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双层背向安装移相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1221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紧凑型双层背向安装移相器机构,其设计简单、结构稳定,占天线厚度空间小,模块化强、集成化高、零件通用性强。其包括:移相器底板;正极化移相器带线;负极化移相器带线;两组滑片组件,每组滑片组件包括滑片、滑片压片;以及拨块;所述移相器底板的中心区域的正表面固装有正极化移相器带线、背表面分别固装有负极化移相器带线,所述移相器底板的正表面对应有正极化移相器带线的面域内通过转轴安装有一组所述滑片组件,所述移相器底板的背表面对应有负极化移相器带线的面域内通过转轴安装有另一组所述滑片组件,每组所述滑片组件的滑片长度方向中部位置通过转轴安装于移相器底板的对应位置。于移相器底板的对应位置。于移相器底板的对应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型双层背向安装移相器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
,具体为一种紧凑型双层背向安装移相器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移动通信技术中,基站天面资源越来越紧张,多系统电调天线已成发展趋势,要求同一面天线兼容多个频段;天线背部网络空间布局越来越紧张,这就需要减少天线背面移相器所占空间,改变移相器传统布局形式达到减少移相器所占空间的效果。目前市场上多频电调天线的移相器基本均为多层布局形式或腔体布局机构,成本高、体积大、模块化程度低、零件种类多等缺陷、同时不利于自动化流水线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紧凑型双层背向安装移相器机构,其设计简单、结构稳定,占天线厚度空间小,模块化强、集成化高、零件通用性强。
[0004]一种紧凑型双层背向安装移相器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0005]移相器底板;
[0006]正极化移相器带线;
[0007]负极化移相器带线;
[0008]两组滑片组件,每组滑片组件包括滑片、滑片压片;
[0009]以及拨块;
[0010]所述移相器底板的中心区域的正表面固装有正极化移相器带线、背表面分别固装有负极化移相器带线,所述移相器底板的正表面对应有正极化移相器带线的面域内通过转轴安装有一组所述滑片组件,所述移相器底板的背表面对应有负极化移相器带线的面域内通过转轴安装有另一组所述滑片组件,每组所述滑片组件的滑片长度方向中部位置通过转轴安装于移相器底板的对应位置;
[0011]每片所述滑片的长度方向一端固装有滑片压片,所述滑片压片的长度方向外端外露于所述滑片的一端,两片相向的滑片压片的外露端之间通过连接件固接;
[0012]所述滑片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下凸于所述移相器底板、且设置有贯穿的直线导向孔,所述直线导向孔为长条孔,所述拨块的插轴分别插装于对应的直线导向孔内,所述拨块固接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用于传递动力。
[0013]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0014]所述连接结构具体为拉杆;
[0015]所述拉杆位于所述移相器底板的厚度区域内布置,所述拨块位于移相器底板的厚度空间区域内布置,确保整个机构占用空间小;
[0016]所述转轴具体为塑料防松铆钉,所述转轴同时将滑片压片固装在所述滑片的表面位置,其使得连接简单可靠;
[0017]所述正极化移相器带线、负极化移相器带线中的布线形式为镜像结构;
[0018]所述移相器底板为非金属件,装配正负极化移相器带线无需采用绝缘垫片类,防止带线与底板短路引起的互调隐患;
[0019]所述移相器底板采用ABS+PC、PC或POM的材料进行的一体式注塑件结构;
[0020]所述移相器底板采用蜂窝式六边形结构,蜂窝六边形结构除了其稳定性较强外、材料利用最少、壁厚能保证一致;
[0021]所述移相器底板采用正反面结构,电缆固定卡与底板为一体式成型结构。
[0022]采用本专利技术后,其采用正负极化移相器共用一底板,正向和背向两面安装的方式,其可以减少零部件种类、提高装配效率、天线内部布局灵活,同时减少移相器布局的高度及在天线背面所占空间。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立体局部爆炸示意图;
[0024]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0025]移相器底板10、正极化移相器带线20、负极化移相器带线30、两组滑片组件40、滑片41、直线导向孔411、滑片压片42、拨块50、插轴51、塑料铆钉60、转轴70、连接件80、连接结构90。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一种紧凑型双层背向安装移相器机构,见图1,其包括移相器底板10、正极化移相器带线20、负极化移相器带线30、两组滑片组件40、以及拨块50;
[0027]每组滑片组件40包括滑片41、滑片压片42;
[0028]移相器底板10的中心区域的正表面通过塑料铆钉60固装有正极化移相器带线20、背表面通过塑料铆钉60固装有负极化移相器带线30,塑料铆钉60分别贯穿固接对应表面的正极化移相器带线20、负极化移相器带线30,移相器底板10的正表面对应有正极化移相器带线20的面域内通过转轴安装有一组滑片组件40,移相器底板10的背表面对应有负极化移相器带线30的面域内通过转轴安装有另一组滑片组件40,每组滑片组件40的滑片41长度方向中部位置通过转轴70安装于移相器底板10的对应位置;
[0029]每片滑片41的长度方向一端固装有滑片压片42,滑片压片42的长度方向外端外露于滑片41的一端,两片相向的滑片压片42的外露端之间通过连接件80固接,具体实施时,连接件80为连接杆件,连接件80的轴向两端分别固插滑片压片42的对应导向定位孔;
[0030]滑片41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下凸于移相器底板10、且设置有贯穿的直线导向孔411,直线导向孔411为长条孔,拨块50的插轴51分别插装于对应的直线导向孔411内,拨块50固接连接结构90,连接结构90用于传递动力。
[0031]具体实施时,连接结构90具体为拉杆;
[0032]拉杆位于移相器底板10的厚度区域内布置,拨块50位于移相器底板10的厚度空间区域内布置,确保整个机构占用空间小;
[0033]转轴70具体为塑料防松铆钉,转轴70同时将滑片压片42固装在滑片41的表面位置,其使得连接简单可靠;
[0034]正极化移相器带线20、负极化移相器带线30中的布线形式为镜像结构;
[0035]移相器底板10为非金属件,装配正负极化移相器带线无需采用绝缘垫片类,防止带线与底板短路引起的互调隐患;
[0036]移相器底板10采用ABS+PC、PC或POM的材料进行的一体式注塑件结构;
[0037]移相器底板10采用蜂窝式六边形结构,蜂窝六边形结构除了其稳定性较强外、材料利用最少、壁厚能保证一致;
[0038]移相器底板10采用正反面结构,电缆固定卡与底板为一体式成型结构。
[0039]具体实施时,移相器底板10需保证安装面平整度及变形,以保证正反面移相器电气性能的一致性;
[0040]移相器底板采用蜂窝式结构或栅格镂空结构,以保证底板强度、壁厚一致及注塑变形量;
[0041]移相器底板两端的电缆固定座与移相器底板一体式成型工艺,以减少零件数量、装配工序及提高装配效率。
[0042]正负极化移相器带线安装于移相器底板的正反面,以实现每组移相器降低总高度约3

5mm;
[0043]本专利技术的核心点为移相器共用底板,使得移相器为正反面结构,以实现两组移相器降低总高度约6

10mm,可以降低背部空间网络高度,以实现天线厚度更薄化。
[0044]本专利技术中正反面的正极化移相器带线、负极化移相器带线采用镜像结构,以实现传动中相位改变一致性。
[0045]本专利技术中滑片压片采用耐高温、结构稳定的PE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双层背向安装移相器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移相器底板;正极化移相器带线;负极化移相器带线;两组滑片组件,每组滑片组件包括滑片、滑片压片;以及拨块;所述移相器底板的中心区域的正表面固装有正极化移相器带线、背表面分别固装有负极化移相器带线,所述移相器底板的正表面对应有正极化移相器带线的面域内通过转轴安装有一组所述滑片组件,所述移相器底板的背表面对应有负极化移相器带线的面域内通过转轴安装有另一组所述滑片组件,每组所述滑片组件的滑片长度方向中部位置通过转轴安装于移相器底板的对应位置;每片所述滑片的长度方向一端固装有滑片压片,所述滑片压片的长度方向外端外露于所述滑片的一端,两片相向的滑片压片的外露端之间通过连接件固接;所述滑片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下凸于所述移相器底板、且设置有贯穿的直线导向孔,所述直线导向孔为长条孔,所述拨块的插轴分别插装于对应的直线导向孔内,所述拨块固接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用于传递动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双层背向安装移相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具体为拉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军徐伟彪吴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鑫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