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成都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滴鼻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031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慢性鼻

鼻窦炎的滴鼻液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鼻

鼻窦炎的滴鼻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慢性鼻

鼻窦炎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可诱发多种上呼吸道疾病,近年来,空气污染日趋严重,经鼻吸入的有害物质、过敏性物质增多,使慢性鼻

鼻窦炎的发病率明显呈上升趋势。儿童、青少年鼻粘膜屏障发育不完善,抗菌能力及免疫功能低下,对各种有害气体及致敏物耐受性差,为该病的高发人群。尤其是慢性鼻窦炎引起的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学习。
[0003]目前,临床尚无理想的治疗慢性鼻

鼻窦炎的药物及方法。口服或注射等全身用药在吸收、分布过程中,部分药物被胃肠、肝脏破坏或血液循环分流,真正到达鼻腔、鼻窦腔病变部位的有效浓度很低,难以达到治疗效果,且可诱使病菌耐药而使病变转为慢性,所以疗效差、治愈率低;常用的局部用药,如滴鼻净只具有收缩血管改善鼻炎引起的鼻塞症状,药理作用单一、药效不理想,而且毒副作用大,并可引起药物性鼻炎。激光疗法,用激光束产生的高温烧灼病变部位,以消除炎症组织和致病菌,由于激光束不能到达鼻窦腔,故仅可用于鼻炎和鼻息肉的治疗,对鼻窦炎无效,且激光疗法有创伤性,操作繁琐,费用高。穿刺疗法,用穿刺针穿破鼻腔外侧壁骨板进入鼻窦腔,先抽取分泌物和脓液,再将药液注入鼻窦腔内治疗鼻窦炎,虽有疗效但因其具有创伤性,患者较为痛苦而不能坚持,因此不能巩固疗效。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鼻

鼻窦炎的滴鼻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滴鼻液可有效的治疗慢性鼻

鼻窦炎,较好的解决现有部分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治疗慢性鼻

鼻窦炎的中药滴鼻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桂枝10

20份、辛荑10

20份、细辛1

5份、白芷10

20份、黄芩10

20份、连翘10

20份、钩藤5

15份、藕节炭10

20份、丹参10

20份、玄参10

20份、浙贝母10

20份和丝瓜络5

15份。
[0007]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桂枝16

18份、辛荑16

18份、细辛2

4份、白芷16

18份、黄芩10

14份、连翘16

18份、钩藤9

11份、藕节炭10

14份、丹参14

16份、玄参16

18份、浙贝母16

18份和丝瓜络9

11份。
[0008]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桂枝15份、辛荑15份、细辛3份、白芷15份、黄芩12份、连翘15份、钩藤10份、藕节炭12份、丹参15份、玄参15份、浙贝母15份和丝瓜络10份。
[0009]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桂枝14份、辛荑14份、细辛3份、白芷14份、黄芩12份、连翘14份、钩藤10份、藕节炭12份、丹参14份、玄参14份、浙贝母14份和丝瓜络10份。
[0010]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桂枝13份、辛荑16份、细辛4份、白芷16份、黄芩
13份、连翘14份、钩藤11份、藕节炭13份、丹参14份、玄参16份、浙贝母16份和丝瓜络9份。
[0011]上述方案中,辛夷,辛,温,归肺、胃经,具散风寒,通鼻窍之功效,在本方中主要用于辛散风寒,通利鼻窍;
[0012]桂枝,辛、甘,温,归膀胱、肺、心经,具发汗解肌,温通经脉等功效,在本方中主要用于辛散风寒、疏通经络,与辛夷相须共为君药;
[0013]细辛,辛,温,归心、肺、肾经,具祛风散寒,通窍止痛之功,本方中主要用于疏风逐寒,通利鼻窍;
[0014]白芷,辛,温,归胃、大肠、肺经,具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之功,本方中用于疏风散寒、通窍排脓,与细辛共为臣药;
[0015]黄芩,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
[0016]连翘,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性凉味苦,轻清上浮,可治上焦诸热,尤能解毒消痈而散结;
[0017]钩藤,甘,凉,归肝、心包经,具有清热息风之功,本方以黄芩、钩藤、连翘为佐药,发挥清热燥湿,解毒息风作用的同时,可制约桂枝、辛夷等辛温药物的燥烈之性;
[0018]藕节炭,甘、涩,平,归肝、肺、胃经,具有凉血养血,利水通经的功效;
[0019]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为调经顺脉药,善治血分,具有去滞生新的功效;
[0020]玄参,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具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
[0021]浙贝母,苦,寒,归肺、心经,具清热化痰,散结消肿之功;
[0022]丝瓜络,甘,平,归肺、胃、肝经,具有通络活血祛痰之功,本方佐以藕节炭、丹参、玄参、浙贝母、丝瓜络以活血化瘀,消痈散结,疏通鼻部经络,祛除慢性鼻

鼻窦炎时阻于鼻部经络中的风、痰、湿、瘀血等病邪。
[0023]综上所述,本方以辛夷、桂枝为君,白芷、细辛为臣,黄芩、钩藤、连翘、藕节炭、丹参、玄参、浙贝母、丝瓜络为佐药,共奏疏风散寒,清热解毒,燥湿通窍,化瘀消痈之功,通过清除手太阴肺经、手足阳明经、太阳经等经络内的瘀阻,实现对慢性鼻

鼻窦炎的治疗。
[0024]上述滴鼻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药材加水提取,收集提取液浓缩得浸膏,向浸膏中加入乙醇静置,过滤回收乙醇,然后调节乙醇pH值为中性,然后向其中添加羟苯乙酯醇溶液,最后加水定容,制得每10ml含1.5g生药的滴鼻液。
[0025]进一步地,提取过程中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5

6倍,每次煎煮25

40min,共煎煮3次,最后合并3次煎煮后的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

1.22,制得浸膏。
[0026]进一步地,向浸膏中加入乙醇,乙醇体积占混合物体积的50

80%,混匀后静置30

40h,收集乙醇,采用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乙醇pH值至中性,然后向其中添加体积浓度为5%的羟苯乙酯醇溶液,最后加水定容即可。
[0027]进一步地,羟苯乙酯醇在滴鼻液中的体积占比为0.1

0.3%。
[0028]上述方案中,向对药材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慢性鼻

鼻窦炎的中药滴鼻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桂枝10

20份、辛荑10

20份、细辛1

5份、白芷10

20份、黄芩10

20份、连翘10

20份、钩藤5

15份、藕节炭10

20份、丹参10

20份、玄参10

20份、浙贝母10

20份和丝瓜络5

15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鼻

鼻窦炎的中药滴鼻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桂枝16

18份、辛荑16

18份、细辛2

4份、白芷16

18份、黄芩10

14份、连翘16

18份、钩藤9

11份、藕节炭10

14份、丹参14

16份、玄参16

18份、浙贝母16

18份和丝瓜络9

11份。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慢性鼻

鼻窦炎的中药滴鼻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桂枝15份、辛荑15份、细辛3份、白芷15份、黄芩12份、连翘15份、钩藤10份、藕节炭12份、丹参15份、玄参15份、浙贝母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付译节李昀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