模组(802),第二平移模组(802)上设有第二竖向升模组(803),第二竖向升模组(803)下端设有排纤滚轴组(807),排纤滚轴组(807)包括两个平行间隔布置的滚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光纤环自动绕制机构,其特征是:第三转台组件(801)上排纤组件一侧设有拍摄监测组件,拍摄监测组件包括第三平移模组(804),第三平移模组(804)上设有第四平移模组(805),第四平移模组(805)上设有相机组件(806),相机组件(806)朝向光纤环骨架(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光纤环自动绕制机构,其特征是:机架台(9)上两个控纤模块(5)之间还设有光纤环辅助托架(7),光纤环辅助托架(7)设在排纤辅助组件(8)下方,光纤环辅助托架(7)包括第二转台组件(701),第二转台组件(701)上设有第一竖向升模组(702),第一竖向升模组(702)上设有光纤环托架(703),光纤环托架(703)上端设有叉板(704),叉板(704)用于放置光纤环骨架(4),控纤模块(5)包括可转动的放纤盘转轴(503),放纤轮(3)套接在放纤盘转轴(503)上,放纤盘转轴(503)端部设有骨架安装轴(505),放纤盘转轴(503)上设有可转动的导纤架(5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光纤环自动绕制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导纤架(504),导纤架(504)上设有近光纤环轮组(1)和近放纤轮轮组(2),近光纤环轮组(1)包括斜向布置的对滚轮组(101),对滚轮组(101)设有使光纤通过的缝隙,近放纤轮轮组(2)包括纵向宽导向轮(204),纵向宽导向轮(204)和对滚轮组(101)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昌郭伟华袁磊廉正刚皮亚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长盈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