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海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柱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0340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26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

柱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特别是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

柱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现浇建筑模式的优势已逐渐消失,与传统现浇建筑模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构件质量高、节能环保、缩短工期、节约人力等特点。因此装配式建筑慢慢成为未来我国建筑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0003]虽然装配式建筑有诸多的优点,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其梁柱连接节点仍存在许多技术难题,例如常规的梁柱连接节点中,往往需要对预制梁端部伸出的钢筋进行焊接,不仅需要焊接多条钢筋,导致现场施工进度很慢,而且焊接长度较长、焊接难度较大、焊接质量难以保证,同时这些连接节点又普遍存在等问题。因此,提供一种新型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对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应用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

柱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传统的连接结构构造复杂、施工工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

柱连接结构,包括有上预制柱(1)、下预制柱(2)和预制梁(3);所述上预制柱(1)包括有上柱主筋(1.1)、上柱箍筋(1.2)和上柱混凝土(1.3);所述下预制柱(2)包括有下柱主筋(2.1)、下柱箍筋(2.2)和下柱混凝土(2.3);所述预制梁(3)包括有梁上部主筋(3.1)、梁下部主筋(3.2)、梁箍筋(3.3)和梁混凝土(3.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上柱转接件(4)、下柱转接件(5)和梁主筋连接槽(6);所述下柱主筋(2.1)的上端超出下柱混凝土(2.3)的顶面,在下柱主筋(2.1)超出下柱混凝土(2.3)的部位上设置有螺纹;所述下柱转接件(5)的水平切面形状与下预制柱(2)的水平切面形状相适应,且下柱转接件(5)的下端套在下预制柱(2)的上端上;在下柱转接件(5)的内部、沿竖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水平传力板(7);所述第一水平传力板(7)的板面上、对应下柱主筋(2.1)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穿孔(8);所述下柱主筋(2.1)的上端依次从第一穿孔(8)中穿过,并且通过第一螺母(13)锚固在最上部的第一水平传力板(7)顶部;在第一水平传力板(7)的板面中部开设有第一注浆孔(9);所述上柱主筋(1.1)的下端超出上柱混凝土(1.3)的底面,在上柱主筋(1.1)超出上柱混凝土(1.3)的部位上设置有螺纹;所述上柱转接件(4)的水平切面形状与上预制柱(1)的水平切面形状相适应,且上柱转接件(4)的上端套在上预制柱(1)的下端上;在上柱转接件(4)的内部、沿竖向间隔设置有第二水平传力板(10);所述第二水平传力板(10)的板面上、对应上柱主筋(1.1)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穿孔(11);所述上柱主筋(1.1)的下端依次从第二穿孔(11)中穿过,并且通过第二螺母(14)锚固在最下部的第二水平传力板(10)底部;在第二水平传力板(10)的板面中部开设有第二注浆孔(12);所述上柱转接件(4)对应设置在下柱转接件(5)的顶部,并且与下柱转接件(5)焊接连接;所述上柱混凝土(1.3)中预埋有注浆管(15),且注浆管(15)的下端依次穿过第一注浆孔(9)伸入上预制柱(1)和下预制柱(2)的连接处;在下柱转接件(5)、上柱转接件(4)、下预制柱(2)与上预制柱(1)围成的空腔中灌注有节点混凝土(16);所述梁主筋连接槽(6)连接在上柱转接件(4)和下柱转接件(5)的一侧;所述预制梁(3)设置在上预制柱(1)和下预制柱(2)连接部位的一侧,靠近梁主筋连接槽(6)的位置处,并且梁上部主筋(3.1)和梁下部主筋(3.2)靠近梁主筋连接槽(6)一侧的端部均超出梁混凝土(3.4)对应一侧的端面;所述梁上部主筋(3.1)靠近梁主筋连接槽(6)一侧的端部向下弯折,伸入梁主筋连接槽(6)中;所述梁下部主筋(3.2)靠近梁主筋连接槽(6)一侧的端部向上弯折,伸入梁主筋连接槽(6)中;所述梁主筋连接槽(6)的外表面上间隔设置有抗剪栓(17);所述预制梁(3)与下柱转接件(5)、上柱转接件(4)之间的位置处浇筑有节点后浇混凝土(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

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母(13)与最上部的第一水平传力板(7)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锚固板(19);所述第二螺母(14)与最下部的第二水平传力板(10)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二锚固板(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

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柱转接件(5)为筒状,在下柱转接件(5)的外侧面上端、沿其顶边设置有三角坡口;所述下柱转接件(5)的高度等于h/2+b;h为预制梁(3)的高度,b为20mm~500mm中的任意数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

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柱转接件(4)为筒状,在上柱转接件(4)的外侧面下端、沿其底边设置有三角坡口;所述上柱转接件(4)的高度h/2+b;h为预制梁(3)的高度,b为20mm~500mm中的任意数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

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主筋连接槽(6)设有一个,包括有第一底板(6.1)和第一侧板(6.2);所述第一侧板(6.2)的水平切面呈卧置的U形,并且第一侧板(6.2)的U形槽口面向下柱转接件(5)和上柱转接件(4)一侧;所述第一侧板(6.2)的上部与上柱转接件(4)连接,第一侧板(6.2)的下部与下柱转接件(5)连接;所述第一侧板(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秦佳陈志康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