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澜沧裂腹鱼人工繁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0349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澜沧裂腹鱼人工繁育方法,属于水产动物繁育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澜沧裂腹鱼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亲鱼进行“三步”强化培育,培育后注射催产剂,进行人工受精、受精卵孵化和鱼苗培育。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人工繁育方法,澜沧裂腹鱼雌鱼催产成功率83.3%,平均受精率87.5%,平均孵化率93.0%,平均出苗率91.5%,实现了澜沧裂腹鱼的规模化人工繁育,为防止澜沧裂腹鱼灭绝、开展澜沧裂腹鱼增殖放流和产业化利用奠定了基础。流和产业化利用奠定了基础。流和产业化利用奠定了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澜沧裂腹鱼人工繁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动物培育与繁育
,具体涉及一种澜沧裂腹鱼人工繁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澜沧裂腹鱼(学名:Schizothorax lantsangensis)是鲤科、裂腹鱼属鱼类,为高原山区底栖鱼类,以底栖无脊椎动物摇蚊幼虫和水生昆虫为主要食物,兼食硅藻和植物碎片等。澜沧裂腹鱼分布于中国澜沧江水系中上游干支流,青海、西藏、云南省自治区等。由于分布区域比较狭窄,自然资源数量十分稀少,同时因该物种生活于急流中,生长缓慢、性成熟迟,人工驯养及人工繁殖难度极大。
[0003]目前,在澜沧裂腹鱼的繁育过程中,现有技术通常在亲鱼培育过程中给予亲鱼丰富的饲料,但忽略了亲鱼其他生活条件的影响,导致亲鱼虽然长得很肥,但性腺发育却受到一定抑制,反而不利于人工繁育,显著影响澜沧裂腹鱼人工繁育过程中的受精率、孵化率和出苗率。因此,如何开发一种能够促使澜沧裂腹鱼亲鱼性腺发育成熟和提高人工繁育过程中受精率、孵化率和出苗率的方法成为本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澜沧裂腹鱼人工繁育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澜沧裂腹鱼亲鱼性腺发育成熟率、人工繁殖受精率、孵化率和出苗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澜沧裂腹鱼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亲鱼进行“三步”强化培育,培育后注射催产剂,进行人工受精、受精卵孵化和鱼苗培育;
[0008]所述“三步”强化培育包括:步骤一、亲鱼每天投喂黄粉虫1次,投喂蛋白含量45%以上的鲟鱼颗粒沉性配合饲料2次;步骤二、亲鱼每天投喂黄粉虫2次,投喂蛋白含量45%以上的鲟鱼颗粒沉性配合饲料1次;步骤三、亲鱼每天投喂黄粉虫3次,夜间补光。
[0009]优选的,所述强化培育步骤一中流水量为25~35L/min,培育时间为14~16天。
[0010]优选的,所述强化培育步骤二中流水量为25~35L/min,培育时间为28~32天。
[0011]优选的,所述强化培育步骤三中流水量为30~45L/min,光照强度为800~1200LX,光照时间为2~4h;培育时间为15~30天。
[0012]优选的,所述“三步”强化培育过程中,每次饵料或饲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5%。
[0013]优选的,雌鱼每1kg体重注射催产剂4mg DOM+8μg LRH

A2。
[0014]优选的,雄鱼催产剂注射剂量为雌鱼注射剂量的30~35%。。
[0015]优选的,所述人工受精方式包括人工干法受精。
[0016]优选的,所述人工受精过程中加入去离子水激活精子。
[0017]优选的,所述去离子水的添加量为鱼卵和鱼精液混合液体积的2~4倍。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三步”强化培育的方法,逐步增加亲鱼的营养供给,循序渐进,能够有效促进亲鱼性腺发育成熟,保证卵子和精子质量,以提高人工受精过程中受精率,并且所得受精卵质量较高,可以显著提高澜沧裂腹鱼人工繁育过程中的孵化率和出苗率,有利于澜沧裂腹鱼的规模化人工繁育。
附图说明
[0020]图1:澜沧裂腹鱼胚胎发育进程外形特征;
[0021]图2:澜沧裂腹鱼仔鱼日龄与全长和体重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澜沧裂腹鱼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亲鱼进行“三步”强化培育,培育后注射催产剂,进行人工受精、受精卵孵化和鱼苗培育;
[0024]所述“三步”强化培育包括:步骤一、亲鱼每天投喂黄粉虫1次,投喂蛋白含量45%以上的鲟鱼颗粒沉性配合饲料2次;步骤二、亲鱼每天投喂黄粉虫2次,投喂蛋白含量45%以上的鲟鱼颗粒沉性配合饲料1次;步骤三、亲鱼每天投喂黄粉虫3次,夜间补光。
[002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澜沧裂腹鱼人工繁育时的亲鱼优选为从澜沧江中上游获得野生亲本。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将采捕到后的亲鱼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装车前用硝酸咪康哩乳膏或复方酮康哩软膏对所有鱼体表面进行涂抹,装入鱼苗袋充满氧气,运至养殖地,即为人工繁育所用亲鱼。
[0026]本专利技术将采捕到的亲鱼进行暂养。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将亲鱼采用400~500万单位/m3青霉素浸泡30~40min后入暂养池暂养。所述暂养池优选为提前用生石灰清洗并用25~30ppm高锰酸钾浸泡1天,注入清水后曝气1~2天,然后暂停进水,用2~4%的食盐进行消毒2~4h,暂养池水温为13~17℃、溶氧保持在6mg/L以上、pH值为7~9。亲鱼入暂养池后每天都用3%的食盐进行消毒并给受伤的鱼类涂抹硝酸咪康哩乳膏或复方酮康哩软膏或者红霉素软膏,期间投喂营养饵料。
[0027]本专利技术从暂养池挑选未受伤且体质健壮匀称的亲鱼,对其进行强化培育。本专利技术所述培育池内优选为保持有固定的喂食台。本专利技术对亲鱼的强化培育采用“三步”强化培育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强化培育时的溶氧量保持在6mg/L以上,pH值为7~9,优选为pH值为8。
[0028]本专利技术所述“三步”强化培育方法包括:
[0029]强化培育步骤一中,投喂黄粉虫1次,投喂蛋白含量45%以上的鲟鱼颗粒沉性配合饲料2次;流水量为25~35L/min。该步骤强化培育时间为14~16天(12月中旬到12月底),优选为15天;培育水温为13~17℃;所述黄粉虫和鲟鱼颗粒沉性配合饲料的投喂顺序为早上投喂黄粉虫,中午和晚上投喂饲料;所述流水量优选为26~30L/min。
[0030]强化培育步骤二中,投喂黄粉虫2次,投喂蛋白含量45%以上的鲟鱼颗粒沉性配合饲料1次;流水量为25~35L/min。该步骤强化培育时间为28~32天(1月初

立春),优选为29~31天,更优选为30天,培育水温为13~17℃;所述黄粉虫和鲟鱼颗粒沉性配合饲料的投喂
顺序优选为:早上和晚上投喂黄粉虫,中午投喂饲料;所述流水量优选为30~32L/min。该步骤强化培育过程中,每天巡塘2~3次,每次测量水温、pH值和溶氧,并观察水质、鱼的游动及摄食情况。
[0031]强化培育步骤三中,所述饵料为黄粉虫,早上、中午和晚上分别投喂黄粉虫,每天投喂黄粉虫3次;所述流水量为30~45L/min,光照为800~1200LX,光照时间为每天夜间2~4h。该步骤强化培育时间为15~30天;所述流水量优选为45L/min,光照强度优选为900~1000LX,光照时间优选为3h。
[0032]在本专利技术强化培育过程中,每次饵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5%,优选为4%。本专利技术对黄粉虫和蛋白含量45%以上的鲟鱼颗粒沉性配合饲料的来源不做限定。
[0033]本专利技术通过“三步”强化培育的方法,循序渐进,逐步加强营养饵料的投喂和流水刺激强度,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澜沧裂腹鱼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亲鱼进行“三步”强化培育,培育后注射催产剂,进行人工受精、受精卵孵化和鱼苗培育;所述“三步”强化培育包括:步骤一、亲鱼每天投喂黄粉虫1次,投喂蛋白含量45%以上的鲟鱼颗粒沉性配合饲料2次;步骤二、亲鱼每天投喂黄粉虫2次,投喂蛋白含量45%以上的鲟鱼颗粒沉性配合饲料1次;步骤三、亲鱼每天投喂黄粉虫3次,夜间补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培育步骤一中流水量为25~35L/min,培育时间为14~16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培育步骤二中流水量为25~35L/min,培育时间为28~32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培育步骤三中流水量为30~45L/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方彭段川李光华高海涛杨延东熊合勇刘中文刘英赵承远孙建林钟鸣吴俊颉贺伟平郭祖锋张文魁付贵权张材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