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往复泵结构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9874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往复泵结构及控制方法,包括进口隔离元件、出口隔离元件、工作腔进口管、工作腔(9);所述进口隔离元件与工作腔(9)之间通过工作腔进口管相连接,出口隔离元件设置在工作腔(9)上端;所述进口隔离元件包括进口隔离元件壳体(3)、单向阀门和进口隔离元件端盖(4),出口隔离元件包括出口隔离元件壳体(11)、单向阀门和出口隔离元件端盖(12),进口隔离元件壳体(3)的单向阀门和出口隔离元件壳体(11)的单向阀门一个开启时,另一个一定处于关闭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使进口隔离元件、出口隔离元件上的紧固件不受端盖剪切力作用,减少不必要的拆装带来的元件使用寿命降低、维修工作劳动强度大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往复泵结构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往复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往复泵结构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往复泵结构中进口隔离元件、出口隔离元件与工作腔直接连接,或是进口隔离元件、出口隔离元件共同置入泵头内等,这些结构形式存在如下缺点:在对进口隔离元件某些零件进行更换、安装时必须开启不需要维修的出口隔离元件;在对工作腔进行维修时必须拆除不需要维修的进口隔离元件和出口隔离元件;隔离元件端盖以剪切力的形式作用在紧固件上,加之在设备运行时,紧固件受到的轴向拉伸力和压缩力,造成紧固件疲劳破坏。从而使设备的安全性能低、维修工作劳动强度大、使用成本高,以及设备元件的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减少紧固件疲劳破坏,以及对进口隔离元件、出口隔离元件和工作腔进行独立维修工作的往复泵结构,以减少维修过程中的不必要拆装、降低维修工作劳动强度、提高设备元件使用寿命。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往复泵结构,包括进口隔离元件、出口隔离元件、工作腔进口管、工作腔;所述进口隔离元件与工作腔之间通过工作腔进口管相连接,出口隔离元件设置在工作腔上端;所述进口隔离元件包括进口隔离元件壳体、安装在进口隔离元件壳体内的单向阀门和进口隔离元件端盖,出口隔离元件包括出口隔离元件壳体、安装在出口隔离元件壳体内的单向阀门和出口隔离元件端盖。
[0006]以上结构,将隔离元件与工作腔分离开,在对进口隔离元件、出口隔离元件以及工作腔进行维修时,不用拆除不需要维修的出口隔离元件等,降低设备维修工作劳动强度,减少对不需要维修的出口隔离元件等的损伤。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进口隔离元件端盖为矩形或圆柱形端盖,进口隔离元件端盖水平盖在进口隔离元件壳体上端面,并通过紧固件与进口隔离元件壳体相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出口隔离元件端盖内部为矩形或圆柱形端盖,出口隔离元件端盖水平盖在出口隔离元件壳体上端面,通过紧固件与出口隔离元件壳体相连接。
[0009]以上结构,进口隔离元件端盖和出口隔离元件端盖依靠自身重力水平盖在隔离元件上端,使进口隔离元件、出口隔离元件的紧固件不受端盖的剪切力作用,消除了为防范紧固件疲劳破坏而增加材料强度带来的紧固件质量增加或数量增加,降低了设备维修工作劳动强度。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进口隔离元件壳体和出口隔离元件壳体中分别设置有T形孔洞,三处孔洞开口分别设置在进口隔离元件壳体和出口隔离元件壳体的底端、上端和侧端;所述进口隔离元件壳体和出口隔离元件壳体的底端和上端被一个通孔贯穿,侧端孔洞与连接底
端和上端的通孔相连通。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分流器、分流器出口管、传动端和集流器进口管;所述工作腔进口管与进口隔离元件壳体中侧端孔洞相连接,分流器出口管与进口隔离元件壳体中底端孔洞相连接,进口隔离元件壳体中上端的孔洞为进口隔离元件壳体内部单向阀门的安装和维修孔;出口隔离元件壳体中的侧端孔洞连接有集流器进口管,底端孔洞与工作腔上端出口连通,上端孔洞为出口隔离元件壳体内部单向阀门的安装和维修孔。
[0012]以上结构,当往复泵是双联泵、三联泵或多联泵时,均以分流器出口管为连接点并联在分流器上,同时以集流器进口管为连接点并联在集流器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工作腔进口管为通过工作腔进口管A、工作腔进口管B和工作腔进口管C依次连接形成的L形管道;所述工作腔进口管A一端连接进口隔离元件壳体侧端孔洞,另一端连接工作腔进口管B,工作腔进口管B另一端连接工作腔进口管C,工作腔进口管C另一端连接工作腔。
[0014]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往复泵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随工作腔内运动元件一同运动的单向阀门放置在进口隔离元件壳体内部,当工作腔内运动元件使工作腔内容积趋向增大时,进口隔离元件壳体内部的单向阀门开启,输送介质从分流器出口管进入进口隔离元件壳体,并依次经过进口隔离元件壳体内部的单向阀门和工作腔进口管,最后进入工作腔内;
[0016]随工作腔内运动元件一同运动的单向阀门放置在出口隔离元件壳体内部,当工作腔内运动元件使工作腔内容积趋向减小时,出口隔离元件壳体内部的单向阀门开启,输送介质从工作腔内排出,并依次经过出口隔离元件壳体内部的单向阀门、集流器进口管,进入集流器。
[0017]进一步地,所述进口隔离元件壳体内部的单向阀门开启时,出口隔离元件壳体内部的单向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当出口隔离元件壳体内部的单向阀门开启时,进口隔离元件壳体内部的单向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0018]进一步地,所述工作腔的内部元件通过传动端提供能量做往复位移或周期性挠曲变形改变工作腔内容积,控制被输送介质从进口隔离元件至出口隔离元件单向流动。
[0019]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进口隔离元件、出口隔离元件和工作腔进行分离连接,在对进口隔离元件、出口隔离元件以及工作腔进行维修时,可以对三个元件单独进行维修,不用拆除不需要维修的元件,降低设备维修工作劳动强度,减少对不需要维修元件的损伤,提高使用寿命,降低设备使用成本。
[0021]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端盖依靠自身重力水平盖在隔离元件上,使进口隔离元件、出口隔离元件的紧固件不受端盖的剪切力作用,消除了为防范紧固件疲劳破坏而增加材料强度带来的紧固件质量增加或数量增加,降低了设备维修工作劳动强度;消除紧固件因疲劳破坏突然发生完全断裂伤及他人;消除紧固件频繁断裂后更换带来的使用成本高的问题。
[0022]3、本专利技术通过进口隔离元件、出口隔离元件和工作腔中的内部元件之间相互配合工作,实现被输送介质从进口隔离元件至出口隔离元件的单向流动,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分流器;2、分流器出口管;3、进口隔离元件壳体;4、进口隔离元件端盖;5、工作腔进口管A;6、工作腔进口管B;7、工作腔进口管C;8、传动端;9、工作腔;10、集流器进口管;11、出口隔离元件壳体;12、出口隔离元件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5]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往复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口隔离元件、出口隔离元件、工作腔进口管、工作腔(9);所述进口隔离元件与工作腔(9)之间通过工作腔进口管相连接,出口隔离元件设置在工作腔(9)上端;所述进口隔离元件包括进口隔离元件壳体(3)、安装在进口隔离元件壳体(3)内的单向阀门和进口隔离元件端盖(4),出口隔离元件包括出口隔离元件壳体(11)、安装在出口隔离元件壳体(11)内的单向阀门和出口隔离元件端盖(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隔离元件端盖(4)为矩形或圆柱形端盖,进口隔离元件端盖(4)水平盖在进口隔离元件壳体(3)上端面,并通过紧固件与进口隔离元件壳体(3)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隔离元件端盖(12)为矩形或圆柱形端盖,出口隔离元件端盖(12)水平盖在出口隔离元件壳体(11)上端面,通过紧固件与出口隔离元件壳体(11)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往复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隔离元件壳体(3)和出口隔离元件壳体(11)中分别设置有T形孔洞,三处孔洞开口分别设置在进口隔离元件壳体(3)和出口隔离元件壳体(11)的底端、上端和侧端;所述进口隔离元件壳体(3)和出口隔离元件壳体(11)的底端和上端被一个通孔贯穿,侧端孔洞与连接底端和上端的通孔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泵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分流器(1)、分流器出口管(2)、传动端(8)和集流器进口管(10);所述工作腔进口管与进口隔离元件壳体(3)中侧端孔洞相连接,分流器出口管(2)与进口隔离元件壳体(3)中底端孔洞相连接,进口隔离元件壳体(3)中上端的孔洞为进口隔离元件壳体(3)内部单向阀门的安装和维修孔;出口隔离元件壳体(11)中的侧端孔洞连接有集流器进口管(10),底端孔洞与工作腔(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彪申鹏刘弘伟李剑锋赵增佳韩军刚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