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高压成型模具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0688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高压成型模具及其方法,属于内高压技术领域。一种内高压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组合形成设置管材的型腔,和至少两个用于限制上模与下模分离的锁合结构,锁合结构包括第一锁合件,第一锁合件固定在上模上,第一锁合件的锁合端设有限位槽;第二锁合件,第二锁合件滑动设置在下模上,第二锁合件的一端能够与限位槽卡接配合;第一油缸,第一油缸固定在下模上,第一油缸与第二锁合件相连,用于带动第二锁合件移动;在锁合状态下,第二锁合件与限位槽卡合;在非锁合状态下,第二锁合件与限位槽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降低压机所需吨位需求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降低压机所需吨位需求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降低压机所需吨位需求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高压成型模具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内高压
,特别是一种内高压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能用于液压成型的设备主要集中在2000T到5000T之间,压机的设计吨位初衷是为常规的液压成型产品,例如排气管,副车架管等等,产品的尺寸较小。
[0003]但是在汽车大梁的液压成型工艺中,液压成型工序的模具比较大,所需要的合模吨位也比较大,压力最低需求在4800T左右,而安全范围则是在6000T左右,导致普通的压机无法满足对汽车大梁的液压成型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内高压成型模具,具有能够降低压机所需吨位需求的特点。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内高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组合形成设置管材的型腔,和
[0008]至少两个用于限制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分离的锁合结构,所述锁合结构包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高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2),所述模具(2)包括上模(21)和下模(22),所述上模(21)和所述下模(22)组合形成设置管材的型腔(23),和至少两个用于限制所述上模(21)与所述下模(22)分离的锁合结构(3),所述锁合结构(3)包括第一锁合件(31),所述第一锁合件(31)固定在所述上模(21)上,所述第一锁合件(31)的锁合端设有限位槽(311);第二锁合件(32),所述第二锁合件(32)滑动设置在所述下模(22)上,所述第二锁合件(32)的一端能够与所述限位槽(311)卡接配合;第一油缸(33),所述第一油缸(33)固定在所述下模(22)上,所述第一油缸(33)与所述第二锁合件(32)相连,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锁合件(32)移动;在锁合状态下,所述第二锁合件(32)与所述限位槽(311)卡合;在非锁合状态下,所述第二锁合件(32)与所述限位槽(311)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高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311)具有上限位面(3111)和下限位面(3112),所述上限位面(3111)与所述下限位面(3112)形成第一夹角α,所述第二锁合件(32)的端部具有上锁合面(321)和下锁合面(322),所述上锁合面(321)与所述上限位面(3111)抵靠,所述下锁合面(322)与下限位面(3112)抵靠,所述上锁合面(321)与所述下锁合面(322)形成第二夹角β,所述第一夹角α等于所述第二夹角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高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1)设有安装槽(211)和第一通道(212),所述第一通道(212)与所述安装槽(211)相连通,所述第一锁合件(31)具有固定部(312)和限位部(313),所述固定部(312)固定在所述安装槽(211)内,且使所述固定部(312)的下表面与所述安装槽(211)的底面抵靠限位,所述限位部(313)穿设所述第一通道(212)且部分的限位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昱张义丰任雪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正轩汽车轻量化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