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048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29
一种致动器包括第一驱动源、第二驱动源、基座、齿轮、齿条、第一杆、多个第二杆、联接件、多个连接件和多个连杆。在第二驱动源不工作的情况下,第一驱动源驱动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横向延伸且能够在基座上沿横向滑动。在第一驱动源不工作的情况下,第二驱动源驱动第一杆绕第一中心轴线旋转。在第一杆的带动下,第二杆分别能够绕各自的第二中心轴线旋转。联接件可移动地套设于第一杆上且可选择地与其中一个第二杆啮合连接,联接件还与齿条固定连接,齿条的横向滑动带动联接件在第一杆上的移动,联接件随第一杆的转动带动第二杆的转动。连接件滑动连接在第二杆上且连接件固定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小型化的同时动力传递更平稳且更精准。稳且更精准。稳且更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致动器


[0001]本技术涉及基站天线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多路移相器的致动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为了精准覆盖与铺设成本的需求,电调天线得到了广泛应用。电调天线可通过远程控制传动系统改变核心部件移相器的相位调整辐射波束倾角,进而实现对网络覆盖区域调整。随着移相器数量的增加,致动器日益复杂。现有的致动器,要么占据较大的高度空间,要么占据较大的纵向空间,增加了天线整体布局的难度,不利于小型化设计。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致动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致动器,其具有相对于连杆横向延伸的齿条且通过齿轮与齿条啮合从而在横向上相对于齿条移动,来选择需要驱动的连杆,节省了致动器在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和纵向方向上的空间,有利于小型化的同时动力传递更平稳且更精准。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致动器包括:基座;不同步工作的第一驱动源和第二驱动源;齿轮和齿条,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不工作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驱动源驱动所述齿轮的转动,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条横向延伸且能够在所述基座上沿横向滑动;定位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一杆,具有横向延伸的第一中心轴线,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不工作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驱动源驱动所述第一杆绕所述第一中心轴线旋转;定位在所述基座上的多个第二杆,具有纵向延伸的多个第二中心轴线,在所述第一杆的带动下,所述第二杆分别能够绕各自的第二中心轴线旋转;联接件,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杆上且可选择地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杆啮合连接,所述联接件还与所述齿条固定连接,所述齿条的横向滑动带动所述联接件在所述第一杆上的移动,所述联接件随所述第一杆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二杆的转动;以及多个连接件和多个连杆,所述连接件一一对应地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杆上且所述连接件一一对应地固定所述连杆,用于伸出和回退对应的所述连杆。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联接件包括设有齿纹的蜗轮部,每一个所述第二杆包括设有螺纹的蜗杆部,所述蜗轮部能够与所述蜗杆部啮合。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齿条的一侧固设有轴套,所述联接件包括自所述蜗轮部固定延伸的定位部,所述轴套环形套设于所述定位部。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部的两侧设有抵持壁部和抵挡肋部,所述轴套夹持定位在所述抵持壁部和所述抵挡肋部之间;所述定位部包括在圆周面上彼此间隔的至少两个圆弧面部,所述圆弧面部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定位部具有弹性且能被所述轴套压缩,所述轴套套设在所述定位部后,所述定位部能够弹性回位将所述轴套卡
持固定;或,所述轴套的套身具有开口且套身具有一定的弹性,所述定位部自所述开口直接卡入所述轴套固定。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轴套包括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联接件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上的第一联接件和第二联接件,所述第一轴套套设在所述第一联接件的定位部上,所述第二轴套套设在所述第二联接件的定位部上,多个所述第二杆包括左侧的第一部分和右侧的第二部分,所述齿条的横向滑动带动所述第一联接件和所述第二联接件在所述第一杆上的同步移动,所述同步移动使得:所述第一联接件与第一部分的任一个所述第二杆啮合连接时,所述第二联接件与第二部分的所有第二杆分离,和/或,所述第二联接件与第二部分的任一个所述第二杆啮合连接时,所述第一联接件与第一部分的所有第二杆分离。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基座包括底板以及相对于所述底板固定的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杆包括在横向上相反两端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可枢转地连接定位于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端部可枢转地连接定位于所述第二凸台,每一个所述第二杆均包括在纵向上相反两端设置的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所述第三端部可枢转地连接定位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四端部可枢转地连接定位于所述第二支架。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杆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凹陷形成沿所述横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滑槽部,所述联接件的内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滑槽部嵌合,所述联接件能够在所述第一杆上移动但不能转动,所述轴套的内表面和所述定位部的外表面均为光滑的圆弧面,所述联接件能够相对于所述轴套转动但不能移动。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伞齿轮组,所述伞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二驱动源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杆上,所述第二驱动源通过所述伞齿轮组带动所述第一杆绕所述第一中心轴线转动。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驱动源和所述第二驱动源为位于同一个驱动模块上的两个平行输出轴,所述驱动模块和所述第一杆位于所述齿条横向延伸的相反两侧,所述第二驱动源直接嵌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轴心固定。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每一个所述连接件的底部设有内螺纹,每一个所述第二杆包括螺杆部,所述螺杆部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每一个所述连接件依靠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而滑动定位在对应的所述第二杆上;每一个所述连接件的顶部设有定位柱或定位孔,每一个所述连杆对应地设有定位孔或定位柱,且,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基座中,至少其中一个的顶部设有扣持臂,所述扣持臂从所述第二杆的两侧对所述第二杆限位。
[00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致动器通过将多个连杆在纵向上并排平铺设置,节省了致动器在高度方向上的空间,有利于小型化;本技术致动器的第一驱动源驱动的是横向延伸的齿条,通过所述齿条的横向移动来选择需要驱动的连杆,节省了致动器在纵向方向上的空间,进一步有利于小型化;本技术致动器的第二驱动源驱动相互垂直的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在横向上转动,所述第二杆在纵向上转动,所述第一杆和所述
第二杆之间通过联接件啮合,本技术中的动力传递更平稳且更精准。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致动器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其中所有连杆未伸出;
[0017]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8]图3是沿图2中A

A线的剖视图;
[0019]图4是本技术致动器的另一立体组合示意图,其中一个连杆伸出;
[0020]图5是图4的俯视图;
[0021]图6是沿图5中B

B线的剖视图;
[0022]图7是沿图2中C

C线的剖视图;
[0023]图8是本技术致动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4]图9是本技术致动器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5]图10是图9中部分元件的进一步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6]图11是本技术致动器中第二杆、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致动器,用于多路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不同步工作的第一驱动源(21)和第二驱动源(22);齿轮(3)和齿条(4),在所述第二驱动源(22)不工作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驱动源(21)驱动所述齿轮(3)的转动,所述齿轮(3)与所述齿条(4)啮合,所述齿条(4)横向延伸且能够在所述基座(1)上沿横向滑动;定位在所述基座(1)上的第一杆(5),具有横向延伸的第一中心轴线,在所述第一驱动源(21)不工作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驱动源(22)驱动所述第一杆(5)绕所述第一中心轴线旋转;定位在所述基座(1)上的多个第二杆(6),具有纵向延伸的多个第二中心轴线,在所述第一杆(5)的带动下,所述第二杆(6)分别能够绕各自的第二中心轴线旋转;联接件(7),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杆(5)上且可选择地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杆(6)啮合连接,所述联接件(7)还与所述齿条(4)固定连接,所述齿条(4)的横向滑动带动所述联接件(7)在所述第一杆(5)上的移动,所述联接件(7)随所述第一杆(5)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二杆(6)的转动;以及多个连接件(11)和多个连杆(12),所述连接件(11)一一对应地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杆(6)上且所述连接件(11)一一对应地固定所述连杆(12),用于伸出和回退对应的所述连杆(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件(7)包括设有齿纹的蜗轮部(71),每一个所述第二杆(6)包括设有螺纹的蜗杆部(61),所述蜗轮部(71)能够与所述蜗杆部(61)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4)的一侧固设有轴套(8),所述联接件(7)包括自所述蜗轮部(71)固定延伸的定位部(72),所述轴套(8)环形套设于所述定位部(7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72)的两侧设有抵持壁部(712)和抵挡肋部(722),所述轴套(8)夹持定位在所述抵持壁部(712)和所述抵挡肋部(722)之间;所述定位部(72)包括在圆周面上彼此间隔的至少两个圆弧面部(7201、7202),所述圆弧面部之间形成间隙(720),所述定位部(72)具有弹性且能被所述轴套(8)压缩,所述轴套(8)套设在所述定位部(72)后,所述定位部(72)能够弹性回位将所述轴套(8)卡持固定;或,所述轴套(8)的套身具有开口(80)且套身具有一定的弹性,所述定位部(72)自所述开口(80)直接卡入所述轴套(8)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8)包括第一轴套(81)和第二轴套(82),所述联接件(7)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杆(5)上的第一联接件(701)和第二联接件(702),所述第一轴套(81)套设在所述第一联接件(701)的定位部(72)上,所述第二轴套(82)套设在所述第二联接件(702)的定位部(72)上,多个所述第二杆(6)包括左侧的第一部分(601)和右侧的第二部分(602),所述齿条(4)的横向滑动带动所述第一联接件(701)和所述第二联接件(702)在所述第一杆(5)上的同步移动,所述同步移动使得: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崇丽周正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