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装饰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9618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14
车辆用装饰件(1)构成为设置于进行用于检测车外的物体的电磁波的发送接收的车载传感器的电磁波的发送方向的前方,能够使电磁波透过。车辆用装饰件(1)具有能够从车外看到的装饰层(4)。装饰层(4)具有图案区域(6)以及背景区域(7)。图案区域(6)由含有金属颗粒作为颜料的树脂形成。背景区域(7)由含有作为图案区域(6)的背景的颜色的颜料的树脂形成。(6)的背景的颜色的颜料的树脂形成。(6)的背景的颜色的颜料的树脂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装饰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装饰件。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等车辆中,有时设置有进行用于检测车外的物体的电磁波的发送接收的车载传感器。为了使得不易从车外看到车载传感器,这种车辆在该车载传感器的电磁波的发送方向的前方设置有能够使电磁波透过的车标等车辆用装饰件。
[0003]如专利文献1所示,车辆用装饰件具有:基材,其安装于车辆;装饰层,其具有外观美观性;以及透明层,其将上述装饰层覆盖且能从车外看到。上述基材、装饰层以及透明层从来自车载传感器的电磁波的发送方向的后侧朝向前侧按顺序配置。
[0004]车辆用装饰件的装饰层是在车外的外观的方面重要的部分。因而,为了提高高级感、质感,优选使得该装饰层构成为具有金属那样的光亮性。因此,关于上述装饰层,考虑通过使用铟(In)等金属材料的溅射法等方法形成为具有岛状构造的金属覆膜。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12825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但是,近年来呈现出对于车辆用装饰件要求多种多样的外观美观性的趋势。因而,期望形成为具有电磁波的透过性且使得装饰层的质感等与以往不同的结构。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质感等与以往不同的装饰层的车辆用装饰件。
[0008]解决上述问题的车辆用装饰件构成为设置于进行用于检测车外的物体的电磁波的发送接收的车载传感器的电磁波的发送方向的前方,具有能够使电磁波透过且能够从车外看到的装饰层。装饰层具有图案区域以及背景区域。图案区域由含有金属颗粒作为颜料的树脂形成。背景区域由含有作为图案区域的背景的颜色的颜料的树脂形成。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表示车辆用装饰件的正视图。
[0010]图2是表示车辆用装饰件的剖面图。
[0011]图3是表示车辆用装饰件的由图2中的双点划线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0012]图4是表示车辆用装饰件的对比例的剖面图。
[0013]图5是表示车辆用装饰件的其他例子的剖面图。
[0014]图6是表示车辆用装饰件的其他例子的剖面图。
[0015]图7是表示车辆用装饰件的其他例子的剖面图。
[0016]图8是表示车辆用装饰件的其他例子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第1实施方式][0018]下面,参照图1~图4对车辆用装饰件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9]图1所示的车辆用装饰件1为车辆的车标,且设置于该车辆的前部。另外,在车辆的前部,如图2所示,作为进行用于检测车外的物体的电磁波的发送接收的车载传感器,搭载有毫米波雷达2。毫米波雷达2将电波(毫米波)朝向车外(图2的左侧)发送,另一方面,接收与车外的物体接触而反射的上述毫米波,通过这种毫米波的发送接收而对车外的物体进行检测。
[0020]为了从车外难以看到毫米波雷达2,使得车辆用装饰件1位于该毫米波雷达2的毫米波的发送方向的前侧(图2的左侧)。车辆用装饰件1能够使上述毫米波透过。
[0021]图3放大示出了车辆用装饰件1的图2中由双点划线包围的部分。根据图3可知,车辆用装饰件1具有:基材3,其安装于车辆;装饰层4,其具有外观美观性;以及透明层5,其将上述装饰层4覆盖且能从车外看到。基材3、装饰层4以及透明层5从来自毫米波雷达2的毫米波的发送方向的后侧(图3的右侧)朝向前侧(图3的左侧)按顺序配置。
[0022]接下来,对车辆用装饰件1的基材3、装饰层4以及透明层5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0023][基材3][0024]基材3具有用于将车辆用装饰件1安装于车辆的爪等安装部。基材3能够确保实现经由安装部向车辆的车辆用装饰件1的安装的刚性,并且由能够使毫米波透过的材料形成。作为这种材料,例如能举出丙烯腈

乙烯

丙烯

苯乙烯(AES:Acrylonitrile Ethylene Propylene Styrene)、丙烯腈

苯乙烯

丙烯酸橡胶(ASA:Acrylonitrile Styrene acrylate copolymer)等。
[0025][装饰层4][0026]装饰层4具有图案区域6以及背景区域7。图案区域6由含有金属颗粒作为颜料的树脂形成。背景区域7由含有成为图案区域6的背景的颜色的颜料的树脂形成。如上所述,在形成图案区域6的树脂中含有金属颗粒作为颜料,因此由该金属颗粒对图案区域6赋予与以往不同的金属之类的光亮性。装饰层4的图案区域6以及背景区域7分别在车辆用装饰件1位于例如图1所示的位置,由此使得车辆用装饰件1具有外观美观性。上述图案区域6以及背景区域7也能够使毫米波透过。
[0027]作为在形成上述图案区域6的树脂中含有的金属颗粒,还可以采用金属氧化物颗粒、金属化合物颗粒。此外,在该例子中,作为该金属颗粒而使用氧化钛颗粒。而且,相对于形成装饰层4的图案区域6的树脂,以使得该树脂的介电常数小于或等于3.0法拉每米、并且使得介质损耗角正切小于或等于0.01的方式含有该金属颗粒。作为形成装饰层4的图案区域6以及背景区域7的树脂,可以考虑采用聚碳酸酯(PC)等。
[0028][透明层5][0029]透明层5(图3)由无色透明或有色透明且能够使毫米波透过的树脂形成。作为这种树脂,例如能举出聚碳酸酯。在透明层5的车外侧的面、即毫米波雷达2的毫米波的发送方向的前侧的面(图3的左侧的面)形成有硬涂层8。硬涂层8是用于使车辆用装饰件1具有相对于车辆行驶中的飞石的碎屑耐性(chipping)、以及相对于阳光的耐光性的层。硬涂层8相对于透明层5的上述毫米波的发送方向的前侧的面例如通过涂敷能赋予上述碎屑耐性以及耐光性的表面处理剂而形成。
[0030]在透明层5的车内侧的面、即毫米波雷达2的毫米波的发送方向的后侧的面(图3的
右侧的面),在与装饰层4的图案区域6对应的部分形成有凹部9。凹部9朝向来自毫米波雷达2的毫米波的发送方向的前侧凹陷。换言之,装饰层4的图案区域6位于与透明层5的凹部9对应的位置,形成为将该凹部9内填埋。这样在透明层5形成由装饰层4的图案区域6填埋的凹部9,从而能够从车外侧立体地看到图案区域6(凹部9)、且能够使该图案区域6具有光亮性。另一方面,装饰层4的背景区域7在透明层5的上述毫米波的发送方向的后侧的面位于与除了凹部9以外的部分对应的位置。
[0031]接下来,对车辆用装饰件1的形成次序进行说明。
[0032]在形成车辆用装饰件1时,通过注塑成型等树脂成型法按照透明层5、装饰层4、基材3的顺序形成透明层5、装饰层4以及基材3。在形成透明层5之后形成装饰层4时,在形成该装饰层4的图案区域6及背景区域7中的一者之后形成另一者。
[0033]装饰层4的图案区域6形成为在与透明层5的凹部9对应的部分以填埋该凹部9的方式形成。另外,装饰层4的背景区域7形成于除了与透明层5的凹部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辆用装饰件,其构成为设置于进行用于检测车外的物体的电磁波的发送接收的车载传感器的电磁波的发送方向的前方,具有能够使电磁波透过且能够从车外看到的装饰层,其中,所述装饰层具有图案区域以及背景区域,所述图案区域由含有金属颗粒作为颜料的树脂形成,所述背景区域由含有作为所述图案区域的背景的颜色的颜料的树脂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装饰件,其中,还具有树脂制的基材以及树脂制的透明层,所述基材构成为安装于车辆,所述装饰层位于所述基材的所述车载传感器的电磁波的发送方向的前侧,所述透明层位于所述装饰层的所述电磁波的发送方向的前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装饰件,其中,所述透明层具有朝向所述电磁波的发送方向的前侧凹陷的凹部,所述装饰层的图案区域位于与所述透明层的所述凹部对应的位置,所述装饰层的背景区域位于与所述透明层的除了所述凹部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村晃司饭村公浩广谷幸藏西冈圭祐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