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坝闸道清污用组合抓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0240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坝闸道清污用组合抓耙,包括主体结构和抓耙主体,所述主体结构包括转筒,所述挡板远离转筒的一侧与驱动轴固定连接,且驱动轴贯穿连接在支撑组件上,所述驱动轴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且电机设置在电机座上,所述抓耙主体通过耙架与转筒连接,且抓耙主体的一侧连接有弧形耙座,同时抓耙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压缩板,所述压缩板底部连接有压缩组件,且压缩板通过调节柱与液压缸的一端连接。该水坝闸道清污用组合抓耙,设置有电机,在电机的带动下多组抓耙主体和弧形耙座可依次进行打捞工作,从而可有效避免打捞组件单一带来的弊端,同时多组打捞组件可在某一组打捞组件损坏时仍可继续漂浮物的打捞工作,进而便于保证装置的正常使用。证装置的正常使用。证装置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坝闸道清污用组合抓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坝闸道清理
,具体为一种水坝闸道清污用组合抓耙。

技术介绍

[0002]在闸门水坝闸道处通常设置有抓耙组件来对水中的漂浮物进行打捞和拦截,现有的抓耙组件大多是一体式装置,从而在某部分组件发生损坏时需要将装置整体拆卸下来进行检修,操作起来不够便捷,且无法在检修期间正常进行漂浮物的打捞拦截工作,另一方面现有的抓耙组件在进行打捞工作时不便对一些塑料袋、塑料瓶以及其它内部可灌装有水的物品内的水进行挤压排水,从而使得其占用较大的存储空间,同时容易影响水流的正常流动,且现有的抓耙组件大多需要人为进行清洁,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坝闸道清污用组合抓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抓耙组件大多是一体式装置,从而在某部分组件发生损坏时需要将装置整体拆卸下来进行检修,操作起来不够便捷,且无法在检修期间正常进行漂浮物的打捞拦截工作,另一方面现有的抓耙组件在进行打捞工作时不便对一些塑料袋、塑料瓶以及其它内部可灌装有水的物品内的水进行挤压排水,从而使得其占用较大的存储空间,同时容易影响水流的正常流动,且现有的抓耙组件大多需要人为进行清洁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坝闸道清污用组合抓耙,包括主体结构和抓耙主体,
[0005]所述主体结构包括转筒,且转筒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挡板,同时转筒上连接有喷水组件,所述挡板远离转筒的一侧与驱动轴固定连接,且驱动轴贯穿连接在支撑组件上,所述驱动轴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且电机设置在电机座上;
[0006]所述抓耙主体通过耙架与转筒连接,且抓耙主体的一侧连接有弧形耙座,同时抓耙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压缩板,所述压缩板底部连接有压缩组件,且压缩板通过调节柱与液压缸的一端连接,所述液压缸设置在防护底座内,且防护底座固定连接在抓耙主体的顶部。
[0007]优选的,所述转筒内开设有存水腔,且存水腔与喷水组件连通;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存水腔内的水通过喷水组件排出,对装置进行清洁。
[0009]优选的,所述喷水组件包括第二喷水头,且第二喷水头的两侧外侧设置有第一喷水头和第三喷水头,同时第一喷水头和第三喷水头均呈倾斜状;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提高装置的喷淋范围,从而便于提高装置的清洁范围。
[0011]优选的,所述存水腔呈环形阵列状开设在转筒上,且存水腔与抓耙主体对应设置;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存水腔下方连接的喷水组件对抓耙主体进行喷水清洁,从而便于丰富装置的功能性。
[0013]优选的,所述存水腔通过输送管网与液泵固定连接,且液泵设置在固定过滤罩内,同时固定过滤罩的一侧与活动过滤罩螺纹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利用固定过滤罩和活动过滤罩对液泵成功球的水进行预先过滤,从而便于防止其水中的杂质堵塞损坏液泵,进而便于保证其正常使用。
[0015]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且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均与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底部均连接有支撑底板,且第一支撑柱的外侧分别与电机座以及固定过滤罩固定连接,同时支撑底板上开设有安装孔;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均起到支撑装置的作用,同时工作人员可利用外部螺栓贯穿安装孔将底板进行固定,从个人便于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0017]优选的,所述电机、主体结构、耙架、抓耙主体和弧形耙座构成转动结构,且抓耙主体通过连接件与弧形耙座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实现漂浮物的自动打捞,从而便于丰富装置的功能性。
[0019]优选的,所述压缩组件螺纹连接在凹槽内,且凹槽等间距开设在压缩板的底部;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损坏的某个压缩组件进行换新,从而便于提高装置的灵活性。
[0021]优选的,所述压缩组件包括耙齿和刀片,且耙齿的底端与刀片连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利用耙齿和刀片对内部装有水的漂浮物进行挤压脱水,从而便于后续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清理。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水坝闸道清污用组合抓耙,
[0024](1)设置有抓耙主体和弧形耙座,弧形耙座便于扩大抓耙主体的存储空间,从而便于容纳更多的漂浮物,进而便于优化装置的结构,同时弧形耙座和抓耙主体为可拆卸结构,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损坏的部分进行拆卸换新,与整体换新相较经济效益更高;
[0025](2)设置有电机,在电机的带动下多组抓耙主体和弧形耙座可依次进行打捞工作,从而可有效避免打捞组件单一带来的弊端,同时多组打捞组件可在某一组打捞组件损坏时仍可继续漂浮物的打捞,进而便于保证装置的正常使用;
[0026](3)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可推动压缩组件下移对抓耙主体内的垃圾进行挤压使其快速脱水,进而便于降低漂浮物所占用的存储空间,进而便于扩大其存储量,同时压缩组件中的耙齿和刀片可在下压的过程中将可存水的容器刺破,促使其内部的水流出,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后续对其进行清理;
[0027](4)设置有喷水组件,在液泵的作用下喷水组件中的第一喷水头、第二喷水头和第三喷水头可对清理漂浮物之后的抓耙主体、弧形耙座进行喷水冲刷,从而便于将夹杂在缝隙内的污染物冲刷下来,进而便于保证其在进行打捞工作时水流正常流通;
[0028](5)设置有固定过滤罩和活动过滤罩,固定过滤罩和活动过滤罩可对液泵抽取的水进行过滤,从而便于防止水中毒污染物堵塞损坏液泵,进而便于提高装置结构的合理性,同时当液泵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额可通过拆卸活动过滤罩将其取出,从而即可对其进行检修和维护,且拆卸过程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转筒、挡板、驱动轴和喷水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压缩组件在压缩板上的位置分布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本专利技术活动过滤罩、液泵和输送管网之间的连接关系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中:1、主体结构,101、转筒,102、挡板,103、驱动轴,104、喷水组件,1041、第一喷水头,1042、第二喷水头,1043、第三喷水头,105、存水腔,2、支撑组件,201、第一支撑柱,202、第二支撑柱,203、支撑底板,3、固定过滤罩,4、活动过滤罩,5、液泵,6、输送管网,7、电机,8、电机座,9、耙架,10、抓耙主体,11、弧形耙座,12、连接件,13、压缩板,1301、凹槽,14、压缩组件,1401、耙齿,1402、刀片,15、调节柱,16、液压缸,17、防护底座。...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坝闸道清污用组合抓耙,包括主体结构(1)和抓耙主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1)包括转筒(101),且转筒(10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02),同时转筒(101)上连接有喷水组件(104),所述挡板(102)远离转筒(101)的一侧与驱动轴(103)固定连接,且驱动轴(103)贯穿连接在支撑组件(2)上,所述驱动轴(103)与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且电机(7)设置在电机座(8)上;所述抓耙主体(10)通过耙架(9)与转筒(101)连接,且抓耙主体(10)的一侧连接有弧形耙座(11),同时抓耙主体(10)的内部设置有压缩板(13),所述压缩板(13)底部连接有压缩组件(14),且压缩板(13)通过调节柱(15)与液压缸(16)的一端连接,所述液压缸(16)设置在防护底座(17)内,且防护底座(17)固定连接在抓耙主体(10)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坝闸道清污用组合抓耙,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101)内开设有存水腔(105),且存水腔(105)与喷水组件(104)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坝闸道清污用组合抓耙,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组件(104)包括第二喷水头(1042),且第二喷水头(1042)的两侧外侧设置有第一喷水头(1041)和第三喷水头(1043),同时第一喷水头(1041)和第三喷水头(1043)均呈倾斜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坝闸道清污用组合抓耙,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水腔(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继伟周维曹聪张洁张蒙福张梦梦曹继良周程生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福曼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