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养殖用内循环水高效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用内循环水高效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循环水养殖,顾名思义是实现养殖水体的循环利用、养殖环境的智能净化和控制,相对于传统流水式池塘养殖,打破了自然水源不足、缺乏科学、统一、集约化管理的瓶颈,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建立有效的养殖水体净化设施设备对循环水养殖模式的运行至关重要,也是提高水产养殖成活率,实现养殖对象增质增量的关键所在。
[0003]残余饵料、代谢粪便的存在对养殖水体水环境质量有较大影响,针对养殖水源匮乏、养殖基础设施基本固定的传统养殖池塘,实现底部清除残余饵料、粪便,存在较大的技术难度,全面的提升改造经济投入太大。现有的底部清淤技术常见为吸污机清除或一体化的“锅底”形集污排污养殖系统,前者虽然投入较小,但无法实现水体的净化循环利用,后者系统运行成本太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产养殖用内循环水高效净化装置,不仅可以将养殖池内的水体进行过滤净化,而且能有效实现对残饵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养殖用内循环水高效净化装置,包括养殖池(1)、过滤池(11)、微生物净化池(12),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11)及所述微生物净化池(12)均设置于所述养殖池(1)外壁的一侧,所述过滤池(11)及所述微生物净化池(12)底部的下方之间通过导水管(13)连通,所述养殖池(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呈网格状的输水管(2),所述输水管(2)外壁的底部下向上开设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进水孔(21),所述过滤池(11)内壁后端的左右两侧靠近其开口的位置设置有与之可拆卸连接的过滤组件(14);所述过滤池(11)及所述微生物净化池(12)上端的后方配合设置有支撑板(22),所述支撑板(22)上端的一侧安装有抽水泵(23),所述抽水泵(23)的进水口连通有第一三通阀(24),所述第一三通阀(24)的第一开口连通有伸到所述养殖池(1)内且与所述输水管(2)外壁一侧连通的第一进水管(25),所述第一三通阀(24)的第二开口连通有伸到所述微生物净化池(12)内壁底部的第二进水管(26),所述抽水泵(23)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二三通阀(27),所述第二三通阀(27)的第一开口连通有伸到所述过滤组件(14)上方的第一出水管(28),所述第二三通阀(27)的第二开口连通有伸到所述养殖池(1)内的第二出水管(29);所述支撑板(22)上端的另一侧安装有增氧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玉,钟文武,赵树海,吴敬东,李志洪,周睿,郭海涛,华朝斌,孙昳,杨漾,杨光清,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